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興無
2017年02月16日09: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聲明:本文(含圖片)系《黨史文匯》雜志社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在80余年前的長征中有這樣一支部隊,人數不過3000余眾,為掩護紅二、六軍團突圍長征,孤軍浴血奮戰兩個月,轉戰湘鄂川黔4省15個縣,行程近4000華裡,2500多名指戰員血濺沙場,以巨大的犧牲牽制敵軍10萬之眾,在紅軍長征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就是被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政委王震稱為“一支拖不垮、打不爛的英雄部隊”的紅十八師。
賀龍不讓張正坤說后面的話
1934年10月,紅三軍與紅六軍團在黔東會師。會師后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賀龍任軍團長,任弼時任政委,關向應任副政委,統一指揮紅二、六軍團。為了策應中央紅軍長征,紅二、六軍團主動向湘西敵人發動攻勢,創建了湘鄂川黔根據地。1935年10月,蔣介石調集孫連仲、徐源泉、陳耀漢、郭汝棟、李覺、陶廣6路縱隊共130個團,向根據地發動大規模的“圍剿”。為保存有生力量,紅二、六軍團決定突圍實行戰略轉移。
11月4日,在桑植劉家坪召開的紅二、六軍團師以上干部會議上,賀龍部署紅軍突圍長征的准備工作,決定紅六軍團十八師留守根據地,迷惑和牽制敵人,掩護主力撤離。他對師長張正坤說:“這回你們十八師要更辛苦一些。你們要從龍山茨岩塘一帶主動攻擊敵人,要狠一點打,又要機動靈活地打,把敵人吸引住就行,盡量減少人員犧牲。”張正坤當即表示:“賀總,你們放心走吧,隻要我張正坤……”賀龍急忙舉手示意,不讓他說后面的話。
十八師是紅六軍團的一支老部隊,原轄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3個團,駐守在根據地的中心區域龍山茨岩塘一帶。紅二、六軍團突圍長征前夕,新組建了十六師,把十八師的五十二、五十四兩個團撥歸十六師的建制,改編為四十六、四十七團。十八師的主力隻剩下五十三團,共計1500人,后由地方干部和游擊隊700余人新組建了五十二團,加上省直、師直機關、野戰醫院,全師共3000余人。師長兼政委張正坤,參謀長劉風,政治部主任李信﹔五十三團團長劉風兼,政委余立金,副團長兼參謀長蘇鰲﹔五十二團團長樊孝竹,政委劉誠達。
王震代表總部專程趕到茨岩塘看望紅十八師指戰員,叮囑他們要加強佯攻,不要讓敵人發覺主力的行動意圖,即使十八師打垮了,就是化裝成老百姓也要來追趕主力。他還把一部5瓦電台調配給十八師,成立電台隊,派總部無線電大隊報務員黎東漢任電台隊長,還風趣地說:“將來電台就是你們的‘千裡眼’‘順風耳’了。”
臨行前,王震還單獨對張正坤交代:“六軍團供給部長張啟龍報告,他與湘鄂川黔省委委員劉士杰一起去籌糧,劉帶著省委警衛連不辭而別,此人掌握我們的很多機密,如果投敵,我們的整個計劃就會暴露,你們的處境就更加困難,一定要設法找到他。”
把腦殼栓在褲帶上干革命
