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抗震救災精神的內涵與由來

桑田

2017年12月07日08:35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抗震救災精神的內涵與由來

在東方大地上,中華民族歷經風雨生生不息,勤勞自強,創造了璀璨奪目的文明成果,中華民族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地震、雪災、洪水、泥石流,各種災難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歷久彌堅形成了中華民族堅強、剛毅的精神品質。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就曾發生過多次大地震,1966年邢台半月內相繼發生裡氏6.8級和7.2級大地震,1976年唐山發生裡氏7.8級大地震,2008年汶川發生裡氏8.0級大地震,2010年玉樹發生裡氏7.1級大地震,2013年雅安發生裡氏7.0級大地震……

災害無情人有情,抗震救災精神也隨之形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與地震災難進行斗爭的偉大進程中。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多次戰勝無情的大地震,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和發揚,並形成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

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召開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座談會,提煉了黨和人民在對抗天災時表現出來的偉大精神和優秀品質,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災害的艱苦搏斗中,我們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這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至此,抗震救災精神被明確了下來。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互助精神

中華民族的文明從未中斷,這離不開中華民族團結互助的精神。歷史上,中華兒女無數次在民族利益面前同仇敵愾、抵御外侮,始終如一個大家庭一樣團結互助,在對抗地震天災的過程中,這種同心同德的精神也充分得到了展現。

2008年5月12日,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川蜀大地突然被一場大地震打破了平靜,裡氏8.0級大地震毫無征兆地自汶川向西南、西北襲來,四川、雲南、陝西、甘肅等多省份受災嚴重,一瞬間,數萬人的生命被奪去,上千萬人的美好家園變得暗無天日、山河哭泣。

汶川地震一發生,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領導核心又一次站了出來,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史詩般的偉大抗爭和偉大救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全國上下空前團結。

災情就是命令!大地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來的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人民也立刻開始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搶險救災。

地震發生當晚,中央政治局先后3次召開會議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並成立了國務院總理任總指揮的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指揮部先后召開13次會議具體部署和落實抗震救災一系列重大舉措。

各級黨組織切實承擔起了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的職能,成為抗震救災的動員部、保障部,並在抗震救災一線考察干部、發展黨員。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先后成立2000多個“黨員突擊隊”,4000多名軍人黨員推遲婚期參戰,近5000名黨員在自己痛失親人或家裡受災的情況下奮戰在一線。災區人民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戰勝了汶川大地震。

多個省份都選派醫療隊、救援隊緊急趕赴災區。趕赴北川縣的天津公安特警隊員,為給受災群眾贏得救援時間近10個小時水米未進,最終將160名被困深山的群眾解救,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孩子,特警隊員採取接力方式,輪流背下山。長途奔襲,他們的體力消耗已達極限,但沒有一個人鬆口氣。

昆明、重慶甚至一些遠在新疆、黑龍江等祖國邊陲地區的愛心人士都帶著救援物資趕赴災區貢獻自己的力量。唐山農民宋志永,在汶川地震當晚便心急火燎地獨自奔赴災區,因為匆忙沒有車票,他就自費打車趕赴汶川,一路上輪流和出租司機開車,花了5400多元車費,臨行時他給每位兄弟發了短信:“我先走了,你們隨后跟上!”其余12位兄弟如約趕赴災區,他們立下“傷亡一律自負,保証幫忙不添亂”的軍令狀,和救援部隊一起搜尋幸存者,共救出25人,清理出60多具遇難者遺體。

隨后,13位農民兄弟又趕到安縣曉壩鎮,十幾天裡,他們幫助搭建起300多頂帳篷,裝卸救災物資上百噸,汶川地震中“唐山十三義士”的事跡傳為佳話,同樣的還有“老兵救援隊”、村民“愛心救援隊”等14.6萬名志願者。

到2008年6月30日,汶川地震發生后短短50余天,全國人民向災區的捐款額就達到了550億元,其中不乏一些有愛心、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家、海外華僑華人等。

震后至今,全國人民一直心系災區。2008年5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央財政當年安排700億元用於災區重建,2009年又專門安排了1300億元資金用於重建,國務院專門出台了《汶川地震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明確要求東部、中部19個省市以不低於上年度財政收入1%的力度對口支援災區重建,為期三年,19個省市接到任務后迅速開展了災區重建工作,每一個省市都把支援災區重建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去執行。“一聲口令,全國總動員!”北京對口援建前線指揮劉永富如是說。

