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血戰南天門

李東明

2017年08月15日08:28    來源:北京日報

十七軍軍長徐庭瑤在南天門前線。

距離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已經整整過去了72年。但有關那場戰爭的記憶,從來沒有淡去。

1933年3月5日,侵華日軍開始進攻長城要塞古北口,3月12日,古北口陷落,南天門成為最后一道門戶。南天門位於古北口西南。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在此修筑南天門,就是在兩山間修一個高高窄窄的關口,不過兩邊沒有城牆,以山為牆。日軍如果要從古北口沿平古大道攻進北平,首先要經過南天門。

“街亭雖小,關系重大”

■戰局不妙的預感使徐庭瑤果斷地安排部隊到南天門后方的大、小開嶺去構筑預備陣地。

南天門及平古大道就在潮河南岸。南天門北近潮河,兩山夾峙著這個小山口,山口東側制高點是421高地。往西,山勢迅速拔高,那便是有名的八道樓子。這是中國軍隊較為理想的防衛陣地,南天門陣地若被突破,日軍一日之內就能兵臨密雲城下。諸葛亮出祁山,失街亭,擺了個“空城計”,抽身而退。17軍要是丟了南天門,可沒有空城計可唱,隻有全軍潰退了。

3月12日,一個重要人物到達前線。我們在參加長城抗戰的中央軍將領合影中,可以看到諸多將領眾星捧月似地圍著一個人——他是戴安瀾的老長官,是杜聿明的老長官,是鄭洞國的老長官,這個人就是17軍軍長徐庭瑤。徐庭瑤趕到密雲后,立即給第2師師長黃杰下達命令:加快前進速度,接替第25師防務。

3個小時后,鄭洞國與25師順利接防。此時的戰場形勢對中國軍隊十分不利。為此,趁雙方對峙的戰役間歇,17軍加強了戰略防御。尚留此地的東北軍110師何立中部及107師619團被配置在戰線右翼,從頭道溝延伸到司馬台直到湯河東方高地。左翼則由騎兵第2師擔任半城子、白馬關一線防御。第2師居中,佔領湯河、南天門、八道樓子陣地。

4月上旬,灤東戰事吃緊,擔任右翼防御的110師及619團被調去赴援,改以17軍83師接防。而在第2師的防御正面,原來由鄭洞國第4旅擔任一線防御,至4月5日,第4旅與第6旅換防。由第6旅擔任潮河到八道樓子第一線防御,補充團則置於潮河右岸北台村,右接83師。第4旅則后撤到大、小新開嶺一帶休整並構筑工事。第6旅旅長羅奇以12團為右翼,佔領右起黃土梁(372高地),越南天門,左至425高地左側鞍部,以11團(欠2連、3連及機槍連)從該地繼續向左延伸至八道樓子一線,與左翼師屬騎兵連、別動大隊相接。旅部與11團1營主力駐大新開嶺。同日,在第2師右翼,83師也接防完畢。第2師利用戰斗間歇大力構筑陣地,為便於炮兵運動還搶修了道路。第2師防御正面5公裡,中段以421高地為據點,以此為中心作縱深配備。除了步兵,中央軍還有2個炮兵團。

中央軍忙著調兵遣將,加強防御,日軍也沒閑著。日軍第8師團16旅團自3月12日攻取古北口后,便轉入防御。日軍的部署是以平古大道為界,17聯隊擔任左翼,擔負大道東側至將軍樓一帶長城沿線的防御,兵力較強的32聯隊則位於右翼,擔負大道西側直達八道樓子對面的臥虎山一帶防御。炮兵陣地則設置在古北口河西鎮北及古北口北關一帶。但在4月18日准備進攻時,第8師團調整了部署,將17聯隊大部也調到了潮河右岸,右接32聯隊。師團指揮部及旅團指揮部均設在潮河關東北側的361.1高地。從那裡南望,就是南天門。

