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黃侃不著書

洪德斌

2017年09月21日10:56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黃侃不著書

  黃侃在經學、文學、哲學各個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是公認的國學大師,所治文字、聲韻、訓詁之學,遠紹漢唐,近承乾嘉,多有創見,自成一家。然而他卻慎於著述,一生未曾著書。

  黃侃讀書十分勤奮,以愚自處,主張“為學務精”“宏通嚴謹”。他告誡學生30歲以前不要輕易在報刊上發表文字,一則學力不充分,一則意見不成熟,徒然災梨禍棗,遺人笑柄,於己無益,於世有損。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坐穿冷板凳”,發願50歲以前不著書,自認從知天命之年開始,方是學術研究的收獲季節。因此,“五十之前不著書”成了他的名言,至今流傳。

  黃侃50歲以前不著書的決定,讓他的恩師章太炎先生很著急,章太炎認為他的學術研究已經很深刻了,多次勸他著書立說,還曾告誡他說:“人輕著書,妄也﹔子重著書,吝也。妄,不智﹔吝,不仁。”黃侃卻認為“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終不肯輕應師命而為,但他答應恩師:“年五十,當著紙筆矣。”

  1935年3月23日,黃侃50歲生日,章太炎送他一副壽聯:“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章太炎用“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和“東漢蔡邕題曹娥碑”的典故,稱贊黃侃讀書勤奮,希望他兌現當初的承諾,50歲以后潛心著述,寫出絕世好文。

  可遺憾的是,半年之后,黃侃還沒有開始著述,卻因胃血管破裂,搶救無效去世。他生前雖未出版任何著作,但品味他“五十之前不著書”的說法,讓人感受到的是大師治學的嚴謹態度。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