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汪建新:從毛澤東詩詞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2017年12月26日08: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副院長

【講座主題】從毛澤東詩詞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主要內容】

一、從“學不成名誓不還”到“糞土當年萬戶侯”,毛澤東從一介書生變成指點江山的熱血青年

二、從“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到“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從上下求索到徹底改變中國命運

三、從“喚起工農千百萬”到“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澤東從重視民眾到一切依靠人民一心為民

四、從“管卻自家身與心”到“拒腐蝕、永不沾”,毛澤東從注重修身變成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

【講座全文】

各位網友:大家好!

老朋友又見面了!最近幾年,初心這個詞的使用非常頻繁。初心,本意是指做某件事最初的動機、原因、理想或願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出自《華嚴經》,在佛教中流傳很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使用這個詞,把它納入到了共產黨人的話語體系,使其成為政治詞匯。他將“不忘初心”變成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一個重要提法,上升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理念,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它的蘊涵與意義。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作為主題引領全文,並提出了八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十九大報告又把“不忘初心”作為大會的主題詞,明確提出將要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活動。

什麼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初心和使命關系密切,無法割裂開來。初心,側重的是動機、希望和理想,是內生動力﹔使命,強調的是任務、責任和擔當,是賦予動力。初心是出發點,是目標導向的﹔使命是歸宿點,是結果導向的。沒有初心的激發,使命根本無法完成﹔而沒有使命的驅使,初心必將迷失方向。

毛澤東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天然地聯系在一起的。毫無疑問,毛澤東的初心,就是毛澤東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濃縮和藝術載體。今天,我從歷史、實踐、人民和品格這四個維度,通過分析毛澤東詩詞來解讀毛澤東的初心,進而更好地理解共產黨人的初心。

一、從“學不成名誓不還”到“糞土當年萬戶侯”,毛澤東從一介書生變成指點江山的熱血青年。

這是歷史的維度。初心有一個不斷萌發和形成的歷史過程。毛澤東曾說:“我小的時候也沒有多大的志願和抱負,也沒有想干出多麼大的事業來。”還說:“我讀了六年孔夫子的書,又讀了七年資本主義的書,到一九一八年才讀馬列主義。”隨著人生道路的不斷探索,毛澤東救國救民的初心逐漸形成,最終成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黨人。

1906年秋,十三歲的毛澤東在井灣裡的私塾讀書。他對傳統私塾封閉刻板的教育模式非常不滿,寫了《井贊》,表達了擴大視野、個性自由的渴望:

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

青青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隻喝井裡水,永遠養不長。

1910年秋天,毛澤東離開韶山,去湘鄉就讀東山高等小學堂。臨行前,毛澤東改寫了一首詩《七絕·呈父親》: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時的毛澤東還是一介書生,和普通讀書人一樣渴望金榜題名。他借此向父親表達一定好好讀書、學有所成的決心,同時表達好男兒志在四方的人生追求。

1915年3月,同窗摯友易昌陶病故。毛澤東揮筆寫下的情真意切的《五古·挽易昌陶》,還寫有一副挽聯:“胡虜多反復,千裡度龍山,腥穢待湔,獨令我來何濟世﹔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

上聯是說日本人覬覦我錦繡河山。而中國社會又極為黑暗骯臟,正期待我們去徹底洗滌,你卻一死了之,叫我如何濟世救民?下聯是說國難當頭,戰爭風雲彌漫,你的生命之花還沒有綻放,還沒有報效國家,卻撒手西去,死得真不是時候!這副挽聯抒發了一個熱血男兒的憂國憂民之志。

1915年5月7日,袁世凱悍然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師生群情激憤,集資刊印了揭露日本侵華和袁世凱賣國罪行的書刊《明恥篇》。毛澤東在其封面上奮筆題寫了《四言詩·〈明恥篇〉題志》:

五月七日,民國奇恥。

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青年毛澤東的志向是立奇志,交奇友,讀奇書,創奇事,做一個奇男子。這時的毛澤東已經受到許多激進思想的熏陶,對中國的黑暗現實有了深刻認識,救國救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增強。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青年毛澤東日漸成為社會政治家和職業革命家,忙忙碌碌、四處奔波。但他也有愛情婚姻,事業和家庭很難並駕齊驅。為了實現救國救民的初心和使命,他不得不把個人感情深藏於心。

1921年,他寫了一首獨具婉約情調的《虞美人·枕上》,詩中寫道:“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這首詞寫得情意綿綿。毛澤東和楊開慧是革命伴侶,他們聚少離多。夜深人靜時,毛澤東也不免思緒萬千、徹夜難眠。

