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鐵血英魂

——黃埔軍校和北伐戰爭中的許繼慎

宋明輝

2018年03月23日08: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華魂》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人民解放軍自“八一”南昌起義建軍以來,在史詩般的革命戰爭中,涌現出了多位文韜武略、運籌帷幄、叱咤風雲的高級將領,他們大多身經百戰、戰功卓著。1989年11月,中央軍委確定33位高級將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紅軍早期的著名將領許繼慎與朱德、彭德懷等星耀千古的開國元勛同列其中。

1924年5月,許繼慎經中共組織推薦,考入孫中山在廣州創立的黃埔軍校第一期,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投筆從戎的願望。5月5日,許繼慎到黃埔軍校正式入學,被編在第一期學生第二隊第二區隊。

黃埔軍校的教育內容是政治課和軍事課並重,除了課程之外,許繼慎還經常去大講堂聽孫中山、廖仲愷、周恩來、惲代英、肖楚女、張太雷等人的演講。

許繼慎學習刻苦認真,經過短短7個月的學習,他的各門功課都取得了優良成績,受到隊長的好評。一次野外演習結束時,他還受到軍校蘇聯顧問的表揚。

許繼慎考入黃埔軍校不久,按中共兩廣區委的決定,由社會主義青年團員轉為中共正式黨員。黃埔軍校建立了中共支部委員會,蔣先雲任書記,王逸常、楊其綱任支部干事,許繼慎、陳賡任候補干事。

許繼慎、蔣先雲等人領導黃埔軍校的共產黨員,在軍校的學習、訓練、生活、軍紀等各個方面都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推動了黃埔軍校的各項工作。

在中共兩廣區委的直接領導下,軍校黨支部在第一期學生中發展了80多名共產黨員,這些黨員在軍校學生中起著核心和骨干作用。許繼慎和蔣先雲、陳賡、周逸群、楊其綱、王逸常等共產黨員,在學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黃埔軍校成立初,中共黨組織發動軍校教職員和學生中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進步學生,成立了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許繼慎和蔣先雲、陳賡、周逸群等均是青年軍人聯合會的負責人。

當時的黃埔軍校,共產黨、國民黨左派和國民黨右派的斗爭非常激烈。以蔣介石、戴季陶為首的國民黨右派視青年軍人聯合會為眼中釘,右派分子繆斌、賀衷寒在蔣介石的暗中支持下組成了孫文主義學會,與青年軍人聯合會相對立。孫文主義學會是一個反動的國民黨右派組織,反對國共合作,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孫文主義學會與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斗爭非常尖銳,經常發生摩擦。

許繼慎作為青年軍人聯合會的骨干和負責人之一,同國民黨右派分子進行了尖銳的斗爭。一次,右派分子散布戴季陶的理論,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反對共產主義。許繼慎憤怒地駁斥說:“你們想以上海流氓綁票的辦法,把孫中山押入文廟,孫中山先生在地下也要起來向你們作斗爭。”

又有一次,一個右派骨干分子找許繼慎挑舋,宣揚戴季陶的“共信”、“互信”的右派理論,胡說國共兩黨沒有“共信”,不能“互信”,還是分開為好,以此破壞國共合作,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許繼慎聽后立即給以有力的反駁,指出:孫中山先生確立的三大政策就是國共兩黨的“共信”,隻要國共兩黨都能堅決執行,就是“互信”。現在,你們胡說什麼沒有“共信”、“互信”,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你們真正的目的是反對孫中山先生及其三大政策。一席話使右派分子原形畢露。

在黃埔軍校學習和同國民黨右派分子的斗爭中,許繼慎表現出卓越的領導和演講能力。

早在安徽省會安慶學習時,許繼慎就成為安徽著名的學生運動領袖,展現出超群的領導才華。許繼慎是安徽省六安縣人,1920年考入安慶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不久,轉入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0年,許繼慎等人在安慶組織了馬列主義研究會,1921年4月,他成為安徽省第一批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之一。

