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革命低潮時共產黨人矢志不渝尋黨記

李春發

2017年04月26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中國共產黨在幼年時期力量比較薄弱,加之敵人瘋狂鎮壓居多,黨員和黨組織失去聯系的事情時有發生。這種現象在1927年、1928年中國革命處於低潮階段尤甚。黨員失去了黨組織,就好比是孩子失去母親。這些失去黨組織的黨員為了革命理想而歷盡艱難堅定不移地尋找黨組織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現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崇高黨性風范。

劉伯承

劉伯承:起義失敗后百折不回歷險找黨

1911年,辛亥革命的風暴席卷神州大地,劉伯承毅然選擇了從軍之路。當時,親朋好友多不贊成此舉,他卻慨然作答:“大丈夫當仗劍拯民於水火,豈顧自己一身之富貴?”他剪掉辮子,懷著富國強兵的強烈信念,投入了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1912年2月考入重慶蜀軍政府開辦的將校學堂,學習各門近代軍事課程,同時熟讀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吳子》等經典名著的許多章節出口能誦。在將校學堂10個月,他不但學業出眾,而且以舉止端正、操守有持、惡習不沾聞名全校,被同學們稱為軍中“菩薩”。1912年底畢業后被分派到川軍第五師熊克武部,先后任司務長、排長、連長。1913年參加四川討袁之役,失敗后於1914年在上海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1915年底,劉伯承奉命返回四川,拉起400余人的隊伍,組成川東護國軍第四支隊。1917年參加護法戰爭,任川軍第五師第九旅參謀長、四川督軍署警衛團團長。

1923年參加討伐北洋軍閥吳佩孚的戰爭,任東路討賊軍第一路指揮官,取得馳援龍泉驛等戰斗的勝利。8月在作戰中右腿負重傷。在成都治療期間,結識川籍共產主義者楊闇公、吳玉章,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4年10月起,隨吳玉章到上海、北京、廣州等地考察國民革命形勢和中國社會現狀,途中所見所聞,使他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1926年5月,經楊闇公、吳玉章介紹,劉伯承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劉伯承任中共重慶地委軍事委員會委員,奉命與楊闇公、朱德等發動瀘(州)順(慶)起義。由於他熟知川軍情況且深孚眾望,被賦予“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的重任。1926年12月,由於敵情變化和情況緊急,劉伯承率12000人分別於1日和3日提前發動了瀘州起義和順慶起義。9日,他到達順慶,10日他率起義軍在果山公園舉行誓師大會,宣誓就任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指揮。起義震動了四川反動軍閥並很快向順慶扑來,由於敵眾我寡,為保存革命力量,劉伯承率部於16日撤離順慶﹔1927年1月下旬他到達瀘州發動民眾,整頓部隊。

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劉湘派兵圍困瀘州。3月31日,劉湘在重慶瘋狂殘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制造“三·三一”慘案。4月21日,劉伯承以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的名義,率先呈請討伐與蔣介石進行勾結的四川軍閥劉湘。5月5日,漢口《民國日報》登載討伐檄文,並加了前言。5月12日,劉湘再次“討伐”瀘州革命軍的《通電》聲言:“湘於數月前奉蔣總司令電令討伐”,對起義軍極盡污蔑,宣稱“劉逆伯承,據險阻兵,私立名義,近復遙應武漢叛徒,共謀篡政。”“現已同二十二、二十四兩軍出師討伐,並知會鄰近駐隊,一體兜剿。”圍城敵軍比起義軍兵力大10倍。在敵人的軍事進攻面前,“劉伯承氣壯山河,隻知革命不知其它”。劉湘開出5萬元的賞格要捉拿劉伯承。起義軍中一些投機分子也蠢蠢欲動。最后,終因寡不敵眾而遭到失敗。5月16日,劉伯承帶領兩名部下一路拼殺沖出了包圍圈。

何去何從?劉伯承毅然決然作出了明確的抉擇:找黨去!