王震走后,張正坤當即召開營以上干部會,布置紅十八師留守根據地、策應主力突圍的具體任務。他說,李信主任提了一個口號,叫“不怕強大的敵人、不怕險惡環境、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十八師要用“四不怕”拖住敵人,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張正坤當緊要做的事就是找到劉士杰的下落。11月22日,他派去找劉的偵察班回到了茨岩塘,同時還帶回了已被省委警衛連扣押的劉士杰。原來,劉士杰的反常行為,引起了跟隨他的省委警衛連朱連長的警覺:為什麼劉士杰跟張啟龍連個招呼都不打,就單獨拉著隊伍走了?他說是籌糧,為什麼一粒糧沒籌,帶著警衛連在湖北鶴峰的大山中轉來轉去?他問劉士杰到底想干什麼,劉說是打游擊。他又問打游擊為什麼不在根據地,怎麼老往北邊走。劉說在根據地沒有出路,我是帶你們找出路的。朱連長這下明白了劉的企圖。晚上宿營時,朱連長用酒把劉士杰灌醉,把他捆了起來。正巧與紅十八師偵察班相遇,就一起押著劉士杰回到了茨岩塘,省委警衛連也改編為紅十八師師部警衛連。
劉士杰曾任過湘鄂贛省委副書記,是張正坤的老上級。張正坤問劉士杰,你不是教育我們要革命到底、永不叛黨,為什麼你自己叛黨了呢?劉在張面前仍然是一副“領導”派頭,說他是省委領導,張沒資格審他﹔又說賀龍把十八師扔在根據地,是為了讓他們自己逃跑﹔還說十八師插上翅膀也逃不出包圍圈,不帶隊伍跟他走就是死路一條。張正坤義正辭嚴地說:“死嚇不倒真正的共產黨人,我老張早就把腦殼栓在褲帶上干革命,十八師就是打光了也決不投降。”當晚,張正坤用電台將劉的情況報告給任弼時,任弼時電示:劉知道我們許多機密,要嚴密看管,別讓他跑了。不久,紅十八師在茨岩塘突圍。考慮到帶上劉士杰隨時都有被他逃走的可能,是個禍根,張正坤發電報請示總部,任弼時回電:就地處決。
“敵人越打越多是件值得慶祝的事”
為執行牽制迷惑敵人、掩護主力突圍的任務,11月10日開始,張正坤命令劉風率紅五十三團一個營,樊孝竹率紅五十二團一個營,分別從龍山茨岩塘、興隆街出發,主動向永順、保靖方向發起佯攻,把湖南方面的敵軍引向酉水南岸。11月19日,當紅二、六軍團主力實施轉移時,他們又突然掉頭向西北方向急進,做出攻打龍山和來鳳兩座縣城的樣子,誘使湖北方面的敵軍調兵遣將固守兩城。張正坤組織紅十八師五十三團二、三營及五十二團部分兵力扼守茅坪、興隆街一線,擺出保衛根據地的架勢,拖住敵人。他們在根據地群眾的支持下,在主陣地前埋下幾千根竹簽。11月21日上午,敵劉文華團在迫擊炮、機關槍的掩護下,向據守茅坪陣地的紅十八師發起進攻。當敵進至竹簽區時,紅軍戰士們立即猛烈開火,敵兵在槍彈和竹簽中無處藏身,一片慘叫,死傷枕藉,龜縮於龍山城的敵軍師興周部不敢輕舉妄動。
紅二、六軍團主力突圍轉移后,11月下旬,各路敵軍如洪水一樣涌入我根據地。致使根據地僅剩下以茨岩塘為中心的南北10余華裡、東西40余華裡的區域。敵方以陶廣縱隊的鐘光仁師、李覺縱隊的十九師、新三十四師的周燮卿和顧家齊兩個旅、徐源泉縱隊的獨立三十四旅、獨立三十八旅以及反動團防、土匪武裝等幾十個團約10萬兵力,把紅十八師團團包圍於茨岩塘地區,企圖全殲。
張正坤指揮若定,帶領全師以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利用深山密林與敵人兜圈子。但是,根據地范圍愈來愈小,敵我態勢的發展愈來愈不利於我。
有的戰士沉不住氣了,向張正坤報告:“敵人越打越多,怎麼辦?”張說:“敵人越打越多是件值得慶祝的事,表明上級給的任務我們完成得很好嘛!”紅十八師不僅吸引住10萬敵軍,而且給敵人一個錯覺:紅軍此前兩度到外線作戰后,都返回了根據地﹔這次紅軍拉到外線去,還派了一個師留守,認為紅軍肯定還會回來,因而除以少量敵軍追擊紅軍主力外,分布於原來戰線上的主要兵力大都沒動。這就為紅二、六軍團勝利突圍,實行戰略轉移,提供了有利條件。