青年毛澤東在處理夫妻關系時,也難免有欠妥的時候。他曾把元稹寫的《菟絲》抄給楊開慧。其中一句這樣寫道:“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毛澤東的本意是希望她不要兒女情長而耽誤他的工作。楊開慧也是共產黨員,她擔任毛澤東的秘書,幫他抄寫文稿,還要操持家務。她感覺傷了自尊,一肚子委屈,導致夫妻之間一度鬧起了別扭。

1923年12月,毛澤東赴廣州參加國民黨的“一大”。臨行前,他給楊開慧寫了《賀新郎·別友》,表達依依惜別之情。其中“知誤會前番書語”一句,指的就是因《菟絲》引起的矛盾。“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與汝”。毛澤東與楊開慧志同道合,一點小誤會只是過眼雲煙。“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毛澤東為了實現救國救民的初心,從個人情感中掙脫出來,毅然決然地踏上新的革命征程。

1925年秋,毛澤東從長沙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之前,重游橘子洲頭,寫下豪情滿懷的《沁園春·長沙》。這是青年毛澤東的代表作,反映了寫詩時的復雜心情,追溯了湖南一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正如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上所說:“年輕的毛澤東同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既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仰天長問,又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浩然壯氣。”毛澤東已經是堅定的革命者,投身於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

二、從“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到“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從上下求索到徹底改變中國命運。

這是實踐的維度。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毛澤東實現了他的初心,也成就了千秋偉業。

1920年11月,毛澤東創建了長沙共產主義小組,這是中國最早的黨組織之一。1921年初,毛澤東把新民學會的宗旨“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改為“改造中國與世界”。這不僅僅是新民學會的宗旨,也是毛澤東的畢生追求。

舊中國西方列強入侵,封建統治腐敗,內憂外患,滿目瘡夷。“五月七日,民國奇恥”“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地主重重壓迫”“遍地哀鴻滿城血”“重慶有官皆墨吏”“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為尋求“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正確道路,毛澤東上下求索。用毛澤東的三句詩,就能勾勒出中國革命道路探索的歷史進程。

第一句是《沁園春·長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曾自注:“在北伐以前,軍閥統治,中國的命運究竟由哪一個階級做主?”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拯救中國?他還在苦苦地探索。

第二句詩是《菩薩蠻·黃鶴樓》“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澤東后來解釋“心潮”時寫道:“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日,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武裝反抗,從此找到了出路。”秋收起義失敗后,他獨辟蹊徑,引兵井岡,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井岡山道路,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第三句詩是《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人間正道是滄桑”。南京解放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覆滅,中國革命道路是人間正道,是能夠實現共產黨人救國救民初心的唯一選擇。

在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進程中,毛澤東經歷了“問天”“比天”到“翻天”“換天”的心路歷程。毛澤東詩詞中有“天”字的詩句很多。諸如“萬類霜天競自由”“人生易老天難老”“極目楚天舒”“天塹變通途”等等。這些詩句當中的“天”,要麼指與地相對的無邊蒼穹,要麼指自然界,其涵義與人們對“天”的一般解釋沒有什麼區別。在毛澤東的思想觀念中,“天”有著極強的政治色彩,反映著毛澤東的革命訴求。

一是問天。“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句,盡管沒有出現“天”字,但“寥廓”二字指的分明就是“天”,人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屈原的長詩《天問》。這是對於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的發問,表現出毛澤東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大膽質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二是比天。到1936年《沁園春·雪》中“欲與天公試比高”時,日本加緊侵華,民族矛盾日益尖銳,中央紅軍已結束長征到達陝北,開始東征,奔赴抗日前線,毛澤東已經找到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正確道路和具體方法。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天公”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而毛澤東卻不信邪,要與“天公”分庭抗禮。“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我們丟掉了天條。”毛澤東信奉的理念是“造反有理”。

三是翻天。毛澤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最終目的,顯然不是要與“天公”平起平坐,而是要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中國革命勝局已定。“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於闐。”毛澤東由衷贊嘆:“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

四是換天。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韶山時,感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新中國成立已經十個年頭,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已經換了新天。

解讀毛澤東的初心,不能不提到《西江月·秋收起義》。它不屬於毛澤東詩詞的精品力作,但如果從中國革命史的角度去衡量,這首詞無疑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意義。“霹靂一聲暴動”,穿長衫的毛澤東開始帶兵打仗,成為用槍杆子改寫中國歷史的軍事家。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秋收起義創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共產黨人拋棄國民黨的旗號,第一次亮出了自己的旗幟。當年曾有一副對聯:“斧頭劈出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工農階級從此有了由自己的兄弟組成、真正為老百姓打天下的子弟兵!

