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與中國力量

2017年10月09日08:2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與中國力量

毛澤東詩詞具有永恆的魅力,凝結著無窮的中國力量,字裡行間洋溢著浩然之氣,既有驚心動魄的震撼力,又有扣人心弦的穿透力﹔既有催人奮進的感召力,又有朴實無華的親和力。

毛澤東詩詞形象地寄寓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救亡圖存和勵精圖治的價值取向與使命擔當。毛澤東詩詞具有永恆的魅力,字裡行間洋溢著浩然之氣,既有驚心動魄的震撼力,又有扣人心弦的穿透力﹔既有催人奮進的感召力,又有朴實無華的親和力。毛澤東詩詞凝結著無窮的中國力量。

真情的力量

毛澤東是內心情感極其豐富的一代偉人,詩詞無疑是承載毛澤東情感的一個重要載體。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他的情感不是一般文人借助風花雪月所傳達的那種“小我”之情,而是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不懈奮斗的“大我”之情。這是毛澤東詩詞具有經久不衰的感染力、影響力、震撼力的根本原因。

作為一個詩詞巨擘,他的情感熾熱真摯,兒女情長之中流溢出無限豪邁。毛澤東愛憎分明,對不同的人和事所流露的感情不一樣,而同樣的情感因素有可能出現在不同的詩詞作品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毛澤東詩詞中多處出現“淚”字,多見於他為楊開慧而寫的詩句中,毛澤東深邃廣博的情感世界由此可見一斑。《虞美人·枕上》中,愛而相思,相思而愁,因愁而淚,“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賀新郎·別友》中,感念夫妻分別,“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蝶戀花·答李淑一》中,欣聞革命成功喜極而泣,“淚飛頓作傾盆雨”。1961年,毛澤東寫了《七律·答友人》。1975年,毛澤東對盧荻說:“‘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就是懷念楊開慧的。楊開慧就是霞姑嘛!”毛澤東多次慨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針對“我失驕楊君失柳”一句,章士釗曾詢問毛澤東“何謂驕?”毛澤東答曰:“女子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而當毛岸青和邵華請他書贈《蝶戀花·答李淑一》時,他提筆寫成“我失楊花君失柳”,並說:“稱‘楊花’也很貼切。”稱楊開慧為“驕楊”,是對外而言,表達的是黨的領袖對一個革命烈士的贊美﹔稱楊開慧為“楊花”,是對內而言,表達的則是丈夫對妻子的不盡思念。毛澤東性格剛毅,又柔情似水。他的感情是那麼豐富執著,又是那麼真切質朴,纏綿悱惻而又蕩氣回腸。

人民的力量

1927年“霹靂一聲暴動”,毛澤東引兵井岡,隊伍隻有區區數百人。而到1949年已壯大成“百萬雄師過大江”“橫掃千軍如卷席”。毛澤東之所以擁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把人民看作是生存之基、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中華兒女多奇志”“六億神州盡舜堯”,是毛澤東人民觀的詩意表達。這就是為什麼毛澤東在注釋“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時,明確說明“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毛澤東用如椽大筆塑造人民形象,熱情謳歌他們的革命精神和光輝事業。

中國力量,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力量,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毛澤東締造人民軍隊,開展人民戰爭。毛澤東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之偉力存在於民眾之中,努力放手發動群眾,使敵人陷落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十萬工農下吉安”“百萬工農齊踴躍”“喚起工農千百萬”“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枯木朽株齊努力”“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毛澤東堅信人民群眾一旦覺醒並匯入中國革命的歷史洪流,將成為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用詩詞熱情謳歌人民群眾改天換地的精神風貌。他十分欣賞“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的發展局面﹔高度贊揚“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建設成果﹔努力調動“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的沖天干勁﹔充分肯定“不愛紅裝愛武裝”“拒腐蝕,永不沾”的一代新人。