青年時期的許繼慎,秉性頑強,志向不凡,勇敢果決,才華橫溢,以救國救民為己任。在1921年6月2日的“六二”學潮斗爭中,許繼慎做為學運領導人之一,當“六二”慘案發生時,在危險的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鎮靜地指揮同學們撤退,救護被打傷打倒的同學。慘案發生后,許繼慎一面糾正學生的過激情緒,一面發動各校舉行罷課。為爭取全省輿論界的支持,他夜以繼日地奔走呼號,做了大量工作。

1921年夏秋之際,許繼慎參加領導驅逐新任安徽省長李兆珍的斗爭。他率領數千學生和市民,抬著木杠,奮力猛砸省長公署鐵門。警察用石塊投砸學生,數人受傷。許繼慎領頭高呼:“血債要用血來還”、“打倒老狗李兆珍”,“李兆珍不滾,我們誓不罷休”,斗爭持續7天,李兆珍化裝從省署側門溜出,逃離安慶。1923年秋,許繼慎因安徽軍閥的通緝逃亡到上海。

黃埔軍校畢業前夕,許繼慎親身參加了平定廣州商團叛亂的斗爭,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戰斗,在戰斗中受到了鍛煉。

1924年11月底,許繼慎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分配到黃埔軍校新編教導第二團任排長。

1925年2月,許繼慎參加了廣東革命政府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在淡水戰役中,許繼慎身為奮勇隊的一員,冒著槍林彈雨,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戰役結束后,他因功升為連黨代表。

淡水城被攻下后,陳炯明另一部主力萬余人向淡水進攻,企圖決一死戰。教導第一團、第二團即由淡水東進應敵。許繼慎接受戰斗任務后,在士兵中進行了深入廣泛的政治動員,全連官兵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投入戰斗。

其后兩軍在平山展開大戰,敵軍十分凶悍,潮水一樣向教導團陣地拼死沖鋒。許繼慎率隊堅定沉著地迎擊敵人的進攻。陳炯明部在教導第一、第二團密集火力殺傷之下,死傷慘重。敵軍屢攻不下,隻好全線后退。教導第一、第二團趁勢反擊,一舉擊潰了敵軍主力。

戰斗結束后,黃埔學生軍休整,許繼慎隨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到平山展開宣傳調查工作。

在接下來的棉湖戰役中,許繼慎再立戰功。

棉湖戰役時,教導第二團遇到陳炯明主力一個師兵力的頑抗,戰斗非常激烈。許繼慎和連長率領全連戰士堅守陣地,狠狠打擊敵人,使敵不能前進一步,在友鄰部隊的增援下,終於把敵人擊退。在這次戰斗中,許繼慎因作戰勇敢升為連長。

6月,許繼慎又率部參加了平定楊希閔、劉震寰部叛亂的戰斗。此后,他被調到黃埔軍校第三期任學生隊隊長。

7月,黃埔軍校第一團、第二團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10月,國民革命軍舉行第二次東征。許繼慎奉召歸隊,參加第二次東征。

11月中旬,在興寧戰役中,第三師某團遇到陳炯明部一個師兵力的抵抗,幾經激戰,敗退下來,團長慌張得脫去軍服,騎馬奔逃。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已任第七團黨代表辦公室少校干事並代理黨代表的許繼慎,率第七團兩個連趕來增援。許繼慎騎馬奮力追上該團長,勸他穿上軍服,重返前線。敵軍見革命軍增援部隊已至,士氣旺盛,頓時驚慌失措,不戰自亂,終被擊潰。戰后許繼慎不談戰功,更不提說服團長重返前線一事。蔣先雲如實向東征軍總政治部主任周恩來作了匯報。周恩來表揚了許繼慎的機智、勇敢和謙虛。