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紅十八師不斷收到電台傳來的捷報:紅二、六軍團主力突破敵人澧水、沅江封鎖線,佔領沅陵、桃源、辰溪、瀘溪等重鎮,進至漵浦、安化、新化、藍田、錫礦山等湘中地帶,並按計劃揮師西進。
敵人發覺上當后,立即調幾個縱隊一路追擊紅二、六軍團主力。根據這個情況,紅二、六軍團總部電令十八師:“立即突圍、保存實力。”
這時,敵周燮卿、劉文華等部十幾個團的兵力,向茨岩塘壓縮合圍,企圖圍殲紅十八師。張正坤命令駐守興隆街的紅五十二團向茨岩塘收縮,集中兵力迎敵。他們利用熟悉的地形山勢和敵人在指揮上不統一的弱點,同敵人打了四天四夜的“蘑菇戰”,於12月8日從茨岩塘東北方向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用槍杆子拼出一條血路
從茨岩塘突圍后,紅十八師向東北方向轉移,12月12日抵桑植縣城以北的鹿兒口宿營。次日上午9時許,北進途中在苦竹坪與敵人一個團接火,經過一番激戰,消滅敵人百余,繳槍100多條,可敵方的槍聲越響越密,敵人越打越多,原來敵孫連仲二十六路軍的6個團壓過來了。紅十八師三面受敵,張正坤帶領部隊且戰且退,黃昏前終於甩開敵人,經鹿兒口退至涼水口,又受到幾個反動團防的襲擊。紅十八師一個連被沖散,被200多敵人圍困在莫家塔的一個山洞裡,連長向寬二組織了幾次突圍未果。他們頑強地同敵人戰斗,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槍托相搏,最后向寬二等30多名紅軍全部犧牲。
14日晚,紅十八師退至陳家河宿營,收到總部的電報:“主力已向貴州石阡、鎮遠、黃平地區轉移,你部可相機西出與主力會合。”次日,在陳家河召開全師大會,張正坤說:“一個多月以來,幾十倍於我的敵人對十八師進行了瘋狂的‘圍剿’,部隊雖然減員千把人,但隊伍越打越堅強。現在主力已向貴州開進,總部命令我們去貴州同主力會合。不過敵人是不會乖乖地讓路的,我們要用手中的槍杆子拼出一條血路。”
16日,紅十八師踏上了與主力會合的凶險征途。王必軒的團防勾結大量國民黨正規軍追至陳家河。張正坤沉著冷靜,指揮部隊強渡澧水。當地船工冒著生命危險,以最快的速度把紅軍戰士一船船地送到對岸。可有一船女兵在河心被敵人截走,她們是后方機關和醫院工作人員,落入敵掌后受盡污辱,12人被強配,4人被強賣。
紅十八師欲經永順縣龍家寨渡過洗車河西進,但敵周燮卿旅已在洗車河沿岸構筑工事,加固防線。20日傍晚,張正坤率全師在涼風坳同固守碉堡的敵人激戰到半夜,擊斃敵營長以下數名。由於敵增援部隊連夜從洗車趕來,紅十八師不敢戀戰,利用熟悉的地形地貌,繞道越過洗車河防線,向招頭寨進發。途中部隊露營兩小時,極度疲憊的戰士們靠著岩石、大樹小憩。
21日凌晨,紅十八師到達招頭寨以北的馬鬃嶺附近。馬鬃嶺是通往湖北的交通要道,地勢十分險要,敵周燮卿部已在山上修筑幾座碉堡。乘守敵熟睡之際,紅五十三團和師部一部順利地從碉堡下通過。可走在后面的紅五十二團誤進敵人的警戒區,碰響警鈴,驚醒了敵人,敵堡的機槍一齊開火,封鎖了隘口。紅五十二團大部和電台隊、野戰醫院被切斷,陷入封鎖線內,駐招頭寨的敵軍聞聽槍聲也壓了過來。紅五十二團剛由游擊隊改編不久,武器裝備不好,又缺乏戰斗經驗,盡管在強敵面前十分勇敢,毫不屈服,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太大,大部血洒馬鬃嶺。