4月中旬,日軍開始炮擊南天門陣地。戰局不妙的預感使徐庭瑤果斷地安排部隊到南天門后方的大、小開嶺去構筑預備陣地。預備陣地前后共筑6道,就是這6道陣地,后來成為17軍在戰局不利時的重要依托。

八道樓子

■馬虎大意的官兵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由於八道樓子附近地勢險要,日軍無法找到進攻的道路,於是收買了這位小販為向導,最終找到了從小路上山的進攻之路。

4月18日午后4時,日本關東軍參謀長要求師團採取有力措施消除來自古北口南方的威脅。師團隨即命令川原侃指揮16旅團主力和野炮第8聯隊主力及重炮中隊、工兵第八大隊主力擔任進攻任務,要求20日夜間襲擊第2師八道樓子陣地的三個碉堡,21日向南天門東西一線發起攻勢。同時命令31聯隊主力進兵興隆縣。坪島少佐組織16旅團及31聯隊的其余部隊以及山炮隊、機槍中隊迅速向古北口靠攏,飛行第一中隊負責空中支援。

戰爭機器隨即開動,長城側目,群山沸騰。八道樓子位於南天門左翼,不僅遠遠高出中間和右翼,還可俯瞰古北口鎮。日軍所有進攻都圍繞這一點,一共是4個步兵大隊,其中2個大隊用於進攻,1個中隊用於配合——佯攻右翼劉戡83師駐守的潮河岸陣地,其余部隊均作為預備隊。

八道樓子易守難攻。所以自奉命上來防守的那天起,2師第6旅11團某連連長便將長官提高警惕嚴加戒備之類的叮囑淡忘了。

寂寞難耐的官兵百無聊賴。有一天,一位小商販上山來,操當地口音,自我介紹說姓李,就是附近山下村裡人。和官兵們熟識后,這位小販便幾乎天天上山來,不僅賣給官兵們煙酒、花生、燒餅、豬頭肉之類,還與官兵們談論起眼前的戰事及中日兩軍兵力的強弱來。

馬虎大意的官兵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由於八道樓子附近地勢險要,日軍無法找到進攻的道路,於是收買了這位小販為向導,最終找到了從小路上山的進攻之路。

4月21日早5時30分,日軍野炮第8聯隊和臨時重炮中隊開始以火炮猛轟八道樓子中國守軍陣地。9時30分,日軍步兵正式發起進攻。

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中國守軍毫不示弱。但第2師傷亡可謂慘重,增援上去的11團2營6連士兵很快就死傷過半。雙方激戰至中午11時30分,日軍才拿下第一座碉樓,至中午時分,已控制3座碉樓。他們利用奪取的3座碉樓,將十幾挺重機槍架在樓上,居高臨下,使得在此處設防的中國軍隊被強烈的火力壓得難以抬頭。

消息很快傳到了第2師師部。黃杰師長聞訊大驚,躊躇了好大一會兒后,還是決定向軍長徐庭瑤報告。

“你們簡直是胡鬧!犯罪!怎麼一開始就把這麼重要的地方丟了?不是一再告訴你們要嚴加防守嗎?!”聽得出來,徐庭瑤軍長是動了肝火:“立刻組織反擊,你們怎樣失守,就負責怎樣收回!”

黃杰不敢怠慢,立即要通了前線的電話,以極為嚴厲的口吻命令第六旅旅長羅奇、副旅長司徒洛立刻組織反擊,不惜任何代價收復八道樓子。二人馬上下命令給該防區指揮官11團團長鄧仕富,任命副團長吳超征代理2營營長,率第4連前往增援,才將剩余陣地穩住。黃杰又從第4旅7團抽出第1營,從補充團抽出第3營交給羅奇指揮,限令其在黃昏前將失守的碉樓收回。同時命令7團3營對自龍潭溝方向迂回的日軍發起反擊。

