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劉華清與鄧小平的將帥緣(下)

吳殿卿

2017年01月05日08: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聲明:本文(含圖片)原載於《黨史博覽》2016年第11期,系《黨史博覽》雜志社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1986年11月,劉華清檢閱來訪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編隊

【相關文章】劉華清與鄧小平的將帥緣(上)

 

“文革”期間,劉華清接連給鄧小平寫了兩封信,鄧小平均做出重要批示

1951年秋,劉華清離開第二高級步兵學校后,在第十軍待了半年多。隨后,他先是到海軍任職,后又到國防部第七研究院、國防科委參與軍隊裝備研發工作。鄧小平也於1952年7月從西南軍區調入北京,先后任政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總書記等職。多年裡,他們之間沒有直接的工作接觸。劉華清一向秉持著不輕易打擾首長的原則,所以彼此間看望、問候也不多。但在“文革”后期的1975年,劉華清打破不輕易打擾首長的習慣,短短幾個月裡,接連給鄧小平寫了兩封信。

劉華清因“對抗運動”,“批聶(聶榮臻)不發言”,於1969年初從國防科委副主任任上調入海軍。在海軍幾年裡,他雖然由於所謂“問題沒搞清”雲雲,沒能安排相應領導職務,但作為“船辦主任”(相當於機關二級部長),他不僅名正言順地協助海軍副司令員周希漢主持著海軍造船工業、科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而且受命先后組織了兩次空前規模的全國性造船工業大會,使中國的造船工業在全國大亂的形勢下不但沒有停工、停產,而且有了較大發展,核潛艇等艦艇按時下水。粉碎林彪集團后,他很興奮,以為個人的“問題”會得到解決,從而可以放開手腳為海軍建設做點工作。初始,隨著蕭勁光司令員重新主持海軍全面工作,劉華清的境遇的確發生了顯著改變。只是這種局面沒能保持多久,1974年春節過后,又發生了變化,種種跡象表明,自己已再次被打入了“另冊”。

1975年1月,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解放軍總參謀長。在其領導下,一場聲勢浩大的整頓工作在全軍部隊陸續展開。遭受林彪集團嚴重破壞的海軍機關,雖沒有軍隊其他大單位發展快,但批判、清除派性影響,恢復廢弛的規章制度,部署戰備教育訓練等各項工作,也在有序進行。“大家都在忙,自己卻無多少事可干。”形勢的發展,使劉華清深深感到焦慮和不安。特別令他不解的是,機關正在組織編制“海軍十年裝備發展規劃”,而自己從事裝備研發工作20余年,在這方面是有經驗的。這麼大的事,為什麼要把他這個分管海軍裝備工作的副參謀長、“海軍造船工業科研領導小組”成員排斥在外呢?考慮再三,他決定給鄧小平寫一封信。

信是1975年3月28日寫的。按照當時的慣例,在信的開頭,劉華清先介紹了“文化大革命”以來個人的情況並做了自我批評,繼而表達了要求分配工作的願望。

鄧小平看到信后,於5月2日做出批示:“劍英、春橋、振華同志:劉華清同志的問題,即使當時是中央處理的,現在也由海軍商同科委做出實事求是的結論。至於他的工作,可由海軍黨委考慮,也可以回到科委工作。如何,請酌。並請振華同志過問一下。”

5月5日,海軍政委蘇振華看到鄧小平的批示,當天即簽發海軍黨委常委傳閱。蕭勁光態度明確,看罷在文件上批示:“即照鄧副主席批示辦。”其他常委也一一圈閱,同意“常委議一議,做個恰當的結論”。

此后,劉華清的問題依然未解決:海軍沒做出結論,也沒有安排回科委去。他依舊被不明不白地“晾”著。

8月初,劉華清帶著困惑去看望了軍委常委聶榮臻。聶榮臻是了解情況的。見面交談幾句,他便對劉華清說:“你去科學院,小平也贊成。”聽了聶榮臻的話,劉華清不由一怔,這是他沒有想到的。從心底說,他希望留在海軍或去國防科委,能繼續從事輕車熟路的海軍裝備方面的工作。他熱愛海軍,多年來一直密切關注著海軍的裝備發展、戰斗力建設。但鄧小平批示如此明確,還不能解決問題,有什麼辦法呢?轉念一想,眼下軍內外領導干部不明不白地“挂起來”“靠邊站”的有的是,到科學院或許更能做點事情。想到這裡,劉華清釋然了。隨后,他便靜下心來讀書、查閱資料,鑽研艦艇裝備知識,等待去科學院的消息。

