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明
2017年07月06日13:53 來源:人民政協報
香港雖然從19世紀中葉開始暫時脫離祖國,但與祖國內地歷久以來的經濟、文化等往來並未中斷,政治上的聯系性又很密切。早在1892年,就有一批知識分子在香港成立了以“盡心愛國”為座右銘的輔仁文社,雖然它不是一個革命團體,但作為香港華人的第一個政治實體,對以后香港革命組織的發展是有一定作用的。在辛亥革命前,香港是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宣傳重地,興中會和同盟會曾先后在香港建立重要機構。
清末革命黨人創辦的第一家報紙《中國日報》於1900年即誕生在這裡。該報自創刊以來,連續刊載過正面闡述革命黨人政治主張的文章,批駁反對革命的種種謬論,成為革命黨人的主要輿論陣地之一,對革命黨人的多次武裝起義都有詳細報道。
香港曾經是革命經費籌集和轉匯之地,孫中山策劃反清武裝起義、輸送武器彈藥、籌集起義軍費、聯絡海內外革命志士的基地,由於有利的地理條件和特殊的政治環境,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便以香港為基地,發動過多次推翻清朝封建專制統治的武裝起義。從1895年第一次廣州起義到1911年黃花崗起義,這期間以香港為主要策動基地的起義共有六次。香港一些愛國商人曾經傾家蕩產,支持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有的甚至因此家道中落,生活陷入困境。如李紀堂曾以百萬家財資助起義軍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先后宣布獨立。清政府迅速瓦解。迅猛發展的革命形勢,在香港華人中也引起強烈反響,多數香港華人都同情和支持辛亥革命。據當時香港《德臣西報》的消息,每100個香港華人中,有99個對革命運動表示同情,“75%是狂熱的、不顧一切的同情者”。
11月9日,廣東宣布共和、獨立,香港許多知名人士參加了廣東軍政府的領導工作。新政府剛剛成立,面臨財政困難,香港華商踴躍捐款支持。廣東政府財政司長李煜堂到港籌借資金,很快籌借資金近百萬元。
11月12日,香港華人關閉店鋪停業舉行慶祝活動,據當時的報道,這次慶祝活動,光燃放鞭炮即花費10萬港元。面對香港廣大民眾對革命運動的同情和支持,連時任港督的盧押不得不做出某些讓步,表示他注意到大多數華人同情革命運動,他們完全有權這樣做﹔如果他們認為這場運動有利於他們的國家和種族,他們同情它是正確的。還命令華民政務司就慶祝活動一事發布通知,允許11月12日中午12時至下午2時燃放鞭炮,以慶祝“廣州避免了流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