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0日09:34 來源:人民政協報
王竣原名俊,亦作浚、峻、駿,字杰三,陝西蒲城人,黃埔軍校3期生。1926年黃埔軍校畢業后,他回到陝西軍隊中服役,先后在楊虎城部任副官、手槍隊隊長和營長,1932年秋任陝西警備第1旅第1團團長,1935年升任陝西警備第1旅旅長。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王竣部編入國民革命軍第38軍第177師。11月,太原淪陷后,率部擔任黃河防務,同日軍作戰。1938年,在胡宗南、蔣鼎文的策劃下,警1旅從38軍分化出去,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編為新編第27師,王先后任副師長、師長。
1940年,王竣部奉命再渡過黃河,進入晉南中條山區,支援在這裡浴血奮戰的官兵,與日軍展開數十次戰斗,炸毀日軍的倉庫,破壞日軍運輸線,給日軍造成相當大的威脅。1941年5月7日,近10萬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又向中條山發動猛烈進攻。
中條山抗日軍民英勇抵抗,戰斗非常激烈。王竣部的防地在中條山台砦、馬泉溝、曹家川、門坎山、羊皮嶺、黃家庄一帶。王竣得知日軍將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消息后,立即進入指揮位置,命令部下做好一切戰斗准備。
新編27師陣地是日軍的主攻方向,王竣親臨前線,用保衛祖國光榮等愛國思想教育將士們,鼓勵他們奮勇殺敵,報效國家。全師將士奮勇抵抗,與日軍展開了肉搏戰,誓死堅守陣地。
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由於處於內線作戰,27師人員和彈藥的消耗無法得到及時補充,消耗嚴重,戰斗力大為減弱。
5月9日正午時分,日軍在飛機和炮火的掩護下,再次向27師陣地發起猛攻,雙方拼死格斗,戰局逐漸對27師不利。在萬分危機的時刻,有人建議轉移陣地,向后撤退。王師長激昂慷慨地說:“未殲敵恥耳!與陣地共存亡。”此時,王竣振臂一呼,全體官兵又與日軍展開了血戰。
戰至黃昏,所部官兵傷亡慘重,王竣身負重傷,和師參謀長陳文杞(黃埔5期)一起在台砦村西的雷公廟嶺陣地上壯烈殉國。余部在副師長梁希賢(黃埔5期)帶領下繼續堅持在台砦村陣地,傷亡殆盡,梁希賢跳黃河自殺殉國。有學者指出:“抗戰期間一個師三名軍事主官全部殉職的,僅此一例。”
國民政府為表彰王竣壯烈殉國的事跡,特追贈他為陸軍中將。1987年5月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追認王竣為革命烈士,2014年,王竣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賈曉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