被敵人阻隔的紅十八師電台隊和兩個警衛班20多人,隱蔽在山腳下的荊棘叢中,前面是一個幾百米寬、近千米長的開闊地,尚未砍伐的枯黃玉米秸稈在朔風中沙沙作響。強行通過開闊地十分危險,但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們決計不排隊列,拼死一沖,20多人像突起的旋風刮過開闊地。當敵人發覺調轉槍口掃射時,黎東漢等人已經沖到對面山上的叢林裡,快速趕上了部隊。
12月21日,紅十八師勝利地突破了敵人設置在湘鄂邊界上的最后一道封鎖線,在龍山龍家灣渡過酉水,往西進入湖北來鳳縣境內。
4天內痛失兩位團長
紅十八師在來鳳縣沿著酉水河岸游擊一兩日,等候那些突圍的零散人員歸隊。此時,部隊僅剩1000人左右。張正坤計劃直接西出經川東到貴州與主力會合,但這時收到總部來電,其西去必經之地四川酉陽敵已埋伏一個師以逸待勞,命十八師北進,沿紅三軍曾轉戰過的路線迂回西進。
12月23日下午太陽快下山的時候,紅十八師同在來鳳卯洞堵截的湖北保安團相遇。紅軍前衛已同敵人接上火,右側山頭的敵人正朝山下俯沖。全師背靠酉水無路可走,情況萬分危急。張正坤說,現在隻能背水一戰,搶佔右側山頭,殺開一條血路。劉風和余立金帶著兩個營向山上沖去,一陣猛烈進攻,敵人招架不住。劉風立起身揮著駁殼槍大喊:“敵人打敗啦,快沖啊!”這時一顆子彈擊中他的右腿脛骨,他倒在血泊裡。余立金一邊派人把劉風救下火線,一邊組織戰士們繼續沖鋒,一鼓作氣拿下山頭,佔領了3個山頭陣地,用火力接應后續部隊迅速翻過山梁,擺脫了敵人。
修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來鳳縣大岩板紀念園內的劉風和警衛員之墓
劉風負傷不能行走,戰士們都搶著抬他行軍。24日,紅十八師進至來鳳漫水,由於大量減員和劉風傷重,張正坤和李信等研究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取消五十二團番號,余部編入五十三團,樊孝竹改任五十三團團長。由於抬著劉風行軍,全師行進速度明顯減慢,劉風深感不安。25日下午,部隊抵達來鳳和咸豐兩縣交界處的向家寨,劉風懇切地對張正坤說:“師長,不要為了我拖累部隊了,把我留在附近老鄉家吧,傷好了,我會來找你們的。”張正坤征詢了李信的意見后,把劉風安置在一個叫盛德富的人家裡,並留下一些銀元,派警衛員、衛生員各一人照護。孰知盛德富在部隊離開后不久,便勾結6個歹徒,謀害了劉風和他的警衛員小田,瓜分了他身邊的財物。隻有衛生員僥幸逃走。
26日,紅十八師經咸豐之忠堡、龍坪抵宣恩曉關,不期與敵黃百韜四十一師的一個團遭遇。樊孝竹帶領五十三團一營阻擊敵人,掩護主力往西北方向轉移。一營幾百名戰士與敵人鏖戰數小時,樊孝竹等50多名指戰員犧牲,余部在營長馬秋德的帶領下,經恩施縣大集場,在咸豐縣麻柳溪趕上了師部。
與敵激戰中,一股敵人沖到電台隊附近,警衛班掩護電台隊邊打邊撤。這時電台運輸班長急報,電台丟失!黎東漢驚呆了,軍用地圖先前已在招頭寨突圍時丟失,每天的行軍路線要靠總部電台指揮,沒有電台,十八師就成了聾子、瞎子。他決絕地說:“就是死也要把電台找回來!”他命令警衛班組織火力掩護,自己帶著運輸班長,冒著槍林彈雨原路返回找到電台,追上部隊。
短短的4天時間,紅十八師接連失去兩位團長,張正坤心痛不已,對李信說:“連折兩員干將,實在可惜,這是十八師最大的損失。”繼而決定由副團長兼參謀長蘇鰲接任五十三團團長。
張正坤朝陽寺遇險
