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廷玉
2016年09月19日14:17 來源:央廣軍事 說兩句 分享到:
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與黨中央失去聯系,在通觀全局地分析了當時形勢之后,毅然決定率領部隊西征北上,向陝北根據地挺進,以配合主力紅軍在西北的行動,與陝甘蘇區紅軍會合。
四坡村戰斗要圖(資料圖)
一路上,紅二十五軍攻克兩當、天水、秦安、隆德等地,直接威脅敵人的西北后方。8月21日拂曉,紅軍乘勝冒雨東進,沿涇河南岸急行軍40余裡,到達涇川縣城以西十余裡的王村。此時,國民黨軍第35師105旅3個步兵營尾追而來,而35師騎兵團和104旅208團已經到達涇川縣城,對紅軍進行堵擊。前有堵敵,后有追兵,形勢十分嚴峻。紅二十五軍領導果斷決定,離開公路,翻越南面的王母宮塬,南渡涇河支流汭河,給敵造成紅軍急於奪路入陝的錯覺,而實際目的是西去威逼崇信縣城,進一步牽制敵人,積極策應主力紅軍北上。
王母宮塬是一座地勢突兀的黃土高原,位於涇河和汭河之間。南面的崖底下面,就是汭河。汭河平時水流緩慢,水深不過膝,可以徒步涉過。但紅軍到達時正趕上連日大雨,河面上濁浪翻卷,給部隊渡河造成了很大困難。軍政委吳煥先親自在岸邊指揮部隊渡河。他渾身的衣服早被雨水濕透了,滿臉滾動著水珠,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炯炯有神的一雙眼睛由於日夜操勞而布滿血絲。在他的指揮下,手槍團和紅225團率先渡過河去,佔領南岸高地,緊隨其后的是軍供給部和軍醫院。忽然間,山洪暴發,幾名戰士不幸被洪峰卷走。全軍的輜重行李、騾馬擔架、醫療藥品、軍械修理器材,連同隨醫院行動的傷病員和擔任后衛掩護任務的紅223團,全都被阻於汭河北岸的四坡村。
紅二十五軍在四坡村指揮部舊址(資料圖)
部隊正准備用布匹扭成繩索,繼續過河。這時,緊追而來的敵人乘機向部隊發起了攻擊。此時,先頭部隊已渡過汭河,不可能回頭救援,擔任后衛和還沒有過河的部隊完全處於背水作戰的境地,如果不馬上打退敵人的進攻,后果將不堪設想!在塬上四坡村的第3營距離敵人最近,當即憑借房屋、土牆,同敵人展開激戰。紅223團第1、第2營也立刻從正面阻擊敵人的進攻。吳煥先政委率領軍部交通隊和學生連100多人,沿一條小路從河邊奔上塬頂,直接插入敵后截擊敵人。吳煥先一面向戰士們振臂高呼:“一定要堅決地打,英勇地打!”一面親自帶領警衛人員奮不顧身沖入敵群。在吳煥先政委的行動帶動下,紅軍戰士沖鋒陷陣,個個奮勇殺敵,士氣高昂。敵軍在前后夾擊下頓時亂了手腳,不知道往哪裡打是好,隻得到處放槍。
吳煥先(資料圖)
正在這時,一顆子彈,擊中了吳煥先政委。鮮血染紅了他胸前的衣襟,也染紅了王母宮塬上的黃土…… 聽到吳煥先政委負傷的消息,紅軍戰士們悲憤交加,更加激起對敵人的滿腔仇恨,一個個怒吼著:“沖啊!為吳政委報仇!”奮不顧身地沖進敵軍當中,子彈打光了,就與敵人拼刺刀,槍打壞了,就赤手空拳與敵人展開肉搏戰。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戰,敵人被壓到一條爛泥溝裡無處可逃,包括敵團長馬開基在內全部被殲滅。
四坡村的一場背水惡戰,勝利地結束了。然而,紅二十五軍的指戰員們都沒有一絲勝利后的喜悅。因為,他們深深愛戴的軍政委吳煥先同志,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們,年僅28歲。鄂豫陝省委領導和紅二十五軍領導都含淚向吳煥先政委的遺體告別,軍長徐海東親自為政委洗臉、擦身,親自抬棺安葬。之后,紅二十五軍的全體將士們擦干淚水,又踏上了征途。9月15日,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永坪鎮,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作者系軍史專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