反動派對革命武裝極盡污蔑之能事,斥之為“匪”為“寇”,而毛澤東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稱之為“天兵”:“六月天兵征腐惡”“天兵怒氣沖霄漢”。在古人的心目中,“天兵”是天神之兵,而在毛澤東看來,“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天兵”是革命武裝,是“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根本依托,是正義之師,是仁義之師。

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及時從進攻大城市轉向農村進軍,引兵井岡,建立井岡山根據地,井岡山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他專門為井岡山題寫了《西江月·井岡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念奴嬌·井岡山》。這一現象絕無僅有,足見井岡山在毛澤東內心深處的情結之深,分量之重。

三、從“喚起工農千百萬”到“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澤東從重視民眾到一切依靠人民一心為民。

這是人民的維度。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共產黨人的初心,說到底就是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人民”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范疇。始終為人民謀幸福,是支配毛澤東一生的靈魂,是激勵毛澤東奮斗終生的不變初心。

毛澤東從根本上解決了“為誰扛槍,為誰打仗”的問題。“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形象地說明了中國革命的目的在於拯救民族危亡,重整祖國河山,解除蒼生苦難,增加人民福祉。他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小序”中寫道:“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虫。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毛澤東始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歡樂著人民的歡樂。

“人民,隻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毛澤東始終把人民群眾看作是真正的英雄。“中華兒女多奇志”“六億神州盡舜堯”,是毛澤東人民觀的詩意表達。這就是為什麼毛澤東在解釋“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時,明確說明“是指無產階級”。

毛澤東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之偉力存在於民眾之中。他放手發動群眾,“十萬工農下吉安”“百萬工農齊踴躍”“喚起工農千百萬”。毛澤東堅信人民戰爭是克敵制勝的法寶,“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毛澤東用如椽大筆塑造了人民軍隊的群體形象,熱情謳歌他們的革命精神和光輝事業。他們是正義的化身,具有頑強的戰斗意志。“不到長城非好漢”“萬水千山隻等閑”“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宜將剩勇追窮寇”。他們堅不可摧,勢如破竹,能夠征服一切敵人。“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橫掃千軍如卷席”“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百萬雄師過大江”。

新中國成立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毛澤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初心沒變,但具體任務已變成千方百計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經濟建設來醫治戰爭創傷,擺脫落后面貌,使中國人民盡快過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解放后,毛澤東詩詞側重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熱情謳歌人民群眾戰天斗地的精神風貌。他欣賞“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的發展局面﹔贊揚“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建設成果﹔調動“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的沖天干勁﹔培養“不愛紅裝愛武裝”“拒腐蝕,永不沾”的一代新人﹔憧憬“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美好社會。

四、從“管卻自家身與心”到“拒腐蝕、永不沾”,毛澤東從注重修身變成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

這是品格的維度。毛澤東詩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精神和偉岸人格。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優秀品格。

1903年,毛澤東在南岸私塾讀書。有一天,他偷偷到南岸池塘玩水,被塾師鄒春培發現,責令其對對子。上聯是“濯足”,十歲的毛澤東從容應答:“修身”。

1918年4月,新民學會成員羅章龍決定赴日本留學。毛澤東賦詩《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為其餞行,其中寫道: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

新民學會匯聚了一群憂國憂民的熱血青年,他們志存高遠,砥礪品行。成為中國共產黨人之后,毛澤東的思想境界不斷升華,成為他“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強大精神動力。

毛澤東的崇高品質內容豐富,這裡提示幾個要點。

第一,深厚的愛國情懷

毛澤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深深熱愛的祖國和人民。毛澤東詩詞是中華民族維護尊嚴、追求獨立、尋求解放、謀求幸福的真實寫照。

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毛澤東“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為江海客”。《西江月·井岡山》《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等以山為題,《浪淘沙·北戴河》《七絕·觀潮》等專門寫水,含有山水的詩句不計其數。他筆下的山,儀態萬千、瑰偉雄奇﹔他筆下的水,神奇曼妙、變幻無窮。“江山如畫”,“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把愛國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深沉的憂患意識

中國革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1927年春,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中國大地一片白色恐怖,毛澤東吟成蒼涼沉郁的《菩薩蠻·黃鶴樓》。詩中的“茫茫”“ 沉沉”“ 蒼蒼” 筆調壓抑,毛澤東內心也不免充滿憂慮和苦悶,表達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的蒼涼心情。

1934年夏天,第五次反“圍剿”嚴重受挫,毛澤東寫下《清平樂·會昌》,他解釋“踏遍青山人未老”一句時說:“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准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

1935年2月寫的《憶秦娥·婁山關》是長征途中的第一首作品,遵義會議扭轉了毛澤東的人生境遇,但紅軍依然處於險境,這首作品顯得極其蒼涼凝重,因為他深知“萬裡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於困難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第三,勇敢的責任擔當