2008年5月23日下午,震后僅11天,距離四川3000公裡外的黑龍江省就召開會議部署對口支援任務,得知溫江區急需帳篷、被褥、大米、食用油等必需品的消息后,黑龍江省立即組織籌集,採購所需生活用品的260萬元資金現行匯往溫江區,然后又緊急向災區運送500頂帳篷、5噸面粉、32.5噸大米、1000箱方便米、110箱方便面、2576床棉被和毛毯、4000件衣物、價值2000萬元的藥品等物資,還派出由副省長帶隊的援建隊伍奔赴災區。重建讓千萬災民重新擁有了家園,嶄新的社區、學校、醫院,讓災區人民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和希望。

大愛無疆、可歌可泣、團結互助的精神和品質,在中華兒女對抗天災的過程中,也孕育出無數個感天動地的故事。

綿陽市平武縣南壩小學的一處廢墟下,一位女教師趴在瓦礫裡,頭朝著門的方向,雙手各拉著一名學生,胸前還護著三個學生,這名女教師叫杜正香,是一名代課老師,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舊在努力地從即將倒塌的教學樓裡救出更多的孩子,她試圖用自己的身軀為孩子們擋住落下的房梁。

在汶川縣映秀鎮小學的一處坍塌的角落裡,一名年輕的男教師雙膝跪地,向前扑倒在廢墟裡,他被發現時已經離開人世。然而在他緊緊扣向胸前的雙臂中,護著兩個還活著的孩子,救援人員上前想抱出兩個孩子,卻怎麼也打不開他的雙臂。他太用力了,他的雙臂已經僵硬,他為了護住兩個孩子,用盡了生命最后的力氣,身體永遠定格在了這個姿勢,救援人員隻得含淚鋸斷他的雙臂才救出了兩個孩子,這名老師名叫張米亞。生前多才多藝,喜歡唱歌,經常哼唱“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在大難來臨之際,他用生命演繹了這句歌詞,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兩個孩子生命的延續,享年29歲。

這一場立刻發動又持續發力的舉國救援,既有人民軍隊、黨員干部的努力,又有災區人民感人的互幫互救,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華兒女的團結,展現了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

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堅忍不拔精神

中華民族能夠生生不息五千年,從來都不是靠老天的眷顧,而是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中國共產黨成立96年來,在千難萬險中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一個又一個歷史飛躍,同樣不是敲鑼打鼓那樣簡單,靠的是革命中錘煉的斗爭精神。這兩種精神在抗震救災的偉大實踐中碰撞,形成了不懼艱險、百折不撓的堅忍不拔精神。

再難再險,也要救災!地震發生后,公路中斷,電力中斷,通信中斷,寶成線、成昆線及多處鐵路沿線發生塌方,道路、橋梁、房屋,倒塌無數。震后三小時內,又發生余震300余次,造成長達300多公裡的地表破裂,地表裂縫、同震隆起、地震鼓包等地面破壞無處不在,斷層所到之處,山河改道,次生災害頻發,崩塌、滑坡非常嚴重,崩塌、滑坡阻塞河道,形成許多極具威脅的堰塞湖,部分地區被山體掩埋或被湖水覆蓋。

然而,天災嚇不倒共產黨員、嚇不倒人民子弟兵,嚇不倒災區人民!地震發生后第13分鐘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就已經啟動應急機制。

地震發生2小時07分,成都軍區兩架察看災情的直升機冒雨起飛,同一時間,駐災區的9100名官兵緊急出征,南北並進開赴救災一線。空軍各個機場、各個飛行部隊按照戰斗標准,完成起飛准備。地震不到10小時,解放軍和武警12000名官兵就進入了災區。空中投送、鐵路運輸、徒步翻山越嶺,短短幾天內,解放軍和武警就投入了超過11萬兵力,涉及當時的各大戰區、各兵種,包括救援、防化、醫療防疫、通信等。

人民子弟兵趕來救援的路上危險叢生,第一支抵達的部隊是武警駐川某師的200名戰士。

“快!快!快!到汶川、上一線、救群眾!”這是他們接到的命令,該師670名官兵向重災區挺進,途中到處是不斷墜落的巨石,道路不時被滑下的山體堵塞。強行通過!