1925年11月,蔣介石在潮州西湖公園,召開了連以上軍政人員聯席會。孫文主義學會骨干分子繆斌、賀衷寒等按照蔣介石的旨意,在會上極力宣揚戴季陶主義,公開制造分裂,排擠、打擊共產黨。許繼慎等先后在會上發言,據理駁斥了右派的謬論。許繼慎在發言中運用作戰實例來說明軍人是否堅持革命,是否對革命忠實,是否堅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他當場指著蔣先雲說:在第一次東征時,他兩次受傷,傷痕猶在,人所共睹。又說:“共產黨員唐同德營長,沖鋒在前,壯烈犧牲。共產黨員的連、排長犧牲的更屬常見。即以我本人來說, 攻惠州時,我不但立於城下指揮,而且親自爬城。但是攻城指揮官某團長卻在敵人猛烈炮火下,從陣前逃走。這不僅是勇敢不勇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對革命忠實不忠實的問題。”事后,周恩來表揚蔣先雲和許繼慎等人,不僅作戰勇敢,也善於說理斗爭。

許繼慎和蔣先雲等曾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6年3月20日“中山艦事件”后,許繼慎和蔣先雲等共產黨員宣布退出國民黨。“中山艦事件”后,共產黨員被排擠出第一軍,許繼慎被調到周恩來主持舉辦並擔任班主任的政治干部訓練班,擔任第二中隊隊長。

“中山艦事件”發生之前,許繼慎曾根據周恩來的指示,於1926年2月返回家鄉六安土門店。

許繼慎回到家鄉,經過調查了解,將一些進步分子吸收到黨內,建立了土門店黨小組。黨小組建立后不久,他便離開六安,返回廣東。這個黨小組在之后的皖西土地革命運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6年春,許繼慎由土門店返回廣東。7月,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廣東革命政府正式舉行北伐戰爭。北伐戰爭的主要敵人是軍閥吳佩孚。

依據廣州革命政府的決定,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葉挺獨立團被派往湖南作戰。獨立團有2000多人,其中85%是共產黨員和進步的革命青年,是由省港大罷工的工人鐵甲車隊擴充組成的。獨立團第一營營長曹淵,是黃埔一期的共產黨員﹔第二營營長許繼慎,他因任國民政府高級訓練班大隊長走不開,由一期同學代理,后正式任命。獨立團在建制上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

7月1 2日,葉挺獨立團攻佔湖南瀏陽,為加強獨立團的領導,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派許繼慎等30多名營、連、排干部去獨立團工作,許繼慎被任命為參謀長。后二營營長調離,經黨組織決定,許繼慎改任二營營長。

許繼慎到任后,深入連、排、班調查研究,同戰士談話,了解他們的思想、生活、作戰情況,同干部、戰士打成一片。為了保証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許繼慎將第二營的共產黨員召集到一起,成立了黨小組,自任小組長。凡重大事項,除報告獨立團黨支部和團長外,還得經過黨小組的討論才能決定。

獨立團攻下瀏陽后,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休整。許繼慎等派出偵查人員反復偵查敵情,並派部分人員化裝進入平江城。許繼慎還參加了葉挺團長組織的對《孫子兵法》的學習。

8月,獨立團由瀏陽出發,准備發起平江戰役,這是許繼慎到獨立團后參加的第一次戰役。許繼慎根據偵查所得的情況,對平江之敵的防務進行了詳細、慎重的研究。

8月19日,獨立團在友鄰部隊的配合下,強渡汨羅江,開始進攻平江城。許繼慎帶領第二營向敵人發起猛攻。獨立團和友鄰部隊經過連續激戰,攻佔了吳佩孚自詡為攻不破的平江城,這是北伐以來規模最大、最激烈的戰斗。平江戰役結束后,許繼慎寫了《平江戰記》一文,認為官兵的勇敢是奪取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他在文中說,他在東征的幾次戰役中,還沒有真正懂得什麼是戰爭,在這次北伐戰爭中,團長和全團官兵替他上了一次戰斗課,使他真正懂得了“兩軍對峙,勇者為勝”的道理。

