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西北聯大:抗戰烽火中的一段傳奇

張在軍

2017年09月12日09:02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西北聯大:抗戰烽火中的一段傳奇

西北聯大法商學院學生宿舍,攝於1938年4月。

西北聯大圖書館,攝於1938年4月。

1938年3月,西安臨大師生徒步翻越秦嶺。

1939年7月,西北聯大文學院教師與畢業生合影。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平津相繼淪陷。為保存中華文化血脈,平津地區文教機構紛紛內遷。“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設備為基干,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干,設立西安臨時大學。”這兩“兄弟”,一個向南,一個向西。后來隨著戰局的變化,長沙臨時大學繼續遷徙到昆明,改名西南聯合大學﹔西安臨時大學也繼續南遷到漢中,改名西北聯合大學。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是同時誕生的同胞兄弟,是一株藤上的兩顆瓜,如果說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那麼西北聯大則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段傳奇。1937年至1946年,西南聯大有教授(含副教授)338名,共培養畢業生3882名﹔西北聯大則擁有505名教授(含副教授)的師資隊伍,培養了9257名畢業生。本文選摘自《西北聯大》一書。

西遷

盧溝橋事變發生之前,不少學校已經放暑假,北平地區的大部分學生不在校內。事變發生的第三天,蔣介石邀請一些主要大學的校長和知名教授在廬山舉行座談會。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等人應邀參加。

事變發生時,不少身在北平的各大學負責人,表現出對華北局勢的憂心。7月15日,北平師范大學校長李蒸、北平研究院副院長李書華等9位學者聯合密電蔣夢麟、梅貽琦:“就同人觀察,華北局面症結在地方最高當局對中央尚有疑慮,深恐地方對日決裂后中央反轉妥協退(讓),使地方進退失據。務請向介公進言,對地方作具體表示,俾袪除此種疑慮。”

7月16日,李書華、李蒸、潘光旦等21位教授又密電在廬山參加座談會的各校負責人:“盧溝橋抗戰以來,全國振奮,士氣激昂。幾日來忽有天津談判之舉,敵人重兵深入腹地,城下之盟——求不喪權辱國,豈能幸免。務請一致主張貫徹守土抗戰之決心,在日軍未退出以前絕對停止折沖,以維國權。”7月17日,梅貽琦密電潘光旦,是日早晨,當局召開重要會議,表示堅決抗日,並已開始布置。

日軍為了徹底摧毀中國,首先瞄准文化教育機構,對中國高校進行了有計劃、長時間、大規模的摧殘和破壞。但野蠻的轟炸和破壞嚇不倒中國人民。張伯苓校長得知南開大學被炸的消息,向記者發表談話說:“敵人此次轟炸南開,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而南開之精神,將因此挫折而愈益奮勵。”他表示,“隻要國家有辦法,南開算什麼?打完了仗,再辦一個南開。”事變之前,面對很多人的擔憂,北平師范大學校長李蒸的回答是:“我可以告訴諸君,如若萬一無辦法時,在北平不能辦大學,在別處仍可以辦。在那時,組織規模或者不能與現在一樣,而生命則無論如何是不會斷的。”

在中國教育界享有盛譽的這批高等學府,到底何去何從呢?

8月19日,教育部在南京舉行會議討論華北高校內遷事宜。由於戰前清華大學已經在長沙動工建立分校,初步計劃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范大學遷至長沙成立長沙臨時大學。又由於戰前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已經與陝西省政府共同做好遷陝准備,而且北平研究院部分機構已經遷到陝西,所以計劃將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北平研究院遷至西安成立西安臨時大學。不料,北平師范大學“寧為雞首,不為牛后”,自願分到西安一組。

為了挽救教育,保存文脈,國民政府及時出台《教育部設立臨時大學計劃綱要草案》。

9月2日,教育部長王世杰簽發第16390號令,聘請李書華(北平研究院副院長)、徐誦明(北平大學校長)、李蒸(北平師范大學校長)、李書田(北洋工學院院長)、童冠賢(教育部特派員)、陳劍翛(教育部特派員)、周伯敏(陝西省教育廳長)、臧啟芳(東北大學代理校長)、辛樹幟(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長)為西安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

