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久昕
2016年12月07日07:4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一九六八年八月,滕代遠夫婦及全家歡送小兒子滕久昕(右一)去內蒙古插隊。
1968年春,我在北京燈市口中學上學,因為視力不合格,參軍沒有被選上。我與幾個同學商量后,決定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報名去內蒙古牧區插隊當知青放羊。學校發來登記表,我填完后請父親審閱,他在家長意見欄內寫下“完全同意、堅決支持”。
那段時間,我整日忙於准備行裝,父親將他打仗繳獲的日本軍毯讓我帶上,以抵御邊疆冬季的寒冷。父親對母親說:“孩子現在離開我們是早了點,但不能因為舍不得就永遠把孩子拴在自己身邊。他們響應號召去建設邊疆,我們應該支持。當年我們參加革命也是這個年齡嘛。”
向內蒙古大草原進發的日子終於到了。父親、母親,還有哥哥們,都去永定門火車站為我送行。
怕孩子們舍不得家長,影響火車開動,車站規定不讓送行的家長進站,隻能在進站口告別。曾擔任鐵道部部長、時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的父親和時任北京鐵路局黨委書記的母親,也被擋在車站外面,焦急地站在混亂的人群中不知所措。家長們急切地向車站負責人交涉,經過協商,家長們最后才得以進入車站。我站在父親面前,再次向他表示決心。我是他最小的兒子,又是第一次離開他,父親很不放心。他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感情,不讓眼淚流出。
在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插隊的日子裡,父母親經常來信,勉勵我在草原上扎根,經受鍛煉。父親在信中教育我:“要和工農子弟打成一片,不要讓別人看出你是干部子弟,要在艱苦朴素上成為標兵。”我也經常給家裡寫信,匯報我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狀況,父母看后非常高興。(摘編自《文史博覽》2016年第8期)
推薦閱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