在長征途中,毛澤東寫了《十六字令三首》,其三寫道:“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山,猶如長劍刺破青天,自身完好無損。一旦天塌下來,山會一柱擎天。山,儼然就是共產黨人的人格化身,所向披靡。正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當國家出現危亡,人民出現危難時,共產黨人總是挺身而出,迎難而上,是民族的脊梁,是國家的棟梁,是人民的靠山。

第四,頑強的奮斗精神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在《領袖們》一書中寫道:“無論人們對毛有怎樣的看法,誰也否認不了他是一位戰斗到最后一息的戰士。” 早在長沙求學期間,青年毛澤東就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四言詩·奮斗》:

與天奮斗,其樂無窮!

與地奮斗,其樂無窮!

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 他少年時代豪氣沖天,青年時代躊躇滿志,壯年時期執著豪邁,晚年時期壯心不已。1962年12月26日毛澤東寫了《七律·冬雲》,“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已經69歲高齡的毛澤東依然是激情澎湃、斗志昂揚。

第五,積極的樂觀心態

在艱苦卓絕的斗爭實踐中,毛澤東總是斗志昂揚、積極樂觀。“烏蒙磅礡走泥丸”,面對種種困難,毛澤東傲視萬物,藐視敵人。“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面對各種挑戰,毛澤東氣定神閑、從容不迫。“要向瀟湘直進”“直下龍岩上杭”“直指武夷山下”“不到長城非好漢”,面對崇高理想,毛澤東矢志不渝,百折不撓。

樂觀心態和必勝信念激發出無窮力量,使毛澤東勇往直前。他那句“當著天空出現烏雲的時候,我們就指出,這不過是暫時的現象,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頭”,至今還在深刻地激勵著我們。

第六,崇高的大同理想

毛澤東放眼全球,胸懷天下。《念奴嬌·昆侖》寫於1935年10月,當時民族矛盾異常尖銳。毛澤東自注:“昆侖: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

毛澤東抽劍把昆侖山劈成三截,原稿為“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留中國”。毛澤東說:“改一句:一截留中國,改為一截還東國。忘記了日本人是不對的。這樣,英、美、日都涉及了。”他把日本帝國主義和日本人民區分開來,胸襟何其寬廣博大!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天下太平、世界大同是古往今來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毛澤東想象奇特,通過改造昆侖山來表達徹底消滅帝國主義,實現世界大同理想的堅強決心。這也是習近平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的思想源泉。

1963年8月1日,毛澤東興致勃勃地題寫了《雜言詩·八連頌》,高度贊揚身居繁華都市,始終不忘初心、保持優良傳統的南京路上好八連:“為人民,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奇兒女,如鬆柏。上參天,傲霜雪。紀律好,如堅壁。軍事好,如霹靂。政治好,稱第一。思想好,能分析。”

毛澤東的崇高思想在《雜言詩·八連頌》當中體現得最直接、最全面、最生動。這首詩對人民軍隊在和平年代如何繼續保持革命本色提出了明確要求,也為全體共產黨員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指明了具體方向。隻有做到不忘初心、永不變色、牢記使命、一心為民,才能使我們黨永葆青春,戰無不勝。

黨的十九大號召全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我們要以毛澤東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第一,像毛澤東那樣,“中華兒女多奇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時俱進,把個人前途和祖國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第二,像毛澤東那樣,“風卷紅旗過大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探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第三,像毛澤東那樣,“獨有英雄驅虎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不推諉不扯皮不塞責迎難而上敢為人先。

第四,像毛澤東那樣,“六億神州盡舜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民造福,與廣大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同甘苦心連心。

第五,像毛澤東那樣,“踏遍青山人未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艱苦奮斗,始終做到精神飽滿地盡職盡責攻堅克難。

第六,像毛澤東那樣,“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居安思危,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

第七,像毛澤東那樣,“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信心,把四個自信融會貫通成自覺意識和行動。

第八,像毛澤東那樣,“胸中日月常新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克己修身,高尚純粹脫離低級趣味有道德益於人民。

各位網友,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常讀常新,常悟常新。今天我就談到這裡。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再見!

專家簡介

汪建新,教授,1964年9月出生,江西婺源人。1989年6月進入江西省委黨校工作。2001年2月至2003年4月擔任南昌市青山湖區區委副書記。2004年9月調入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先后擔任對外交流與培訓開發部主任和教務部主任,2015年8月擔任學院副院長。著有《破譯廣告》、《問鼎名牌》、《品讀歷史深處的女人》、《毛澤東詩傳》等專著,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譯著有《戰略管理》、《面向未來的管理———組織行為與過程》。

分享到:
(責編:曹淼、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