9月8日,中英庚款委員會應教育部之請,決定撥款50萬元作為兩所臨時大學的開辦費。

9月10日,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出第16696號令,正式宣布:“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設備為基干,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干,設立西安臨時大學。”

在學校頻遭焚毀、國土連片淪陷的緊急形勢下,為了從這場浩劫中搶救和保存中國文化教育的命脈,堅持抗戰,以北平為首的各地高校開始了歷史上罕見的流亡遷移。

10月18日,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以及河北女子師范學院,合組西安臨時大學。《西安臨大校刊》創刊號中稱:“臨大合平大、師大、北洋,極有歷史之三校院,經過不少之曲折歷程,始在此西北重鎮宣告成立,在教育史上實一創舉。”

1938年3月16日,西安臨大南遷漢中,開始了“一次徒步的長征”。4月3日,國民政府教育部電令西安臨時大學改稱西北聯合大學。

7月21日,國民政府教育部頒發西北聯大各院系調整辦法,農、工兩學院與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東北大學工學院及私立焦作工學院,分別合並改組為西北農學院、西北工學院。

1939年8月8日,國民政府行政院決定改西北聯合大學為西北大學(由西北聯大文、理、法商三學院組建),並將原西北聯大師范學院、醫學院各自獨立設置,分別改稱西北師范學院、西北醫學院。從此,西北聯大之名不復存在,進入五校分立、合作辦學時期。

校訓

校訓是指導師生的行為准則與道德規范。《辭海》解釋為:“學校為訓育上之便利,選若干德目制成匾額,懸之校中公見之地,是校訓,其目的在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由此可見,校訓是一所學校對全校師生員工具有導向性、規范性、勉勵性的訓示、號召與要求。從深層意義上來講,校訓是一所學校教育理念、治學風格的高度概括,是學校辦學傳統與育人目標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大學文化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內容。好的校訓能鑄造特立獨行的校園文化,而特立獨行的校園文化又能張揚學校的個性,涵養大學精神。

西北聯大校址安定之后,於1938年10月19日召開第45次校常務委員會議,決議稱:“校訓制定‘公誠勤朴’四字與國訓‘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制成匾額,懸挂禮堂。”

校訓最原始的解釋出自黎錦熙教授1944年5月在城固撰成的《國立西北大學校史》,其中有:“‘公誠勤朴’校風養成,蓋與西北固有優良之民性風習相應。夫‘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此足以去貧,非僅治學修業宜爾。勤以開源,朴以節流。然朴之意又不至此,乃巧詐之反。‘今之愚也,詐而已矣’,此足以去愚,凡詐皆愚也。公以去私,用絕黨爭。‘誠者天之道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於虛,誠則實矣。‘貧、愚、私、弱’,人皆知為吾民族之所苦﹔勤朴公誠,正其對症藥也。”詳解如下:

“公”,即天下為公。《禮記》提出了中國古代賢哲夢寐以求的“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大同社會的最高標准。近代以來,“天下為公”是孫中山先生終生倡導的精神。黎錦熙以“公以去私,用絕黨爭”釋之。它表達了西北聯大以國家建設與民族事業為己任的強烈使命感。

“誠”,即不誠無物。“誠”乃天之道。《禮記注疏》曰:“物,萬物也,亦事也。大人無誠,萬物不生﹔小人不誠,則事不成。”朱熹解釋說:“人之心一有不實,則雖有所為亦如無有。”即隻有至誠之心、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所成就,成就自己的同時成就他人、 成就事業。黎錦熙同樣認為,“誠”可以“實”去“弱”去“虛”。它蘊含了西北聯大師生以誠待人,以誠做事,忠誠於中華民族的精神。

“勤”,即勤奮敬業。《尚書》曰:“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詩經》雲:“始於憂勤,終於逸樂。”唐代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正如黎錦熙所指出的:“勤以開源”﹔“夫‘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此足以去貧,非僅治學修業宜爾”。它是西北聯大師生忠於職守、奮發有為的表征。