然而,當劉華清從傳閱文件中看到海軍黨委與第六機械工業部黨的核心領導小組聯合報送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關於海軍艦艇十年發展規劃的請示報告》(以下簡稱《十年規劃》)后,他的心再也靜不下去了。

此前,對《十年規劃》的內容,劉華清不清楚,何時報國務院、中央軍委,他更是不了解,但對編擬《十年規劃》一事,他是知道的。最近一個時期,他在翻閱外國新列編的艦艇裝備資料時,腦海裡不時閃過部隊那些破舊、失修的艦艇。聯想到海軍正在擬訂的《十年規劃》,他真切地希望海軍能立足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搞出一個符合部隊建設實際的艦艇發展規劃,使海軍裝備盡快上一個台階。時間等不起啊!可是,當他一口氣把《十年規劃》看完,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他徹底失望了。

晚年回憶錄中談到當時的感受,劉華清這樣說:“這份‘規劃’中,前三部分講規劃根據、指導思想、建造方針,引用了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指示,但對這些精神理解不透徹,尤其是結合海軍作戰實際不夠。后幾部分則與上述精神很不相符。這段時間,我還看了1975年5月1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向中共中央呈報的《關於國防工業和部隊裝備問題匯報會的情況報告》,《報告》中提出了海軍裝備發展的重點,但在《十年規劃》中,這點沒有得到體現。……尤其讓我吃驚的是,‘規劃’隻強調產量,提出要達到××萬噸以上,卻不講裝備水平與質量,居然把早就落后的登陸艦和海上民兵裝備,也列為‘五五’科研重點。”

看完這個“規劃”后,劉華清連續幾天睡不好覺,他決心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向主持軍委工作的鄧小平做一次匯報。

8月30日上班后,劉華清在辦公室開始動手寫匯報。下班后,他草草吃幾口飯接著寫,一直忙到翌日1點多。稍事休息,又補充修改了一天。9月1日上午,終於寫完了,寫了30多頁,取名為《關於海軍裝備問題的匯報》(以下簡稱《匯報》)。

《匯報》中,劉華清在肯定海軍裝備建設和造船工業成就的基礎上,針對《十年規劃》存在的問題,從確定生產的艦艇的技術水平,海軍戰略任務的裝備需求,與外國艦艇裝備差距及國家造船工業生產能力等八個方面,分析了海軍裝備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劉華清坦誠地指出:“海軍裝備發展所以存在上述問題,我認為與海軍領導機關對未來戰爭中海軍承擔的作戰任務,對主席的戰略思想、作戰方法,對未來海戰的特點、作戰對象、科技發展趨勢等,缺乏深入研究、心中無數有關。因此,對裝備技術的發展,不論近期或遠期的,都缺乏從戰略全局出發考慮,而是局部的、單個的、互不聯系的處理問題。”“我們應很好總結自己的經驗,接受教訓,今后十年不能再走大彎路,小彎路也不應走,也不應走老路。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些,以實現建設一支強大海軍的目的。”文稿中,劉華清還鄭重提議:“有必要盡早著手研制攻擊型和護航型航空母艦……我國現有工業和科學技術條件是足以具備解決制造航空母艦問題的。”

完稿之后,劉華清從頭到尾看一遍,幾個地方稍做修改。為避免連累他人,他沒有征求其他同志(包括秘書)的意見,只是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9月3日,劉華清又字斟句酌地給鄧小平寫了一封短信。

鄧副主席:

學習了毛主席最近對海軍兩次極為重要的指示,聯系到我們海軍當前的現狀和今后海軍的建設,特別是海軍的裝備建設的方向問題,覺得有必要向您匯報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現將自己經過多次思考而寫成的《關於海軍裝備問題的匯報》呈上,請予參考。

當天,劉華清將《匯報》與信函一並報送鄧小平並毛澤東。之后,為說明寫《匯報》的意圖和情況,劉華清又給海軍政委蘇振華寫了一封信。

鄧小平對劉華清的《匯報》很重視。9月4日,他即抽暇閱讀信函及《匯報》稿,還在文稿中做了多處標記。閱畢,在文稿上批示:“振華同志:請你考慮一下。我看有些意見值得重視。”