從武器裝備看,十七軍雖然屬於中央軍精銳,但實際上仍無法同日軍相比。如果說,在八道樓子失守前,武器落后的中國軍隊尚佔有地理優勢的話,那麼現在已無任何優勢可言。

盡管如此,鄧仕富接到命令,仍親率2營5連和7團1營自界牌峪出發,向日軍發起攻擊。但攻擊一開始,便立刻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日軍的輕重機槍驟雨般打下來,一排排投下的手榴彈在陡坡岩坎上爆炸,頑強攀登的中國士兵不是被彈片、子彈擊中,就是被橫飛的亂石砸翻。最后,孤注一擲的羅旅長以近3個連的兵力組成突擊隊形,向八道樓子發起硬攻,但馬上被敵人的火力打得血肉橫飛。代營長吳超征、5連連長李宗法先后陣亡,官兵傷亡1500余人,兩次反攻均告失利。

是日,第2師陣亡官兵1500余人,日軍也傷亡慘重,尤其是2000余偽滿蒙軍幾乎被全殲。

4月22日,黃杰令鄭洞國第4旅繼續組織反攻,限其黃昏前拿下八道樓子失守陣地。鄭洞國臨危受命親率第8團、第11團繼續反攻,率領幾百人的突擊隊,摸到八道樓子東面500米的山坳上,無地形掩護,又缺乏炮火支援,隻好硬拼!

鄭洞國部從下午1時發起進攻,打到3時,但越是心急火燎,損失越大。一個多小時過后,一半人已經躺倒了。春寒料峭中,各種金屬的炸裂聲震撼著古北雄關。

日軍方面,一個中尉被打死,但他們居高臨下,不僅擋住了鄭洞國部發起的攻勢,而且反過來繼續對其它碉樓進行猛攻,至4月22日上午11時,八道樓子全部陷於敵手。

這樣一來,鄭洞國部更加吃力。他的部隊既無工事遮掩,也無炮火掩護,這無異於往敵人槍口中送死。鄭洞國是個沉著、溫厚之人,眼見硬攻犧牲太大,取勝無望。他當即向黃杰請示,要求把部隊撤下來,退往南天門西側的小桃園。

仗打到這步田地,黃杰心裡十分清楚,八道樓子大勢已去,強攻無異於飛蛾投火,這種情況下,隻能同意鄭洞國的建議。鄭洞國遂命何大熙團退往小桃園,鄧仕富團扼守中央陣地。

全滅“骷髏隊”

■時隔不過一個月,“骷髏隊”又上了日本報紙,不過主題不再是“第一番佔領”,而是“骷髏隊遺骨歸”。

4月21日、22日,中、日軍隊兩天大血拼,槍管赤熱,刺刀滴血,默默無聞的南天門在血戰中載入史冊。

此時,第2師與日軍第16旅團呈犬牙交錯之勢。整條戰線自421高地以東,仍然在第2師掌控之中,但日軍17聯隊第1大隊已經在潮河西南岸長城腳下佔領部分陣地。左翼八道樓子失守后,日軍32聯隊第3大隊深入第2師左側背,與其形成對峙之勢。鑒於中國軍隊英勇頑強,日軍又將留置在承德的17聯隊第9中隊及31聯隊第10中隊等部運抵古北口,用於對南天門北600米高地的攻擊。

4月23日,戰斗進入第3天。日軍依托八道樓子高地,集中重炮,與轟炸機一起,對中央陣地進行地毯式輪番轟擊,其炮火之猛烈,幾乎將陣地覆蓋。

但日軍的美夢卻沒有變成現實。經過反復打造,環繞高地構筑的縱深工事雖不能說無堅不摧,但在重炮打擊之下,一道道工事,炸了一道還有一道,巋然不動。

無奈之下,日軍變招了,改用迂回側擊,在正面對中央陣地強攻的同時,派出迂回部隊,從南天門西北角的龍潭溝出發,奪取小桃園,然后對中央陣地的中國守軍形成包抄。

這時,鄭洞國后撤小桃園的高明之處就顯露出來了。假如他還是在攻擊八道樓子上,不僅損兵折將,連保衛小桃園的力量都沒有了。所以,鄭洞國后撤小桃園之舉,堪稱挽救全局的絕妙好棋。