“朴”,即質朴務實。儒家認為質朴與文飾相對。道家主張的“朴”,即朴素、本真。黎錦熙則認為:“朴以節流。然朴之意又不至此,乃巧詐之反。‘今之愚也,詐而已矣’,此足以去愚,凡詐皆愚也。”把“朴”解釋為節儉節流,不事雕琢,與世無爭,埋頭苦干。它是西北聯大師生艱苦朴素、質朴務實的真實寫照。

受命撰寫校歌歌詞的西北聯大秘書處主任兼國文系主任黎錦熙教授和法商學院院長許壽裳教授稍后將校訓寫入校歌。自西北聯大分出的西北農學院、西北工學院也分別擬有“公誠勇毅”和“誠朴勇毅”的校訓,表現了三校同出一源、分而有合的緊密聯系。2002年1月15日,西北大學籌備百年校慶時研究確定,沿用1938年所定之校訓。

校歌

一首好的校歌,除了能抒發情懷、鼓舞士氣外,還能讓學校師生統一意志、協調行動。校歌的這種訓育功能是其他教育方式無法替代的。西南聯大是在1938年10月6日舉行的常委會上決定成立編制校歌校訓委員會的,而西北聯大則在10月19日常委會上決議,聘請國文系主任黎錦熙教授和法商學院院長許壽裳撰寫歌詞。詞曰:

並序聯黌,卌載燕都迥。

聯輝合耀,文化開秦隴。

漢江千裡源嶓塚,天山萬仞自卑隆。

文理導愚蒙,政法倡忠勇,師資樹人表,實業拯民窮,健體明醫弱者雄。

勤朴公誠,校訓崇。

華夏聲威,神州文物,原從西北,化被南東。

努力發揚我四千年國族之雄風!

這首豪氣沖天、壯志凌雲的校歌,精辟地反映了西北聯大組建的歷史淵源與院系情況﹔標出“公誠勤朴”的校訓,深刻地表達了西北聯大教育家對西北這片土地教書育人的責任感。

關於歌詞的表層意義及內涵,黎錦熙后來做過一些闡釋。“並序聯黌,卌載燕都迥”一句,對於一個新聯合起來的學校,似乎有些難於理解。這就得從西北聯大的主要組合校院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和北洋工學院說起。

北洋工學院初名北洋大學,創設於1898年,1928年更名國立北洋工學院。北平師范大學源於1898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數度改名后,於1923年改為國立北京師范大學,1931年與北平大學女子師范學院合組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倘從最初算起,兩校設立時間都超過了40年,故校歌有“並序聯黌,卌載燕都迥”之句。

北平大學要略晚一些,於1928年設立。設立時包括女子文理、法、兩個師范、農、工、商、醫凡八個學院。這些學院原本都是獨立大學,各有淵源。譬如法商學院,最初為1902年京師大學堂附設的速成科“仕學館”,屢次變更,於1922年改為國立北京法政大學,1928年改為國立北平大學法學院,1929年改稱法商學院。說起歷史,也有近四十年。

黎錦熙回顧歷史后,對自己與許壽裳所寫西北聯大校歌歌詞的首兩句這樣概括:“以上所述兩大學十學院,大都創始於清代光緒末年,除北洋工學院在天津外,皆聯黌並序於燕都,凡四十載,可謂‘迥’矣!”

接下來“聯輝合耀,文化開秦隴”兩句,主要敘述幾所學校為何“聯合”的境況。1937年盧溝橋事變,使得平津一帶很快陷入日軍之手。為了保存國家教育種子,9月,教育部令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三校院合組為臨時大學遷往西安,並要求11月15日開學。據當年底統計,1937年度西安臨大共有學生1472人,其中在西安兩次招考錄取新生310人,其余都是從戰區跋涉而來的原三校院學生。此所謂“聯輝合耀,文化開秦隴”。