9月8日,蘇振華將鄧小平的批示及劉華清的《匯報》稿原件,以及劉華清給自己的信,一並批給了蕭勁光等海軍黨委常委,並做了大段批示。

之后,由於海軍黨委常委、海軍首長意見不一致,加之“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愈演愈烈(翌年“天安門事件”后,在“四人幫”的干預下,黨中央做出了“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錯誤決定),對鄧小平此次批示的貫徹再無下文。

將《匯報》呈送鄧小平后,劉華清便住進海軍總醫院。9月底,他從海軍調入中國科學院,任中科院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成員。鄧小平和聶榮臻商定將劉華清調中科院,原是要他配合主持日常工作的胡耀邦搞科技戰線整頓的。在“四人幫”的干擾下,胡耀邦主持起草的《關於科技工作的幾個問題(匯報提綱)》尚未印發,便被誣為“大毒草”,遭到批判。科技戰線整頓更無法進行。無奈之下,劉華清一面盡其所能地抵制著“四人幫”的干擾,一面傾力幫助科研人員解決諸如房子、孩子上學等實際困難,做“后勤部長”的工作。至於呈送的《匯報》結局如何、有無回音,他已無暇顧及。

1979年4月3日,鄧小平在接見新上任的海軍政委葉飛時,明確指出:“究竟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海軍?我看是要頂用的。你們過去提出的《十年規劃》,八五(1985年)要搞到××多萬噸,不可能,國家沒有這個力量,要縮小,要小而精。我冒說一句,××萬噸就可以了。海軍究竟需要什麼裝備,型號要具體提出來。過去你們自己沒有摸清,提得不具體。裝備要能夠形成戰斗力。……我們的海軍應當是近海作戰,是防御性的,不到遠洋活動。我們不稱霸……海軍建設一切要服從這個方針。防御當然也要有戰斗力,海軍的裝備、規劃要從這點出發。……”

根據鄧小平這次談話精神,中央軍委於6月2日做出了《關於海軍裝備問題》的批復:一、海軍裝備的發展要根據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制訂,艦船發展規模不宜過大,關鍵在於精﹔二、要堅決貫徹質量第一的方針﹔三、必須貫徹“五個配套”(成套設計、成套試制、成套定型、成套生產、成套裝備部隊)的原則,新造艦船要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証﹔四、加強現有裝備管理,立足現有裝備打仗。

接到軍委的批復,海軍黨委遵照鄧小平“要重新制訂規劃”的要求,組織專門班子重新研究制訂了海軍艦艇裝備發展規劃。劉華清1975年《匯報》中的主要意見和建議,基本上均被吸納入新的海軍艦艇裝備發展規劃中。

劫后重逢,鄧小平再掌軍機,調劉華清給自己當助手

“文革”后,參與中央領導工作不久,鄧小平即主動提出,在以總參謀長身份管軍隊的同時,“協助華國鋒主席、葉劍英副主席管教育、管科學”。在他的提議下,國務院、中央軍委於1977年底做出了兩項重要決策:11月14日,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央軍委科學技術裝備委員會(以下簡稱“軍委科裝委”),統一領導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和國防工業生產﹔12月28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做出《關於加速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決定》,要求首先整頓現有裝備,以適應戰備的要求。同時對軍隊武器裝備現代化的目標,各個時期研發、建設的主要任務等,做出明確規定。

這兩項決策,相互關聯,總目標是加強對國防科研和國防工業的集中統一領導,盡快改變十年動亂給軍隊裝備發展造成的混亂局面,加快部隊裝備現代化建設步伐。為確保這一目標實現,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工作班子。

鄧小平首先想到了劉華清。經與分管全國科研的聶榮臻及國防科委主任張愛萍商量,大家一致贊同。12月23日,中央軍委頒發命令,任命劉華清為國防科委副主任。1978年1月6日,劉華清即以國防科委副主任身份,列席了軍委科裝委第一次工作會議。

