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京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

2016年12月03日14:53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南京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

“親愛的父親,您離開我們已經79年了,我特別想念您。”3日上午,位於江蘇南京城西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哭牆”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余昌祥老人一邊懷念著親人,一邊將哭牆上父親余必福的名字指給記者看。

在第三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紀念館於3日起舉行一系列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家祭活動,遺屬們通過在死難者名單牆前獻花、上香、跪拜和誦讀祭文等形式,悼念遇難親人。

現年89歲的余昌祥告訴記者,他的父親余必福當年住在南京中華門外西街,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遺體至今都沒有找到。

“南京大屠殺雖然已經過去79年了,但我會把當年國家遭受侵略的歷史告訴我的后代,讓他們牢記歷史,謀求和平,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余昌祥說。

87歲的夏淑琴老人也是當年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今天她和她的兒媳、外孫女以及重孫子一起,來祭奠在當年那場浩劫中死去的親人。1937年,她的外祖父、外祖母、父親、母親等七位親人慘死在日本侵略者的槍口下,8歲的她和4歲的大妹妹夏淑芸幸免於難。

“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日本仍舊不肯承認南京大屠殺?”夏淑琴老人噙淚說道,隻要還活著,她就要將這段親身經歷講述給每個中國人聽,讓年青一代銘記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讓和平的種子在他們心中播撒。

參加此次家祭活動的南京怡馨花園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王之玥說,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在沉痛悼念遇難同胞之時,也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肩負著構建和平美好世界的重任。

2014年2月,中國通過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同年12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首次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祭告活動,意在喚醒正漸漸消逝的幸存者們的記憶,讓個人証言能以家庭為單位代代傳承。(新華社南京12月3日電 記者許可、蔣芳)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