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王玉錦:有勇有謀 一身赤膽

2017年09月05日14:28    來源:海南日報

走進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共建村,村裡的年輕人告訴記者,從小他們就聽祖輩們講“圍攻什存村”“智救大總管”“獻計尋救星”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大家從這些故事中,“認識”了革命英雄王玉錦。

王玉錦是原白沙縣紅毛鄉牙寒村人。從小務農,在深山密林裡摸爬滾打,機智勇敢,有膽有謀。

1933年,國民黨瓊崖撫黎專員陳漢光欺騙王玉錦等黎族青年“送你們到廣州去讀書,見世面”。王玉錦等人抱著讀書增長才干的目的去了廣州,誰知到廣州后卻被強征到國民黨部隊當兵。

在廣州的3年間,他學會了粵語,這項本領在日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935年,他所在的國民黨部隊被派往江西“圍剿”紅軍,他不願去,半路逃走,一路向南,潛回瓊崖,回到當時的牙寒村。

回鄉后,王玉錦耕種自家薄田,日子過得還算平靜。不料,1937年的瓊崖正逢旱荒,地裡顆粒無收,卻仍要繳納租稅。王玉錦一家到了規定的日子拿不出租稅,國民黨白沙縣二區公所便將他弟弟抓去嚴刑拷打,迫他賣妹贖弟,他恨透了國民黨。

1942年,日本侵略軍在外圍封鎖白(沙)保(亭)樂(東)地區,退居白保樂的國民黨軍政人員抓丁要稅,賣給黎族群眾一斤鹽要一塊大洋,逼得牙寒村的群眾苦不堪言。王玉錦經常走3公裡盤山小路,到鄰村番響村找王國興商量如何反抗國民黨的壓迫,商議黎族同胞團結起來與國民黨斗爭,起義准備了1年時間。

王玉錦和王國興以及其他相鄰地區的黎族同胞商定,1943年8月20日發起白沙起義。但國民黨地方當局威逼黎族同胞要在8月15日之前繳清全年的租稅,否則,就要抓一大批人,其中包括大多數准備起義的骨干人員。白沙一區被迫提前到8月12日發起起義。關山重重,交通閉塞,王玉錦等人不知道白沙一區起義的消息,但白沙二區的國民黨卻知道了。

1943年8月16日,白沙二區的國民黨人員把王玉錦、王國興等起義骨干騙到區公所,扣押起來。看押他們的國民黨兵以為黎族群眾沒人聽得懂粵語,用粵語聊天說,抓起來的這些人要馬上殺掉。

懂粵語的王玉錦聽后心中大驚,他借口要上廁所,機智地逃回牙寒村,並與弟弟王玉林消滅追來的國民黨兵。他隨后趕到約定的起義集合地毛西村,連夜挑選20多名強壯的黎族青年組成敢死隊,乘夜色潛入白沙二區區公所,救出了王國興等人。

8月17日凌晨,王玉錦率領起義隊伍攻打白沙二區區公所,首戰告捷。自此,王國興、王玉錦領導的白沙二區起義像烈火一樣燃燒起來。

王玉錦憑借著個人的聰明才智和滿腔熱誠,投身於黎族苗族同胞的解放事業,成為黎族領袖王國興的得力干將。(記者 郭暢 見習記者 唐咪咪)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