會議由軍委科裝委主任張愛萍主持。會議遵照鄧小平有關指示精神,首先研究明確了軍委科裝委的性質、任務。

接下來,會議研究成立了軍委科裝委的辦事機構,即軍委科學技術裝備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軍委科裝辦”)。軍委科裝辦成員以國防科委科技部一局機構為主,同時從各有關單位選調一至兩名兼職成員。劉華清兼任軍委科裝辦主任,主持軍委科裝辦日常工作。對軍委科裝辦的職能、任務,會議也做了明確規定。3月2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常規裝備發展領導小組宣布撤銷,其工作統歸軍委科裝委。這樣一來,軍委科裝辦便成為中央籌劃軍隊裝備研發的唯一實體辦事機構。劉華清成為鄧小平抓軍隊裝備研發工作的重要助手。

為了充分了解情況,統一思想認識,搞好部隊裝備整頓和規劃,從1978年6月開始,鄧小平用了近三個月時間,與羅瑞卿、王震等一起,依次聽取了國防工業各部門與空軍、海軍等對口軍兵種主要負責人的專題匯報。劉華清以軍委科裝辦主任身份組織安排了這一系列匯報會,多次陪同鄧小平聽取匯報,並聆聽了鄧小平的講話、指示。這是劉華清離開鄧小平“帳下”近40年后再次在他直接領導下工作,劉華清備感親切,深受教益。晚年回憶錄中,他對這一次次談話內容連同此前講過的一些重要思想,做了認真整理並摘要記在書中。

鄧小平這些講話和指示,指明了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的方向,也為軍委科裝辦工作開展確立了方針、原則和基本政策。在這些講話精神指導下,劉華清按照軍委科裝委的要求和國務院、中央軍委的總體部署,組織制定了《1979—1985年國防科學技術(常規部分)發展規劃綱要》《1985年前引進外國先進技術規劃》《1985年前全軍常規武器裝備體制》等一系列規劃和文件。這些文件均得到鄧小平的支持和肯定,先后下發貫徹執行。

軍委科裝辦的工作,進一步加深了鄧小平對劉華清的了解。1979年初,鄧小平正式提議,將劉華清明令調到自己手下工作。

20世紀70年代,越南戰爭結束后,越南政府霸權主義野心空前膨脹,一邊武裝入侵柬埔寨,一邊大舉排華、反華,在中越邊境頻頻挑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解放軍於1979年2月17日,受命發起反擊作戰。是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不久,改革開放的大幕剛剛拉開。反擊作戰打響后,鄧小平工作十分繁忙。2月20日,劉華清接到主持總參日常工作的楊勇副總參謀長的電話:“軍委決定調你到總參工作,請迅速交接工作,盡快到職。”

2月23日,中央軍委命令下達:任命劉華清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助理,協助鄧小平處理日常工作。2月25日,劉華清即到總參謀部就任履職,全力投入到協助鄧小平指揮前線作戰的工作中。

戰斗打響后,隨著部隊迅猛推進,彈藥,尤其是大口徑炮彈消耗很大,部隊攜帶量不足,且倉儲也不多。劉華清到任后,立即查詢東北地區兩個大口徑炮彈廠,但被告知,這兩個廠已好久沒有正常生產了,儲存的炮彈也有限。劉華清當即下令:趕緊開工,全力生產,能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同時部署,一邊生產一邊急送前線。接著,他根據平常掌握的情況,又安排了河南等地的炮彈生產線緊急上馬,突擊生產。在劉華清督戰指揮下,確保了前線源源不斷的彈藥供應。

為方便工作,經中央軍委批准,軍委科裝辦於1979年6月8日由國防科委轉隸總參謀部,依托總參裝備部。接著,軍委於6月14日發出通知,決定增補劉華清等為軍委科裝委委員、副主任,劉華清仍然兼科裝辦主任。之后一段時間裡,劉華清在協助鄧小平處理日常工作的同時,繼續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制訂規劃、計劃,安排科研、生產、引進任務,並協調各方面關系,確保其順利進行﹔組織有關軍兵種、國防工業部門和有關部委,起草新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使用管理及研制工作程序等方面的法規文件,使軍隊武備科研、生產和使用三者關系逐步程序化、制度化﹔為適應經濟改革形勢,對軍品改為訂貨關系,實行合同制,進行探索。在劉華清主持下,軍委科裝辦的工作卓有成效,越來越受到國防工業部門和軍隊各大單位的擁護和支持。同時,劉華清從中感受到一個難以逾越的矛盾,即領導管理體制改革問題。劉華清在一次會后向鄧小平談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了鄧小平的認可。從1979年3月底開始,劉華清有計劃地找軍兵種和國防工業部門人員征詢意見,舉行座談會。經過半年多調查研究,劉華清形成了對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管理體制改革的初步設想和建議,組織起草了《關於加強國防科技裝備工作統一集中領導的請示報告》。年底前,以軍委科學技術裝備委員會辦公室的名義簽發上報。1980年1月4日,劉華清將《請示報告》呈送鄧小平,並附短信說明,此報告已經聶榮臻、張愛萍審閱修改。

