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錢學森的“七不”

沈小勇

2017年01月05日07:53    來源:學習時報

“科學最重,名利最輕”,對於錢學森來說,這是最合適不過的評價。我們不但要繼承錢老在科學方面的創新和成就,更要繼承他實事求是、勇於拼搏,特別是淡泊名利、獻身學術的精神。

位於上海交通大學的錢學森圖書館展示了錢學森的航天人生和求學經歷。許多物件、論文特別是書信再現了錢老當時的所思、所想,圖書館還放置了錢老生前的許多圖書,還原了錢老的書房,讓我們深深被錢老的科學精神和人生境界所感動。

最讓人感慨的或許是挂在牆上的涂元季在《科學在心,視金錢名利如浮雲》中提到的錢學森的七條治學與處事原則:不題詞、不寫序、不參加任何科技成果評審會和鑒定會、不出席“應景”活動、不兼榮譽性職務、上年紀后不去外地開會、不上任何名人錄。這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學術精神?需要什麼樣的心境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錢老的這七條原則非常具體,而且特別具有現實針對性。在我們這個時代,不是有很多學者以題詞、寫序、參加論証和評審、身兼多種職務為榮耀嗎?這也啟發人思考在現時代學者到底應該保持何種本色?科學家也好,學者也好,應該如何衡量自身的成功,如何理性看待自己的職業邊界呢?

錢老在自己的書信中其實還提到很多“不”該做的事情,如不去用公款大吃大喝、不借公款出國旅游、不接受任何禮品,不同意為他立塑像和立功德碑,也不同意為他寫傳、拍電影、電視劇,甚至反對將他住過的房子列為故居等等。這些具體的“不”,每一條都令人反思。從他的書信初步統計來看,錢老推辭做顧問、名譽主席等,推辭寫序、題詞、塑像和獲獎等,拒絕參加成果鑒定會和別人提出的聯合署名等,總計不下140次。比如1988年和1992年,錢學森就兩次寫信給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周光召,請求免去其院士稱號。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曾經這樣評價錢老:“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科學最重,名利最輕”,對於錢老來說,這是最合適不過的評價。在現時代,我們除了繼承錢老在科學方面的創新和成就之外,更要繼承他實事求是、勇於拼搏,特別是淡泊名利、獻身學術的精神。

錢老在書信中多次強調:“科學是老老實實的,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他以虔誠態度對待科學,在科學面前,名利又算什麼?他還多次在信中寫道:“我的功過,我死后人民自有評說,現在不是時候。”“千古功罪,自有評說!”“我對此事無所謂,世事雲煙而已!”等等。如果不是將科學和學術作為一種信仰,將科學研究的根基深深扎根於民族和國家,又怎麼可能達到這樣的人生境界呢?

把學術研究作為信仰,才最終成就了錢老一生。作為一名學者,應當在任何時候都將學術成果和學術質量看成最高的人生追求,追求學術精品,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花在閱讀、思考、寫作和交流方面,而不是應酬方面。應當讓學術精品成為衡量學者的唯一標准,不斷追求自我的超越和創新,不斷放棄不屬於信仰的名利附屬物,這樣才不愧為現時代的真正學者。

沉潛學問、安貧樂道,不亦美哉?這是錢老一生的大美,也是錢老治學與處世留給我們最有意義的財富。

推薦閱讀


2017年,你不可不知的6個黨史國史紀念日

領略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哪對姐妹被周恩來譽為“長征姊妹花”

紀念朱德誕辰130周年:追求真理,無限忠誠

汪建新:毛澤東的第一首軍旅詩詞

冒死營救秘密共產黨人的軍統女特工

解密十萬紅軍“鐵桶”脫險的絕密情報

(責編:楊文全、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