正義的力量

在一生的革命事業中,毛澤東最得心應手的是指導戰爭。在長達20多年的戰爭生涯中,他直接和參與指揮戰爭的數量之多、規模之巨、勝利之大、經驗之豐富、思想之深刻,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均屬罕見。毛澤東精辟地指出:“歷史上的戰爭分為兩類,一類是正義的,一類是非正義的。一切進步的戰爭都是正義的,一切阻礙進步的戰爭都是非正義的。”

“外侮需人御”“軍閥重開戰,洒向人間都是怨”“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毛澤東領導的是反侵略、反壓迫、反剝削的人民戰爭。“六月天兵征腐惡”“天兵怒氣沖霄漢”。毛澤東心目中的“天”,是民心民意,是人民當家作主,“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領導的“天兵”,不是神話傳說中的天神之兵,而是謀求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尊嚴、捍衛國家主權、爭取世界和平的正義之師、仁義之師。革命戰爭的本質和人民軍隊的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的光明前途。這是人民軍隊戰無不勝、所向披靡的力量源泉,也是“馬背詩人”毛澤東自信樂觀、從容不迫的根本原因。

毛澤東的軍旅詩詞在毛澤東詩詞當中舉足輕重,這些作品內容博大、詞章峻秀、筆力雄健、揮洒自如。而在其背后,則凝結著毛澤東對中國革命戰爭規律的深刻把握和靈活駕馭,使他能夠在統率千軍萬馬時擁有爐火純青的戰略思維和策略藝術。“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人民軍隊是正義的化身,具有勢不可擋的無窮力量。“要向瀟湘直進”“直下龍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不到長城非好漢”“宜將剩勇追窮寇”。毛澤東詩詞不僅從道義上對中國革命戰爭加以高度肯定,而且從審美角度賦予其庄嚴、偉大、剛強、悲壯的崇高美。

道路的力量

立志救國救民,是毛澤東一生的主線。1921年,毛澤東把“改造中國與世界”作為新民學會的宗旨。但他也深知,必須找到實現宏偉志向的“大本大源”。在探索過程中,他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締造了中國共產黨,進行徹底的無產階級革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說:“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毛澤東同志始終都矢志不移、執著追求。”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艱辛歷程的宏偉史詩,也是毛澤東探索救國救民真理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用三句詩描繪中國的滄桑巨變: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人間正道”,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也可以用毛澤東的三句詩,來勾勒中國革命道路探索的歷史進程,揭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深層原因。第一句詩出自《沁園春·長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國革命的路究竟應該怎麼走?中國的命運應該由誰來主宰?那時的毛澤東仍在進行苦苦的思考與探索。第二句詩出自《菩薩蠻·黃鶴樓》:“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澤東后來在解釋“心潮”時寫道:“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日,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武裝反抗,從此找到了出路。”面對大革命失敗的危局,毛澤東毅然發動秋收起義,引兵井岡,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第三句詩出自《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對中國革命進行了既浪漫又貼切的詩化總結。

井岡山道路是一條人間正道,是中國革命的制勝法寶,閃耀著毛澤東思想的真理光輝。毛澤東對井岡山情有獨鐘,有著深厚綿長的“井岡情結”,創作了《西江月·井岡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井岡山》。三首詞又都提到了“黃洋界”:“黃洋界上炮聲隆”“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這一現象在毛澤東詩詞中絕無僅有。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道路自信,它是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磅礡力量。

推薦閱讀


2017年,你不可不知的6個黨史國史紀念日

毛澤東的文化自信和美學精神源自哪

紅軍裡為何流傳“毛委員有主意”

領略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毛澤東的批評藝術:有如良醫看病

周恩來與共產黨人老戰友何香凝的深情厚誼

1955年許世友特批哪位小學校長保留軍籍

哪對姐妹被周恩來譽為“長征姊妹花”

賀炳炎甘當“補缺官”一生“五下五上”

黎東漢:與紅色電波同行的開國將軍

(責編:趙晶、謝磊)
相關專題
· 汪建新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