5月,劉華清陪同軍委秘書長耿飚訪美。在按照整體計劃參與訪問參觀項目基礎上,他留意考察了美國武器裝備研發、生產、訂貨、使用等方面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模式,搜集了相關信息資料。回國后,劉華清以個人名義呈送了《對美國軍事科技管理工作的考察和改進我國國防科技管理的建議》,就國防科技裝備工作統一管理問題提出意見。

6月29日,鄧小平對劉華清此前以軍委科裝辦名義上報的《請示報告》和訪美《考察建議》,一並做出批示:“現將軍委科技裝備委員會去年12月的報告,和這次劉華清同志訪美后的報告,共兩件,印發政治局、書記處、軍委常委各同志閱。這個問題很大,將在充分醞釀之后,再行討論決定。”

遵照鄧小平的指示,劉華清協商國防科委、國防工辦、總參裝備部各抽一名干部,由軍委科裝辦牽頭,組成調研組,完善改革設想,起草了《關於調整國防科技、國防工業管理體制的請示》。1981年10月23日,張愛萍、王震主持召開軍委科裝委會議,討論通過了這一請示報告,並由軍委科裝委、國防科委、國防工辦聯合簽發,上報國務院、中央軍委。1982年5月10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了這一方案。

1979年底,隨著撥亂反正深入和部隊形勢的發展,中共中央決定,鄧小平不再兼任總參謀長。基於此,繼中央軍委辦公會議建立和總后勤部領導調整之后,總參謀部領導也做了調整:1980年1月11日,劉華清被任命為副總參謀長﹔3月2日,正式免除了鄧小平總參謀長兼職,任命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接任總參謀長。

從軍委科裝辦成立至劉華清再次在鄧小平直接領導下工作,前后兩年時間。或許是處於歷史轉折關頭工作繁忙的原因,他們之間竟沒有一次坐下來談往敘舊,做一點思想交流。但這並沒影響他們工作配合的默契。“面對面”工作中,劉華清進一步領略了鄧小平的思想風採、人格魅力,鄧小平也更加認識了劉華清敢於負責、勇於創新的精神和駕馭全局的能力。特別是劉華清對軍事裝備建設的研究、思考,給鄧小平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劉華清是真正懂科研、懂裝備的!”若干年后,他多次這樣說。

整頓海軍,鄧小平再次點將,劉華清受命掌兵海軍

1982年夏,為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加快部隊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中央軍委在進行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的同時,對部隊大單位領導班子進行了一次大幅度調整。在這次調整中,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考慮,任命劉華清為海軍司令員。中共十二大開幕的當天,即9月1日,鄧小平親自將軍委的這一決定告訴了劉華清。

這天,中共十二大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的劉華清,一早便提前趕到大會堂南大廳等候入場。鄧小平從他身邊走過時,有意放緩腳步,像是打招呼似的輕聲說:“你還是回海軍工作。海軍問題不少,要整頓!”劉華清不由得一怔,馬上意識到:看來海軍班子調整,軍委已研究過,去海軍的事已經定了!

其實,關於回海軍工作的事,劉華清在幾個月前就有所耳聞。但一經証實,他心裡還是不能平靜。

“文革”動亂期間,海軍是部隊中人所共知的“重災區”。由於林彪、“四人幫”直接插手,海軍部隊從思想作風到實際工作,都遭受了嚴重破壞。特別是海軍黨委、機關,長期分線劃派、矛盾重重,致使許多重大問題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軍各大單位雷厲風行,很快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海軍卻一直在歷史問題上糾纏不休,部隊工作徘徊不前。為了改變這種沉悶局面,軍委首長於1979年初將交通部部長任上的葉飛調入海軍,先任第一政委,翌年改任司令員,海軍工作很快打開局面。遺憾的是,編制體制調整、教育訓練改革的大幕剛剛拉開,葉飛病倒了———1980年5月6日,在東海艦隊機關視察工作時突發心肌梗死。經過兩年多的治療、休養,病情雖基本穩定,但醫務人員的要求仍是“一邊休息一邊工作”———畢竟已經68歲了!部隊“既有外傷又有內傷”,積重難返,海疆情況復雜、形勢嚴峻,艦艇裝備大大落后,海戰要求越來越高,海軍必須有一個跨越式大發展!新時期海軍司令員必須是一位真正懂海軍、懂裝備,打得開現代化建設局面的人!海軍機關部隊、上上下下,大家拭目以待。