1936年1月1日,紅十八師抵達咸豐朝陽寺以西的唐岩河罾溝渡口,河水齊腰深,沒有渡船。張正坤命五十三團三營為前衛營,師部緊隨其后,趟水過河,一上岸衣褲很快凍硬。部隊正在岸邊集結,對岸山頭上的一排機槍子彈掃射過來。原來周燮卿搶先派出何友鬆團一部在此守卡。
張正坤命令前衛營阻擊敵人,掩護剛涉到河心的師直機關迅速登岸。敵人的火力十分猛烈,河中的戰士冒著彈雨拼死向前,一個個中彈倒在河裡,其中還有幾名政治部的女戰士,鮮血頃刻染紅河水,但沒有人退縮,冒著彈雨登上河岸。河面完全被敵人的火力控制,五十三團的一、二營被隔在對岸,蘇鰲和余立金率部向下游迂回增援。
1938年,張正坤(左三)與新四軍干部合影。
張正坤指揮三營和師部從敵側翼撕開一個口子,向西急進五六華裡,爬上一個叫長嶺岡的山包,又遇到敵人的一個暗堡。狡猾的敵人放過了前衛營,師部的30多人一到,突然從暗堡裡鑽出來一個排的敵兵,敵我雙方混戰在一起。敵排長見張正坤身材高大,又穿著藍布軍大衣,手提快慢機槍,心想肯定是位大人物就冒喊一聲:“抓師長!”敵兵一窩蜂地扑向張正坤,一敵兵扭住他的胳膊,他揮拳把敵兵擊倒。警衛員龔尚福、周志高急中生智,抱住師長就勢從濕滑的紅沙泥山坡滾下去。電台隊戰士效仿他們,也抱著電台滾下山坡。三營迅速回援,消滅了整排的敵人。蘇鰲、余立金帶領兩個營在四川黔江縣的縣壩渡過唐岩河,掉頭與師部會合,敵軍圍殲紅十八師的夢想又一次破滅。
可笑的是,敵“剿總”1936年1月15日發出通報,洋洋自得地吹噓他們的“勝利”:“由招頭寨竄去之偽十八師殘部一日抵朝陽寺以西,被周旅何團猛擊,斃偽師長張振(正)坤以下一百余。”
蕭克、王震遠迎十八師歸來
1936年元旦晚上,紅十八師抵咸豐和黔江交界處的沙子場宿營。張正坤命令電台馬上同紅二、六軍團部聯絡,可電台在長嶺岡滾坡時摔壞了。張正坤非常著急,因為沒有電台聯絡,明天就不知道該走向哪裡。他殷切地望著黎東漢:“打開電台看看,我相信你能行!”黎東漢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他拆開電台外殼,卸下摔壞的4根電子管,把破損的燈座殘片拼好用苧麻纏牢,換上備用的電子管一試,勉強能用。再打開發信機,用小刀把調諧電容器摔得擠在一起的動片和定片一片一片地撥開,接通電源一試,電台能工作了。大家都開心地笑了,李信高興地說:“電台修好了,我們又有希望了!”
電台很快就與總部取得了聯系,得知紅二、六軍團已轉移到湘黔邊區的芷江、新晃、玉屏一線,四川酉陽、秀山等地無大的敵軍駐防,便命令十八師繼續南下尋找主力會合。
紅十八師經黔江的馬喇湖、甘溪抵酉陽縣境,經菊花壩、三岔壩等地南進。敵人少量的正規部隊分別集中在縣城和幾個較大的集鎮裡。紅十八師避開城鎮、大道,穿過山寨、小徑,除與小股團防武裝有些小摩擦外,一路比較順利,1月7日進抵川黔邊的南腰界,休息1日。后轉而進入貴州,經沿河、鬆桃、印江等縣,於10日到達江口縣的茶寨。電台收到與主力會合前的最后一份電報:“昨日克江口縣,你部明往江口歸建。”全師指戰員得知距離主力越來越近了,高興得又是蹦又是跳。60多個日日夜夜,戰斗的艱辛,行軍的疲勞,好像頓時跑得無影無蹤了。
1月11日一大早,紅十八師指戰員打整行裝,排著整齊的隊列向江口縣城進發,張正坤興致勃勃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蕭克、王震親自出城20多裡,迎接英雄的十八師的到來。戰友重逢,相擁洒淚。此時,十八師僅剩600余人,歸還紅六軍團建制,匯入紅二、六軍團長征的鐵流之中。
推薦閱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