於是,劉伯承與他的參謀長韓百誠、參謀周國淦化裝成商人的模樣,離開了瀘州城。一行三人經大足、達縣穿越秦嶺,途中遇到土匪搶劫,猛虎擋道,但都被他們機敏勇敢地戰勝而化險為夷。一路上雖然歷經了千難萬險,但劉伯承隻有一個信念:就是討飯,也要找到黨!

起初,他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富順城下。看到城牆上貼著一張五尺見方的大紙“通緝令”,上面醒目地印著自己的畫像,言明懸賞5萬元大洋換取自己的人頭。他風趣地對兩位部下說:“富順城不能進了,把5萬塊大洋留著以后花吧!”他們三人鑽入密林朝榮縣方向走去。

快到榮縣時忽然前面來了一乘小轎和一列馬隊。轎子裡是敵軍師長蘭文彬。劉伯承等警覺地停步迅速隱蔽起來。一個士兵上前稟報道:“報告師長,榮縣到了,還沒有找到劉伯承。”敵師長沒好氣地命令道:“劉伯承慣於聲東擊西,快!給我搜!”躲在叢林中的劉伯承把這一切看得一清二楚。待敵軍馬隊過后,他們趁機向山裡走去。

后來,劉伯承等一路奔波來到了川東的達縣。在山谷中他們正行走著,突然前面竄出四五個彪形大漢,手持大刀攔路搶劫。韓百誠、周國淦眼疾手快地拔出手槍,劉伯承乘勢大聲喝道:“我們手裡有槍,快放下屠刀!”那幾個土匪見來人氣勢不凡,立即放下大刀叩頭求饒。

后來有一天,他們正行走在一座高山密林中時,冷不防在半坡上遇到一隻白額吊睛的大老虎來。周參謀連忙掏出手槍,對准了那隻凶猛的老虎。劉伯承上前急忙阻攔說:“不要放槍,以免驚動了它。老虎也是怕人的,跟我慢慢繞過去。”隨即,劉伯承一行機智地躲過了老虎,登上了渡船。劉伯承長舒一口氣幽默地對老虎拱拱手說:“老虎,老虎,多謝了,這回沒有幫倒忙。”大伙都放鬆了緊張的心情大笑起來。

1927年6月中旬,劉伯承等人終於翻山越嶺來到了西安。但他們已身無分文,幸而有陝西軍務會辦鄧寶珊的接濟,幫他們籌集路費,他們才經鄭州最終到達武漢,找到了黨組織。

朱德握著劉伯承的手,深沉而又興奮地說:“伯承同志,你們辛苦啦!你來得太及時了!”

瀘州順慶起義是在國共合作條件下中共幫助國民黨組建左派軍隊的一次重大行動,在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下堅持戰斗167天,為北伐戰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當時的輿論稱瀘順起義“因此而驚破武人之迷夢,喚醒群眾之覺悟,影響川局,關系至巨。功之大小,應不能以成敗論也”。時任中共中央軍事部長的周恩來說:“四川的同志表現非常英勇,革命暴動的經驗要推向全國去。”蕭克將軍講:瀘順起義的確是我黨歷史上最早的一次武裝起義,它所創造的城市暴動方式為中國革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若俄國1905年2月革命是1917年10月革命的預演,那麼瀘順起義也是南昌起義的一次預演。瀘順起義除了讓尚在幼年時期的中共嘗試了武裝斗爭及創建新型軍隊外,還發現了劉伯承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才。

許光達

許光達:一定要找到黨,決不能半途而廢

無論青年時期執著追求革命真理還是白色恐怖下同國民黨斗爭,許光達都表現出堅定的政治信仰,始終對黨赤膽忠心。

許光達在長沙師范學校求學期間,經常閱讀革命書刊,關注國家前途命運,探求救國救民真理,積極投身到學生運動中去。受到了革命斗爭的錘煉,思想進步很快,1925年5月,由毛東湖、陳公陶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入黨儀式是在秘密狀況下進行的。當看到牆上挂著馬克思的畫像時,不滿17歲的許光達覺得特別神聖,他為自己成為一名共產黨員而自豪。1925年冬,他受中共湖南省黨組織選送報考進入黃埔軍校,實現了投筆從戎的願望。