此前,軍委、總部首長也曾有人提出劉華清任海軍司令員的動議。兩個月前,海軍政委李耀文曾派人征求過劉華清的意見,劉華清沒有明確表態。他明白,雖然在職級上這不是提升,甚至還是由總部首長到部隊領導,但這是器重和信任。海軍有太多問題要解決,有太多工作要做。9月13日,劉華清即趕回總參交接工作,15日一早便到海軍機關報到,與葉飛交接工作。從此,在鄧小平等軍委首長領導、支持下,劉華清團結海軍黨委一班人,開始了為建設現代化海軍、打造新中國海上長城的艱苦拼搏。

1982年10月,劉華清親自動員,從海軍機關大院作風紀律整頓入手,揭開了海軍全面整頓的序幕。在此后兩年多時間裡,海軍遵照鄧小平“海軍要整頓”的指示,由機關而部隊基層,先后進行了組織整頓、思想整頓、業務整頓、安全整頓、軍容和庫容整頓。同時,還搞了財務、營房大檢查,進行了醫院和工廠的整頓。通過整頓,恢復健全了條令條例、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了海軍現代化建設的方向、目標,部隊精神面貌、實際工作都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1983年3月,劉華清抓住部隊編制體制調整機會,通過多方工作,力排眾議,組織創建了全軍第一個專事裝備發展研究工作的智囊機構———海軍裝備論証研究中心,海軍裝備建設結束了單憑拍腦袋、靠領導經驗決策的歷史,進入到發揮思想庫作用進行科學決策的新階段。

12月,劉華清在廣泛調查研究基礎上,簽批下發了海軍教育訓練改革的綱領性文件《關於海軍軍事訓練改革的若干問題》。文件按照現代海戰的要求,對海軍訓練體制、訓練內容、訓練方法、訓練保障及軍事訓練的組織領導等,都提出了具體的意見要求,全面推廣了北海艦隊某部創造的“分類分級訓練”的經驗。

1985年八九月間,海軍報經中央軍委批准,進行了海軍建軍以來最大的一次組織體制調整:海軍機關在原有司、政、后、裝四大部編制基礎上增設裝備修理部,主管海軍艦艇裝備維修﹔艦隊,撤銷后勤部,主管作戰訓練、日常管理﹔基地,轉變職能,除負責基地范圍內近岸防御外,重點是后勤和技術保障。由此,海軍組織體制由原來的海軍、艦隊、基地、部隊四級,變為平行的三級,即作戰指揮為海軍—艦隊—部隊,后勤保障為海軍—基地—部隊,裝備修理為海軍—基地—水警區。遵此精神,相關部隊、科研單位做出調整,同時大幅度縮減了部隊員額。

劉華清認為,作為一個海洋大國的海軍,中國海軍無疑當屬“戰略軍種”。除肩負作戰任務外,理所當然應負有和平使命。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海軍遵照鄧小平關於“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指示,於1984年10月派出艦艇、飛機並官兵300多名,參加了中國首次南極考察。此次考察歷時142天,艦船編隊往返2.3萬海裡,不僅按照計劃圓滿完成了中國南極長城考察站建站任務,而且在航渡中組織干部進行了遠航實習訓練。在此基礎上,劉華清部署了新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出訪巴基斯坦、斯裡蘭卡、孟加拉等南亞三國。這是人民海軍建軍30多年來編隊出訪的破冰之行。編隊回國后,劉華清與李耀文聯署簽發報總參並中央軍委的報告《海軍友好編隊出訪南亞三國的情況》。

