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8日10:19 來源:新華社
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近年來,全國各地中小學創新方式開展黨史教育,讓青少年知黨、愛黨、跟黨走,為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動漫,往往最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在海口市義龍中學,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觀看《雙槍姨母——劉秋菊》動漫片,當手持雙槍的劉秋菊成功干掉敵人時,孩子們自發鼓起掌來。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隻有愛黨愛國家,擁有正確價值觀的人才能更大地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和建設好國家。”海口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王先裕介紹,今年,海口市關工委將在海口各中小學舉辦700場《雙槍姨母——劉秋菊》教育活動,幫助全市中小學生深刻了解黨史國史。
在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實驗小學,老師依據縣教育局統一編寫的本土紅色教材,為同學們生動講述粟裕將軍在武義開展游擊戰爭的故事。
1935年,粟裕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武義,開展長達兩年多的游擊活動,建立了宣遂湯游擊根據地,鼓舞了當地人民抗戰斗志。
為了讓中小學生更多地了解歷史,激發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武義縣教育局專門組織專家,根據孩子們不同的接受能力編排教材,講述紅色故事和武義黨史。
樹人必先立德。全國各地中小學積極探索將教育教學和實踐養成相結合,創新途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小學生培養全過程各環節:
在寧夏,“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引導中小學生“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
在四川,中小學圍繞“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開展各具特色的開學典禮,為孩子們帶來難忘的“開學第一課”﹔
在江蘇,“儒學經典課程基地”“詩歌教育課程基地”“紅色德育課程基地”“心理發展指導課程基地”等一批綜合育人課程基地建成,課堂教學效果得以鞏固……
“基礎教育戰線要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為崇高使命和重大責任。”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呂玉剛表示,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歷程,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永遠跟黨走,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記者胡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