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勇
2017年09月21日10:56 來源:人民政協報
“瞪眼虎”不是山中猛虎,而是一個人的乳名。
這人本名韓志誠,生於1928年6月,河北省趙縣大馬村人。他出生的時候,父親看他長得一雙大眼睛,虎頭虎腦,就給他起了個乳名“瞪眼虎”。有時,人的乳名叫響了,甚至會把本名蓋了,“瞪眼虎”就是被人把本名叫丟了的人。
“瞪眼虎”十三四歲時,就當上了小偵察員,而且屢建奇功,在鄰近幾個縣聲名遠揚,是帶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被作家徐光耀寫進了小說《平原烈火》,接著又成為了《小兵張嘎》中嘎子的原型。
“瞪眼虎”聰穎智慧、頑皮可愛。在《平原烈火》中,他是這樣出場的———
小孩是個瘦瘦的個兒,約摸一張桌子高,一個圓腦袋,兩隻眼特別叫人注意,大杏兒似的,圓鼓鼓凸出來老高。錢萬裡把他的頭轉了一下,從側面看,嘴唇向裡卷著些,顯得又狠霸又調皮。底下一個鼓繃繃的大肚皮子,把褲子頂起老高來。錢萬裡伸手在大肚子上彈了幾下,小孩捂著肚子瞇起眼睛說:“不用敲,糠瓤的。”錢萬裡越看越愛,蹲在他跟前仔細盤問起來:“你叫什麼?”
小孩答說:“小老虎兒。”
“多大了?”
“十三啦。”
一個戰士說:“聽這名字,瞧這模樣,一准是個小嘎子。”
徐光耀筆下這個機靈活潑的小乞丐便是“瞪眼虎”韓志誠,1958年寫《小兵張嘎》的時候,他還曾以個人名義給趙縣武裝部去過一封信,詢問“瞪眼虎”的情況,但沒有回音。
“瞪眼虎”的父親早年因吸食大煙去世,把家也敗盡了,母親一個人拉扯三個兒子,吃了上頓沒下頓。后來,八路軍的隊伍從村裡過,母親把大哥韓志勤送到隊伍上后,便一手拉著10歲的韓志誠,一手拉著弟弟靠逃荒要飯為生。
1942年秋天,娘仨討飯來到與大馬村相鄰的前大章村,這個村是八路軍根據地,冀中六分區第44地區隊就在這一帶活動。這天,政委康萬聚正和趙縣縣大隊領導研究反“清剿”,“瞪眼虎”冒冒失失就闖了進來。他看見身穿紫花布衣褲、腰挎盒子炮的政委便纏住要吃要喝、要當八路。康萬聚看這孩子長得機靈,覺得他如果搞起偵查來會起到成年人起不到的特殊作用,便想留他參軍。縣大隊的領導也覺得“瞪眼虎”是塊偵查員的料兒,兩家爭搶著要,康萬聚忍痛割愛成全了縣大隊,從此,縣大隊多了一位小偵察員。
1942年,日寇開始了瘋狂的“五一大掃蕩”,冀中地區很快被蠶食為敵佔區,留下來的地方武裝被迫分散行動,換上老百姓常穿的對襟小褂和直筒褲子,白天在村裡蹲蛤蟆坑或鑽地道隱蔽,晚上才能出來活動。為提防敵人突然襲擊,縣大隊日夜派偵察員到村外或路口設暗哨,監視敵人活動。
一次,縣大隊派“瞪眼虎”和另外兩個小偵察員去大呂村送信。走到半路上,身后傳來陣陣自行車的聲響,和“瞪眼虎”一起的小偵查員喊道:“干什麼的?”“你們是干什麼的?”那人接腔。“我們是送信的。”小偵查員失口道。話音未落,騎自行車的就到了他們跟前,是個偽軍!那人拉了一把槍栓,黑洞洞的槍口逼住了他們:“給誰送信,是小八路吧?跟我走!”偽軍覺得是幾個孩子,掉以輕心了,也沒有搜身。他肩背槍、手推車押著三個小偵查員往炮樓方向走。“瞪眼虎”假裝提鞋,落在后面,掏出了藏在身上的手槍,“啪”地一槍結果了偽軍的性命。三個小家伙,七手八腳摘下長槍,推起倒地的自行車,一溜煙返回了營地。
后來,“瞪眼虎”出了名,不少偽軍和漢奸都認識他。一天,他剛進入一個村子裡執行任務,被幾個出來催糧的偽軍認出來。“小八路,你跑不了了!抓住他!”“瞪眼虎”見勢不妙撒腿就跑,偽軍們連喊帶叫地追趕他,雙方在村子裡開始“捉迷藏”。當“瞪眼虎”跑到一家門前時,看見一個帶孩子的婦女,那婦女雙手托著男嬰的胳肢窩,讓小孩在一個柳編圓笸籮裡跳著玩兒,就說:“大嬸,漢奸追我,快把我藏到笸籮下吧。”婦女慌忙用笸籮扣住他,仍讓嬰兒在上邊玩耍。偽軍追過來,問道:“看見有人跑過去了嗎?”“朝那邊跑了!”婦女隨便指了個方向,“瞪眼虎”這才躲過一劫。
在縣大隊,“瞪眼虎”還多次參加了鋤奸、破路、打埋伏、端炮樓等戰斗。當年,縣大隊在南庄村活動時,村裡有座鬼子炮樓。縣大隊打算摸進炮樓,搞一部分槍支彈藥。偵查任務落到“瞪眼虎”頭上,他連續幾天到炮樓附近裝作玩耍,摸清了鬼子和偽軍的大致人數、各自營房分布。行動當日,由於剛下了場大雪,人一邁步,腳下便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為了不驚動敵人,“瞪眼虎”建議大家脫掉鞋子,悄無聲息地向炮樓靠近。尖刀兵除掉了正在打盹的崗哨后,隊伍直扑前院的偽軍營房,不費一槍一彈,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所有槍支“借”走。縣大隊撤出時,偽軍還在酣睡中。
1945年8月13日,冀中軍區地方武裝在趙縣大東平村組建冀中七十一團,“瞪眼虎”編入第三營,任排長。解放戰爭期間,他參加了解放石家庄等無數次大小戰役。
1999年,“瞪眼虎”去世,享年71歲,他一生都沒有向組織上表白過自己的功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