“漢江千裡源嶓塚,天山萬仞自卑隆”兩句,總體含蘊西北聯大遷移陝南城固等地境況,是對西北地區自然景物方面的描述。“漢江”發源於漢中寧強嶓塚山,是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寫在這裡,是希望西北聯大能如漢江源頭,給陝南、西北乃至整個中國播撒教育的種子。“天山萬仞自卑隆”,說起來略微繁復一些。1938年春,西安臨大決定南遷。全校師生從西安出發,經寶雞,走棧道,用十余天時間翻越莽莽秦嶺,抵達漢中。黎錦熙對此句作了一點附注:“初議遷,所向不能決。有朋聚談,余謂若具遠略,宜指西北,度隴屯甘涼,趨新疆,是為左家難路線。若避入蜀,是為唐明皇路線。遷陝南,是為唐德宗路線。僅少西移,則為楊貴妃路線矣。然此時新疆道阻且長,故不能往﹔惟校名西北,終不可忘情與天山也,行遠自邇,登高自卑,當踏實地以圖之﹔故曰‘天山萬仞自卑隆’也。”

校歌接下一句為“文理導愚蒙”,這個很容易理解。大致是說當時學校文理學科兼備,可以起到啟蒙化愚的教育功效。

“政法倡忠勇”是對法商學院而言。該院原分法律、政治經濟、商學三個學系,后拆分政經系為政治、經濟兩系。“政法”按中國人的理解,是“法度”所在。然而在中國,要做到“法治”“法度”,非得要有“忠勇”的精神和信念不可,這便是“政法倡忠勇”的來由。

“師資樹人表”主要是說教育學院情況。西安臨大到漢中城固改校名為西北聯大后不久,教育部令教育學院改為師范學院,並籌設師范科研究所。

“實業拯民窮”一句,主要指農、工兩學院而言,也包括法商學院之商學系。這些院系都是傳授實用技術,與實業相關。

“健體明醫弱者雄”,一眼可看出是寫醫學院。西北聯大醫學院是在北平大學醫學院基礎上設立。1938年,遵教育部令設醫科研究所。1939年8月,改稱國立西北醫學院。

“勤朴公誠,校訓崇”。1938年9月,教育部頒令要求各校將校訓校歌呈報備核。西北聯大在常委會上,通過“公誠勤朴”四字為校訓。

整個歌詞以“華夏聲威,神州文物,原從西北,化被南東。努力發揚我四千年國族之雄風”作結,非常有感染人的力量。按照后來黎錦熙的解說,西北聯大的“使命”和“目的”應當有這麼三義:“曩固言之,‘公誠勤朴’校風養成,蓋與西北固有優良之民性風習相應……‘貧、愚、私、弱’,人皆知為吾民族之所苦﹔勤朴公誠,正其對症藥也。此一端也。”強健國民,開啟民智,此為西北聯大在西北的教育意義所在。

第二重意義在於,“西北之華山漢水,即‘華夏’之名所由來,古代文化實肇此土﹔然若徒珍故物,發思古之幽情,不計神州奧區,實賴物質交通而開發,則榮譽雖存於往史,今終無以解於落后之誚也,可諱言乎?學府在此,提攜群倫,當以繼往開來為務。文化者,合精神與物質綜古代與現代而言,非可偏舉。此又一端也。”這是說西北聯大有責任和義務,給西北這塊土地播撒新文化、新文明的種子。

最后,“西北民族雜居,異於東南,而其開化亦久,異於西南﹔融為‘國族’,正學府之任務矣。四千年使華夏之雄風,寧以遇暴敵而遂摧挫?惟在西北,必藉教育學術之力,努力鑄成‘國族’以發揚之﹔西大之責,無可旁貸。此又一端也。”

黎錦熙對西北聯大校歌歌詞的字面及深層含蘊,給予了周詳解讀。這是我們讀這首典雅古朴校歌歌詞不可或缺的。歌詞寫成后,經西北聯大常委會討論通過,正式定為校歌歌詞。

推薦閱讀


2017年,你不可不知的6個黨史國史紀念日

毛澤東的文化自信和美學精神源自哪

紅軍裡為何流傳“毛委員有主意”

領略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毛澤東的批評藝術:有如良醫看病

周恩來與共產黨人老戰友何香凝的深情厚誼

1955年許世友特批哪位小學校長保留軍籍

哪對姐妹被周恩來譽為“長征姊妹花”

賀炳炎甘當“補缺官”一生“五下五上”

黎東漢:與紅色電波同行的開國將軍

(責編:常雪梅、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