姜廷玉
2016年09月14日16:59 來源:央廣軍事 說兩句 分享到:
1935年4月底,紅九軍團在烏江以北完成迷惑、牽制敵人,掩護主力部隊西進任務后,經滇東進抵金沙江邊。中央紅軍主力趁滇軍主力東調入黔,雲南后方空虛,以神速的動作分兵兩路向西挺進,在昆明附近虛晃一槍,向西北轉進,直奔金沙江畔。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游。江水從深山峽谷中奔流而下,水深流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除幾個渡口外,均為懸崖絕壁,是紅軍長征中的又一道天塹。中央紅軍要擺脫敵人的尾追堵截,必須搶時間渡過金沙江,否則就有被敵人壓進深山狹谷,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當紅軍大隊人馬向金沙江挺進時,蔣介石如夢初醒,認定紅軍的目的既不在貴陽,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無疑”。4月28日,蔣介石急電龍雲,令其將金沙江巧家至元謀一段的所有船隻及一切可渡河材料全部毀掉,以防紅軍渡江。
1935年4月30日,紅軍總政治部關於渡金沙江的政治工作指示(資料圖)
此時,中央軍委已經發出了關於中央紅軍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根據地的指示,並於4月30日具體部署了強渡金沙江的行動計劃,命令紅軍主力分路搶佔金沙江渡口:紅一軍團向祿勸、武定、元謀方向前進,搶渡龍街渡,並制造聲勢以吸引和牽制尾追的敵軍﹔紅三軍團向祿勸方向,奪取洪門渡﹔干部團以急行軍搶佔皎平渡﹔紅五軍團殿后掩護全軍渡江。
根據中革軍委的命令,紅一、紅三軍團分別在左右兩個方向上奪取了龍街渡口和洪門渡口。但是,洪門渡水流太急,不便續渡﹔龍街渡江面太寬,敵機轟炸騷擾,難以架橋,又沒有船隻,大隊人馬無法過江。這樣,紅軍渡江的希望便都落在了干部團身上,必須迅速奪取皎平渡。
皎平渡位於四川會理縣和雲南元謀縣交界的地方,是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周恩來特意趕到干部團,對團長陳賡、團政委宋任窮強調了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張聞天也對干部團進行了戰斗動員。
劉伯承總參謀長親自來到干部團指揮,和團領導一起詳細部署了奪取皎平渡的計劃,決定以第二營為先遣隊,劉伯承總參謀長和宋任窮政委一起隨先遣隊行動,任務是搶佔皎平渡渡口,消滅駐守敵人,收集船隻,組織架橋,保証后續部隊強渡﹔由陳賡團長率兩個步兵營、1個特科營和上干隊為后梯隊,任務是搶佔渡口以北20公裡的通安州,消滅四川西昌、會理方向可能來援之敵,掩護中央直屬部隊和紅五軍團過江。干部團的指戰員們都清楚,這次戰斗至關重要,是關系我軍安危的一次戰斗,一致表示將不惜犧牲去奪取勝利。
先遣隊和后梯隊同時出發。為了爭取時間和保証我軍行動秘密不被敵人發覺,劉伯承令先遣隊換上國民黨軍隊的服裝,向江邊急進。
紅軍渡金沙江時的皎平渡口(資料圖)
第二天下午,部隊到達了離江岸渡口十幾公裡一個叫杉老樹的地方,正好碰上國民黨祿勸縣一個區公所的文書奉命去江邊傳達龍雲封渡燒船的命令。
“你是干什麼的?”先遣隊戰士問。
“我是區公所的,靖衛團(地主武裝)的團總讓我到江邊送命令,為了防止共軍過江,命令把渡船都燒掉。”文書趕緊回答道,又問先遣隊是什麼部隊。
戰士回答說:“我們是中央軍,要趕到江邊去封渡燒船。”
文書信以為真,立即取出龍雲的命令。
劉伯承總參謀長看了命令后問道:“船燒了沒有?”
“沒有,我正要去江那邊辦理這件事,命令還在我手裡呢。”文書見劉伯承總參謀長像個大官,他先鞠了一躬,然后畢恭畢敬地回答。
劉伯承總參謀長見情況已問清楚,轉而威嚴地說:
“我們就是紅軍!現在就要船。要是渡口少了一隻船,拿你是問!”
文書霎時大驚失色,乖乖地在前面給紅軍帶路。
中央紅軍主力渡過金沙江后,扼阻國民黨“追剿軍”的紅九軍團也在東川以西地區渡過金沙江。圖為紅九軍團部分干部合影。后排左五為軍團長羅炳輝,前排左三為軍團政委何長工(資料圖)
先遣營又從當地群眾中了解到兩個重要情況:一是敵軍認為皎平渡不是主要渡口,紅軍不會從這裡過江,所以防守不太嚴密,岸邊沒有國民黨的正規部隊駐守,隻有1個厘金局和一個30多人組成的民團﹔二是渡口南岸有兩隻木船。根據這一情況,先遣隊任命5連為前衛連,任務是奪取船隻,控制渡口,強行渡江,過江后馬上收拾對岸的敵人。其余兩個連和工兵連准備隨后迅速跟進。
半夜12點,前衛連搶佔渡口成功,他們立即用奪來的兩隻船,將第1、2排送到江北岸,第3排留在江這邊警戒。船靠北岸,偵察小組摸上岸去。敵人的哨兵還沒來得及盤問一聲,便當了俘虜。接著,根據俘虜提供的情況,第1排往左打民團,第2排往右打厘金局,渡船則掉頭回去接后續部隊。
第1排來到民團門口,哨兵問:“誰?”剛抓來的俘虜按紅軍的吩咐回答說:“自己人,保安隊的。”敵人的哨兵再要問什麼,兩個紅軍戰士已經勒住了他的脖子。十幾個戰士沖進院內,分頭向幾處房子跑去,踢開房門大喊:“繳槍不殺!”誰知門一踢開,滿屋子煙霧騰騰,敵人正躺在床上對著小煙燈吞雲吐霧地抽大煙呢。聽見這一聲喊,這些“逍遙快活”的煙客們開始是昂起腦袋直發愣,接著是舉手舉槍,連喊饒命。
第2排是冒充納稅人進入厘金局的。紅軍戰士一上岸,護送的船民就假裝上稅的人向裡面喊道:“我們是趕豬賣的,來給你上稅。”厘金局頭目生怕到手的錢飛了,趕緊從被窩裡爬起來,點燈開門。大門一開,紅軍戰士立刻沖上去用手槍頂住了他的腦袋:“我們是紅軍,繳槍不殺!”頭目嚇得趕緊求饒,其余的人也都繳槍投降了。
就這樣,紅軍戰士沒費一槍一彈,沒有損失一個人,就巧取了皎平渡口。通安州也被紅軍攻克,確保了皎平渡的安全。劉伯承和宋任窮過江后,發現這一帶水深流急,同樣也無法架橋,隻能靠船渡河。在當地群眾幫助下,紅軍又找到5隻小船和30多名船工。船工們分成兩班輪流,人歇船不歇,不辭勞苦,日夜堅持為紅軍擺渡。江中7隻渡船,像7條大魚穿梭似的在江上南北往返。兩岸山坡上滿是部隊、馬匹和行李擔子,到處是歌聲和歡笑聲:“我們一過江,就把蔣介石幾十萬大軍甩到后邊了!”紅軍千軍萬馬就靠這7隻小船,從容地渡過了號稱天險的金沙江。
至此,中央紅軍擺脫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渡江北上的決定性勝利,贏得了戰略轉移中的主動權。
(作者系軍史專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