經過數年的反復醞釀、精心研究,劉華清於1985年底提出了中國新時期的海軍戰略:“近海防御”。之后,又通過一年多方征求意見,修改、完善,於1987年2月報中央軍委審查批准。從此,中華民族第一次有了明確的海軍戰略。海軍戰略的確立,不僅使海軍建設進一步明確了方向目標,更喚醒了中華民族久已淡漠的海洋意識,凝聚全社會關注海軍、關注祖國的海洋權益,同心協力經略海洋。

在領導部隊大刀闊斧整頓、改革,強化教育訓練的同時,劉華清懷著高度歷史責任感組織編制了《海軍2000年前發展設想和“七五”建設規劃》《海軍2000年裝備發展規劃》,規劃了海軍現代化建設的藍圖。在充分論証的基礎上,對發展航空母艦、經略南海及軍事人才培養等重大課題都擬定了具體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劉華清任職海軍后,鄧小平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參加關於海軍裝備發展、海疆斗爭等重大問題的研究。對劉華清交出的一張張答卷,鄧小平非常滿意。1985年8月22日,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軍委副秘書長、國防部部長張愛萍,軍委副秘書長、總參謀長楊得志及三總部、軍紀委領導出席了海軍黨委擴大會,楊尚昆、張愛萍、楊得志先后在會上講了話。楊尚昆說,這次海軍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是海軍歷史上變動最大的一次。海軍這幾年工作不錯,鄧主席有評價,軍委的同志也這樣一致認為。楊得志說,鄧主席主持軍委工作以來,海軍建設取得了明顯進步,這幾年的工作又有新的進展,軍委、鄧主席是滿意的。

風雨60年,亦師亦友,劉華清在回憶錄中提筆沉重地寫道:難忘小平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此前,鄧小平病情明顯加重。中央打招呼,要求領導同志不要離京。當時正值新年舊歲之交,事情很多。劉華清忙著處理一些積聚的文案和材料,同時要求工作人員注意鄧小平的病情通報。2月4日,他與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成員一起隨同江澤民前往301醫院看望鄧小平,表達春節問候。當時,鄧小平病情尚穩定。2月14日,中央發出緊急通知:小平同志病危。

2月19日,劉華清出席了全國國防科技工作會議,在會上講了話。幾天來,記挂著鄧小平的病情,他身心疲憊。晚9時,正准備提前休息,突然接到中央通知: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鄧小平同志逝世了!盡管鄧小平病重已久,且幾天前就發了病危通知,但乍一接到通知,劉華清感情上還是難以接受。電話尚未放下,眼淚已奪眶而出。當晚,他與其他幾位政治局常委一起趕到301醫院,向鄧小平遺體告別。

治喪期間,劉華清懷著難舍難離的悲痛心情參加了一系列悼念活動。晚年撰寫回憶錄,他筆力沉重地把當時的感受記在了書中:

2月24日,我參加了在301醫院舉行的小平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告別廳裡,小平同志面容安詳,靜靜躺在鮮花叢中。再也看不到他的睿智目光,聽不到他的諄諄教誨了。根據安排,告別儀式后小平同志的遺體要去火化,這將是見他的最后一眼……我立正敬禮,淚眼模糊。恍惚間回到了59年前的洪洞縣馬牧村八路軍總部。在那裡,我第一次見到小平同志。他剛被任命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我領受了警衛護送他回師部的任務。當時,我是一二九師司令部秘書主任,才22歲,經驗不多,回程中路過新區,差點讓小平同志連飯都吃不上,出了洋相。燒炭的汽車出毛病后,我惴惴不安,他卻毫不在意,騎上我借來的馬,談笑風生,一路煙塵趕到了師部,當時我哪會想到,和小平同志的這次相遇,會對我的一生產生那樣深遠的影響。也更不會想到,此后數十年間,當年的鄧政委會在中國的政治舞台如此活躍,對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這樣巨大的貢獻。時間真快,眨眼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戀戀不舍看了小平同志最后一眼,默禱:老人家,您走好……

小平同志90華誕時,我曾揮毫寫過四個大字:“功德無量”。這是我的由衷之言。小平同志,我們永遠懷念。

(全文完)

推薦閱讀


2017年,你不可不知的6個黨史國史紀念日

領略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哪對姐妹被周恩來譽為“長征姊妹花”

紀念朱德誕辰130周年:追求真理,無限忠誠

汪建新:毛澤東的第一首軍旅詩詞

冒死營救秘密共產黨人的軍統女特工

解密十萬紅軍“鐵桶”脫險的絕密情報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