1926年3月爆發震驚中國的中山艦事件后,蔣介石為了限制和削弱共產黨的活動,強令共產黨員填表登記,逼迫他們退黨。身兼雙重黨籍的許光達旗幟鮮明地在登記表上寫下了錚錚誓言:“死不退出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形勢嚴峻的惡劣環境,他義無反顧地參加南昌起義南下部隊。在兩度與黨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擺脫國民黨的追捕,歷盡艱險尋找共產黨組織。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按照九江市黨組織的指示,許光達和幾個共產黨員脫離炮兵營趕赴南昌與起義部隊會合。但到南昌后起義部隊已撤出南昌城往南轉移。面對這種情況有的人不知所措,許光達堅定地對大家說:“黨指給我們一條光明的大道,我們決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找到黨,找到部隊。”他們沿著起義軍走過的路日夜兼程,躲過敵人的搜捕來到寧都,終於追趕上起義部隊。許光達被分配到第二十五師七十五團三營十一連。8月23日,起義軍在瑞金經過短暫的休整后,通過會昌向廣東前進。敵總指揮錢大鈞調10個團兵力,以會昌為中心企圖堵擊起義軍,但最終失敗。不甘心下一個月后又糾集3個師兵力發起瘋狂進攻。許光達身先士卒,端著刺刀躍出戰壕,高呼:“同志們,記住我們的口號:沒有淚,隻有血,用我們的刺刀開辟勝利的路!”一發炮彈在他身旁炸開,他失去了知覺。他所在連黨代表廖浩然也身負重傷,他們一同被安置在三河壩附近的茂之前村養傷。可他挂念著部隊的去向及所在的十一連。11月,傷未痊愈的許光達和廖浩然離開茂之前村去找黨。

他倆徒步到了潮州見城內到處張貼著緝拿南昌起義軍官兵的布告,不敢久留又匆匆趕到汕頭。汕頭同樣一片白色恐怖。怎麼辦?到哪裡去找黨呢?他倆相對無言,心情沉重。最后決定去黨中央的所在地上海找黨。歷經艱辛輾轉來到上海后,見反革命勢力十分猖狂,黨的一切活動都處於秘密狀態。他們身無分文,在一位同鄉的幫助下才找到一個落腳的地方。但偌大的上海人如潮涌、車如水流,黨在何處?

一天,許光達尋黨不遇,懷著失望的心情走進一家書店,翻看起鄭板橋的一本畫冊,一首詩映入了他的眼中:“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寫得太棒了!人生不也是這樣嗎?既然確定了奮斗的目標,哪怕是赴湯蹈火,也要“咬定青山不放鬆”。許光達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子,將這首詩抄錄下來自勉:一定要找到黨,決不能半途而廢!

又一天,許光達和廖浩然意外遇見一位同鄉,得知七十五團團長孫一中回到了安徽壽縣,許多南昌起義人員都到了那裡。他倆為此十分激動,抖落一身的疲憊立即打起精神出發,想方設法前往安徽壽縣。兩人先到南京的第三十三軍辦事處,見到了戰友廖運周。在廖的幫助下兩人終於輾轉來到了安徽壽縣。就這樣,在白色恐怖下,許光達等懷著對革命事業的必勝信念,冒著生命危險,歷盡艱難千裡尋黨,同時積極主動為黨工作,最終與黨組織接上了關系。

推薦閱讀


2017年,你不可不知的6個黨史國史紀念日

毛澤東的文化自信和美學精神源自哪

紅軍裡為何流傳“毛委員有主意”

領略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毛澤東的批評藝術:有如良醫看病

周恩來與共產黨人老戰友何香凝的深情厚誼

1955年許世友特批哪位小學校長保留軍籍

哪對姐妹被周恩來譽為“長征姊妹花”

賀炳炎甘當“補缺官”一生“五下五上”

黎東漢:與紅色電波同行的開國將軍

(責編:楊文全、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