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重溫長征故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解讀長征(63):紅軍西征戰役取得了啥戰果

姜廷玉

2016年10月17日11:14    來源:央廣軍事 說兩句 分享到:

1936年5月5日,紅一方面軍東征回師陝北后,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人民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發表了《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但是,蔣介石繼續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並調集16個師另3個旅准備對陝甘蘇區發動新的“進剿”。其中寧夏第十五路軍司令馬鴻逵以其新編第七師一部駐守定邊、鹽池、豫旺(今下馬關)等地﹔第三十五師(師長馬鴻賓)駐守慶陽、曲子、環縣、鎮原地區,防堵紅軍西進。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1935年11月成立,1936年12月改為中革軍委)為貫徹中共中央提出的擴大和鞏固西北抗日根據地,壯大紅軍,努力爭取西北抗日力量大聯合,實現全國性的對日抗戰的任務,於5月18日決定,以紅一方軍第一軍團第一、第二、第四師,第十五軍團第七十三、第七十五、第七十八師和第八十一師、騎兵團等共1.3萬余人組成的西方野戰軍,由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進行西征,打擊寧夏“二馬”,在陝甘寧三省邊界地區創建新蘇區﹔以紅軍第29、第30軍和地方武裝、陝北游擊隊在東線堅持游擊戰爭,牽制國民黨軍,保衛陝甘蘇區,策應西征作戰。

西征紅軍之一部(資料圖)

5月19日和20日,西方野戰軍分左右兩路相繼從延長、延川地區出發西進。紅一軍團為左路軍,經蟠龍、安塞到達吳起鎮(今吳縣)集結﹔紅十五團為右路軍,經永坪、蟠龍之間到達靖邊新城堡領結﹔野戰軍直屬隊和紅八十一師、騎兵團隨紅十五軍團跟進。彭德懷根據寧夏軍閥部隊的布防態勢,決心以右路軍首先向西北方面發起進攻,偽裝進攻寧夏(今銀川),調動環縣、慶陽之第三十五師回援寧夏﹔以左路軍尋殲回援之敵於運動中。27日,右路軍紅十五軍團分左右兩翼隊西進。28日右翼隊紅七十三師襲佔寧條梁,左翼隊紅七十五師強攻安邊未克,隨后改以紅七十八師圍困安邊,主力轉向定邊以南地區。同日,左路軍紅一軍團從吳起鎮出發,30日前陸續到達元城鎮地區。6月1日,紅二師在曲子殲第三十五師騎兵團一部,迫使第105旅旅長冶成章和特務連150余人投降﹔紅四師在馬嶺附近擊潰第三十五師1個營,紅一軍團主力在阜城殲馳援之第三十五師6個步兵營,擊潰2個騎兵營,俘1000余人。至5日,紅一軍團主力乘勝佔領了環縣、洪德城、三岔地區,13日進到七營附近。紅十五軍團於6月4日進佔紅柳溝。至11日,其先頭部隊佔領同心城,主力進到王家團庄附近。14日,紅二十八軍編入西方野戰軍序列,與紅八十一師等部組成中路軍(又稱北路軍),后接替右路軍圍攻安邊,奪取定邊,堆子梁等城寨的任務。在此期間,紅二十九軍1個團也進至無城、曲子、阜城地區,配合左路軍行動。至此,紅軍佔領七營、王家團庄,切斷了第三十五師北上道路,迫敵退回固原的黑城鎮地區。

6月16-27日,右路軍在中路軍配合下,相繼攻佔寧邊、鹽池、豫旺縣城,殲新編第七師騎兵1個營又4個連,擊潰3個團又2個營﹔左路軍攻佔豫旺堡。7月間,西方野戰軍在紅城水、安邊、七營等地區擊退了國民黨軍的數次反扑和襲擾,鞏固和擴大了佔領區,新老蘇區連成一片。紅軍在新開辟地區發動群眾,擴充兵員,征集資財,並對東北軍部隊開展了抗日統一戰線工作。東線紅軍和地方武裝、游擊隊,疲憊和遲滯了國民黨軍,有力地配合了西方野戰軍的作戰。7月底,西方野戰軍主力集結了在豫旺地區休整,戰役結束。

西征戰役歷時兩個多月,共殲滅國民黨軍7個營,擊潰3個團又5個營,俘2000余人,繳獲各種槍2000余支(挺),戰馬500余匹,佔領城鎮10余座,在陝甘寧三省邊界開辟縱橫各200余公裡的新區,為策應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實現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創造了有利條件,並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開展起了積極作用。

(作者系軍史專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