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孔明先生”張蘊鈺

吳東峰

2018年02月12日11:1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孔明先生”張蘊鈺

張蘊鈺將軍大腦袋,黑臉盤,絡腮胡。身材魁偉,聲如洪鐘,晚年腦門黑斑點點如豆。張蘊鈺學識淵博,博覽中外名著,熟讀孫子兵法,善於思謀問題,說話慢聲細語,做事任勞任怨,含蓄豁達,愛好舞文弄墨,題字吟詩,頗有儒將之風。

凡初見張蘊鈺者,皆以為一介武夫,實大謬也。蔣繼宗,科學家,曾留學德國。某日,張蘊鈺與蔣在沙漠上席地而坐,折紅柳而談心。蔣言迄今未婚娶,張對他說:“談戀愛要勇敢一點,不要怕碰釘子。”接著,張隨口朗誦出《浮士德》中的詩句:“美麗的姑娘,我可不可以挽你的手兒,送你家去?我不是姑娘,也並不美麗,回家的路兒呀!我自己知道。”蔣繼宗望著眼前長相如“黑李逵”似的張蘊鈺,大為驚奇,連連說:“真沒想到,首長還會背歌德的代表作,真沒想到,真沒想到啊!”

張蘊鈺是河北省贊皇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因有文化,善思索,勤動腦,歷任職務大多為司令部主官,指揮作戰,能謀善斷,細致縝密,在十五軍有“孔明先生”之雅號。

1946年7月29日,美陸戰隊約百名,乘卡車由天津至北平,行至河北香河縣安平鎮,與300名中國軍人 (冀東軍區五十三團) 發生遭遇戰,雙方均有傷亡。此即當時震驚國人的“安平事件”。時任太行軍區一分區參謀長的張蘊鈺,作為中共代表參與調處事件。張與美軍代表唇槍舌劍,辯才鋒利,引人矚目。事件調處的結果是“不了了之”。為何如此?張蘊鈺笑道:“國共大戰將至,何顧安平乎?”

張蘊鈺沒有想到,曾經在談判桌上與美軍唇槍舌劍的他,5年后在上甘嶺戰場上與美軍打起了真槍實彈。張蘊鈺能參善謀,被秦基偉稱為“最放心的參謀長”。秦基偉晚年回憶,十五軍在上甘嶺戰斗之所以打得好,有一條很重要,就是戰斗前在守備陣地上筑了一座地下“坑道城”。這是秦基偉頂住不同意見的干擾,堅持己見,“一意孤行”的結果。

秦基偉回憶:“我同張蘊鈺和師長們交換意見,他們也是這個看法。當時反對挖坑道者議論很多,張蘊鈺則真正理解准備打大戰的思路,力排眾議,堅定支持,並將這一巨大的筑城工程實踐完善。”

在炮火最激烈的時候,張蘊鈺三上上甘嶺,為十五軍決策作戰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冒著槍林彈雨,和師團指揮員一起察看地形,選擇運動與攻擊道路﹔和機關干部共同研究如何支援坑道斗爭﹔和炮兵部隊商量確定炮火配置。面對前所未有的傷亡情況,他向秦基偉提出了適時放棄表面陣地,轉入坑道戰斗的建議。秦基偉十分贊賞,當場拍板,一錘定音。而后,張蘊鈺被指定前往德山峴負責統一指揮。有軍史專家認為,張蘊鈺的建議,是十五軍在上甘嶺大戰中由戰術性反擊轉變為戰役性反攻的指導性思路,也是該戰役由被動挨打轉變為積極出擊的關鍵一環。

歸國后,張蘊鈺在上世紀60年代擔任核武器試驗基地司令員,隱姓埋名於大漠荒野,驚沙走石戈壁灘,含辛茹苦於核基地達13年之久,人稱“核司令”。張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起爆的最后簽字人,親歷首次原子彈試驗、首次導彈核試驗和首次氫彈試驗。

(作者吳東峰為廣州市文聯原副主席)

(責編:田少星、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