得知日軍忽然在龍潭溝出現,前方總指揮徐庭瑤大吃一驚,命令附近歸他節制的黃顯聲騎兵師出擊,因為他們的馬快,可以在第一時間堵住缺口。然而黃顯聲的部隊打游擊還可以,一旦進入正規戰,就很難與日軍主力部隊抗衡,所以還是讓日軍突了進來。

千鈞一發之際,早已集結於此的鄭洞國部何大熙團中流砥柱作用突顯,成功地固守住了小桃園。日軍始終不得其門而入,“骷髏隊”隊長池上秀雄少尉也斃命於此。

這裡,我們就要說說這個池上少尉了。1933年5月,一本名為《佔領萬裡長城》的寫真集在日本上市,其中有一小隊日軍站在古北口街頭,扯著一面日本旗,旗中的紅圈上畫著一具骷髏。這支被稱為“骷髏隊”的日軍小隊隸屬於第8師團32聯隊,隊長池上秀雄。1933年3月上旬,日軍攻入古北口,“骷髏隊”被吹噓為第一支突破古北口關的日軍小隊,大幅彩色照片在畫報上大為風光。時隔不過一個月,“骷髏隊”又上了日本報紙,不過主題不再是“第一番佔領”,而是“骷髏隊遺骨歸”。日本媒體用“全滅”來描述“骷髏隊”的結局。

激戰421高地

■劉戡的部隊一移動,八道樓子的日軍便看得一清二楚,頃刻便炮火覆蓋,而且炮火跟著旗子走,中國軍隊移到哪裡,日軍就轟到哪裡。

4月24日晨5時,日軍17聯隊首先向南天門正面發起進攻,圍繞421高地這一核心,雙方激烈交火。11團3營傷亡殆盡,作為核心陣地的421高地失守。

徐庭瑤命令炮兵陣地西移,並親赴現場指揮。聽到核心陣地失守的消息,徐庭瑤迅速組織炮火對日軍進行排射,同時抽調預備隊上前助陣。坪島大隊雖已奪下421高地,但立足未穩,被中國軍隊兜頭一轟一打,隻得退出剛佔領的陣地,421高地失而復得。面對危局,第2師師長黃杰被迫將第7團一部加入戰線,團主力集結於大新開嶺隨時准備應援。這天激戰中,12團及補充團傷亡400多人。

郝家台方向的戰斗也異常激烈。在此處的日軍17聯隊第1中隊自午后1時起,便接連遭中國軍隊反擊。下午3時,劃歸第2師指揮的83師497團及25師145團均趕到大新開嶺及瑤亭地區。黃杰以497團佔領大新開嶺預備陣地,而以145團替下筆架山的第8團。

當日,日軍參謀久保木中尉乘飛機偵察中國軍隊后方,飛機冷卻機被中國軍隊擊中,在潮河灘迫降,機體損壞嚴重。此時在冷口方面協同作戰的日軍17聯隊第2大隊及1個山炮中隊奉命向古北口歸建。入夜,第6旅旅長羅奇因11團損失慘重,為鞏固陣地,命令整頓完畢的第7團換下11團擔任南天門主陣地防守,11團就近整理,以備策應。

4月25日,日軍行動極為反常,以前所未有的猛烈炮火向南天門陣地轟擊,從晨至晚,其炮擊終日未絕,而通常所見的打完炮后就沖鋒的套路卻沒有上演。趁著日軍不出擊的空當,徐庭瑤抓緊時間進行新一輪部署。

白天,他把基本休整補充完畢的關麟征25師調上來,放到劉戡83師東側陣地上。天一黑,劉戡師連同一個重迫擊炮營就轉移到中央陣地,已經疲憊不堪的黃杰第2師則撤到后面休整。野炮部隊主力及其余部隊被徐庭瑤安排到大小新開嶺一線,以備后防,不給日軍繞攻或迂回切斷的任何機會。