部隊一邊搶通道路,一邊艱難地前進。13日1時,經過10個小時的摩托化行軍,部隊到達古爾溝,巨大的山體塌方將道路完全堵塞,部隊無法前進。

“棄車步行!由黨員和班長骨干就地組成200人的突擊隊,攜帶干糧、水和搶險工具,徒步前進!不惜一切代價,排除一切困難,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汶川縣!”該師參謀長下達了命令,山崩地裂,頭上不時滾下的巨石,腳下搖搖欲墜的危橋,前方被水漫過堤壩的水電站,都不能阻擋戰士們前進的步伐。

13日23時15分,武警部隊作戰指揮部接到了來自汶川的聲音———小分隊用雙腳21小時內征服90公裡艱難險阻進入汶川縣城,成為到達這裡的第一支救援部隊。

13日20時15分,成都軍區某集團軍救援小分隊突進汶川映秀鎮﹔14日凌晨,四川省軍區300人救援分隊趕到汶川縣城……與世隔絕30多個小時后,汶川人民盼來了穿迷彩服的救援子弟兵。

爭分奪秒搶救傷員的工作完成后,災區面臨的是更加棘手的重建問題。“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這兩幅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的標語,是災區人民浴火重生的生動剪影。

災區人民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自力更生、辛勤勞動,拒絕“等、靠、要”,棗樹村黨支部採取“小活自己干、大活幫著干、技活請人干”的方式帶領全村開始了災后重建。

“遭了那麼大的災,哪能光等著政府救濟。”棗樹村左手殘疾的石光武在自家經營的小超市裡說,他除經營小超市外,還打零工掙錢,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石光武的愛人是聾啞人,這對殘疾夫妻,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棗樹村最早一批開始重建並搬進新居的村民。

北川縣開坪鄉龔興蘭和丈夫創業養豬,生意正有起色卻接連遭受大地震、堰塞湖、泥石流的沉重打擊,損失百余萬元。堅韌的農家婦女沒有一蹶不振,“隻要人還在,就決不放棄,就一定堅持,一切從頭再來!”如今,龔興蘭已在北川成立震興生豬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出欄上萬頭生豬,產值上千萬元。

德陽市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汶川震后第8天,災后首批產品起運出廠,震后1個月,大部分關鍵設備恢復運轉。

正是這一個個受災百姓帶著堅強樂觀的笑臉譜寫了災區重建的華美樂章。截至2011年4月,災區重建農房190.85萬戶、城鎮住房28.83萬戶,建成學校3839所、各類醫療衛生和康復機構2169個,建成各類基礎設施項目5000多個,實現了“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生態有改善”的目標,“再造一個秀美山川”的庄嚴承諾和殷切期盼,從口頭上、紙上落在了巴蜀大地上。

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精神品質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追求,以人為本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核心理念。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共中央明確提出:“人的生命高於一切,救人是重中之重,要全力以赴抓緊時間救人,隻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

中央領導同志先后多次趕赴災區,奮戰一線指揮救災,最終有84017名群眾被從廢墟中搶救出來,149萬名被困群眾得到解救,430多萬名傷病員得到及時救治。其中,1萬多名重傷員被快速轉送全國20個省區市375家醫院,1510萬人緊急轉移安置。地震發生后一個月,中國共產黨黨員自願繳納了近70億元特殊黨費,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萬名災區困難群眾得到救助。

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原則也是抗震救災中中國共產黨和災區人民堅持的根本原則。搶險時,航空偵測、遙感衛星、電子生命探測儀,一系列高科技派上用場,從死神手中搶回了無數生命。

災區重建工作全面鋪開時恰值國際金融危機,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出台了一攬子政策措施,明確提出把災后恢復重建作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災區重建資金的投入既帶動了全國的投資,也激活了旺盛的內需,實現了災區重建和抵御金融危機的相互促進。

具體的重建工作中,各地也都把做好科學規劃作為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當地文化風俗,因地制宜實行“一村一策”,特別是整村重建和易地搬遷重建村的重建住房普遍採用統一規劃,規范標准、建設質量、安全設防等遠遠超過了地震前的水平。

惠州市在援建汶川縣三江鄉時,結合當地水景優美又有藏區風情的實際特點,打造了“水鄉藏寨”,建設了20多處旅游設施,“藏家樂”從震前的40余戶發展到300余戶,三江鄉經歷了大地震的重建后,一躍成為美麗的藏家旅游集鎮。

遼寧省在援建安縣曉壩鎮時,考慮農民失去土地,需要異地整體重建的實際情況,拒絕“路壞修路,房倒建房”,而是委托遼寧規劃設計院作出規劃,把曉壩鎮打造成了一座具有川西北風格的旅游鄉鎮,讓當地百姓有了長期的飯碗。

無論是搶險還是重建,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取得抗震救災勝利的法寶。

抗震救災精神作為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激勵黨和人民砥礪前行,大地震可以震動山河,卻不能震垮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決心,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我們今天要繼續弘揚抗震精神,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作者單位:中央文獻研究室)

(責編:曹淼、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