神不知鬼不覺之間,一個新的布防就完成了,日軍絲毫未察覺,因而也未能在中國守軍換防的間隙鑽到空子。

4月26日,中央陣地的防守已經變為劉戡的83師。83師是一支資歷較淺的部隊,裝備卻很好,全師都是德式裝備,號稱“德械師”。該師共13000人,每人戴一頂德式鋼盔,人手一支德式步槍,無論是戰斗素質還是所持槍械,都是17軍3個師中的翹楚。

劉戡決定將陣地向東收縮,以期遠離敵人的炮火。但川原早料到中國軍隊會如此,他把從冷口歸來的炮兵部隊全部安排在八道樓子上面,並在各個制高點都設置了觀察哨,並用旗語統一指揮。

劉戡的部隊一移動,八道樓子的日軍便看得一清二楚,頃刻便炮火覆蓋,而且炮火跟著旗子走,中國軍隊移到哪裡,日軍就轟到哪裡,中方陣地頓成一片火海。炮擊之后,川原侃馬上指揮步兵進行地面攻擊。這次他改變了以往對中央陣地進行全面猛攻的打法,而是重點進攻對方營壘,首當其沖的就是核心陣地421高地。

危急時刻,劉戡揮槍上陣,親臨一線督戰,但正面好防,側翼難防。因為,日軍再用迂回戰術,而且使出了殺手锏——日本獨立戰車第一中隊,全隊計有89式中型坦克9輛,92式裝甲車3輛。面對如此龐然大物,劉戡師完全不知如何應對,隻能眼看著這些鐵家伙從421高地右側迂回過來。坦克車后面是全副武裝的日軍,頃刻之間,整座高地便被包圍。

面對日軍的猛烈進攻,劉戡指揮497團頑強抵抗,激戰至下午,傷亡慘重,防御工事全部被毀,83師被迫放棄421高地這一重要據點。

失陷南天門

■僅5晝夜之內,第2師陣亡軍官38人,士兵902人,受傷軍官131人,士兵2033人,合計傷亡3104人。

4月27日,日軍指揮官川原侃親臨第一線觀察,他仔仔細細地對劉戡的防守陣型進行窺探。川原膽子很大,幾乎深入到中方陣地前沿,但心卻不細,他太招搖了,結果被中國軍隊發現,對面的中國軍隊端槍射擊,為此,隨行的副官中彈負傷,川原狼狽而逃,幾乎命喪當場。

川原決定狂賭一把。具體方案就是,發動一次大夜襲。這時候川原已經有了賭博的籌碼——他的旅團因歸建制而滿員,而且還多出了從承德趕來的增援部隊。

4月28日5時,日軍開始集中炮火轟擊南天門兩翼陣地。7時許,日軍以煙幕彈掩護步兵分三路發起沖鋒,並以坦克掩護騎兵迂回兩翼攻擊。守軍497團和補充團頑強奮戰,連續擊退日軍多次沖鋒。11時,日軍飛機和炮火掩護步兵再次發起大規模沖鋒,復被擊退。16時,日軍發起第3次猛攻,炮火尤烈。守軍浴血抗擊,雖傷亡極大,且有3名營長負重傷,但終將日軍擊退。日軍傷亡慘重,隻得退回潮河關一帶。當夜,由於一線陣地防御工事全毀,83師主動后撤至南天門以南600米的預備陣地。

南天門八晝夜的血戰,日軍傷亡之大,為九一八事變以來所少有。而戰線仍膠著在南天門附近,超出日軍預期。南天門之戰,中國守軍付出了慘重代價。根據《陸軍第2師長城抗戰專輯》統計,僅5晝夜之內,第2師陣亡軍官38人,士兵902人,受傷軍官131人,士兵2033人,合計傷亡3104人。盡管如此,日軍也大大受挫,據日軍戰史記載:“第8師團乘勢攻擊南天門,果然受挫。鈴木旅團未適時到達,苦戰一周,不得不勉強奪取。不言而喻,不存在追擊能力。”

(責編:常雪梅、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