平江戰役后,獨立團作為第四軍的先頭部隊與友軍一起,沿京漢鐵路向北進攻。

8月26日,第四軍開始攻打通向武昌的交通要道汀泗橋,吳佩孚主力約萬人在這裡死守,經過激戰,兩軍遂成隔河對峙局面。

8月27日,北伐軍的幾個團同時向汀泗橋發起進攻。獨立團繞到敵人背后,展開猛烈進攻,敵軍全線崩潰,向咸寧城逃竄。許繼慎率第二營隨全團沖向鐵路,一舉佔領了汀泗橋。

在追擊逃敵的戰斗中,葉挺團長命令許繼慎率領第二營為前衛向敵攻擊。他看到敵軍在咸寧城外山上和鐵路橋頭筑工事,來來往往,極為混亂,此時又正值大水泛濫,隻有一條鐵路可以通行。許繼慎立即向葉挺報告:“咸寧敵人甚為混亂,鐵路線可以通過,請速令機關槍連來掩護職營過去。”葉挺當機立斷,命令機關槍連掩護第二營沖鋒。許繼慎接到命令后,立即對全營進行政治動員,並給全營下了一道死命令:一直向前沖,佔領對岸敵人的陣地。隻准前進,不許后退!黨團員必須沖鋒在前。接著,他率領全營官兵冒著敵人猛烈炮火向前沖去,經過反復拼殺,守敵放棄橋頭陣地,向賀勝橋潰退。27日上午,獨立團佔領了咸寧城,乘勝向賀勝橋進擊。

在賀勝橋之戰中,獨立團承擔著重要的戰斗任務。8月29日晚,獨立團向敵陣地前進。30日晨,許繼慎指揮全營向敵人發起沖鋒。獨立團的戰斗向敵縱深擴展后,許繼慎果斷帶領部隊向前猛攻敵軍統帥吳佩孚的指揮部,吳佩孚即令所部進行反擊,將第二營包圍,戰斗異常激烈。在這緊要關頭,許繼慎胸部負傷,子彈穿過肺部。但他仍然堅持指揮戰斗,命令部隊堅決抗擊四面圍攻之敵,此時,一營營長曹淵率部趕到,擊退了敵人。30日上午,獨立團佔領了賀勝橋。

賀勝橋之戰后,北伐軍開始了攻打武昌的戰斗。9月5日,北伐軍發起進攻。10月10日,開始全面攻城。許繼慎於攻城前夕提前出院歸隊,參加了最后攻克武昌的戰斗。

1926年冬,許繼慎傷愈歸隊,正趕上國民革命軍擴編,葉挺任第二十五師副師長,獨立團改編為該師第七十三團,許繼慎任該團參謀長。1927年春,葉挺任第二十四師師長兼武漢衛戍司令,許繼慎調任第二十四師第七十二團團長。

1927年4月1 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叛變革命。5月17日,獨立第十四師師長夏斗寅乘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武漢空虛之機發動叛變,從駐地宜昌進襲武漢.武漢危急!在這緊急關頭,中共黨組織派葉挺率部進擊叛軍。葉挺接受任務后,趕到第七十二團,對團長許繼慎等說:夏斗寅被蔣介石收買叛變,時間很緊迫,你們團為先頭部隊,立即緊急集合,投入戰斗。第七十二團在許繼慎的指揮下,向叛軍發起了勇猛的進攻,攻佔了武漢近郊的紙坊車站和紙坊鎮,與敵相持。第二天拂曉,敵人集中兵力反扑,一部已包圍第七十二團團部,戰斗異常激烈。許繼慎立即向部隊發出命令說:“現在己處在生死關頭,必須死裡求生,一定要擊退敵軍!”接著許繼慎手執團旗,率先向敵人沖去。經過數小時激戰,叛軍動搖,許繼慎下令吹沖鋒號,帶領部隊,向敵人勇猛追擊。戰斗中他先后兩次被敵炮彈擊中左右肋和胸腹部,負了重傷,但仍堅持指揮戰斗,后由副團長率部繼續攻擊。在革命軍的打擊下,夏斗寅叛軍終被擊退,武漢保衛戰取得了勝利。

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公開叛變革命。7月下旬,由中共掌握和影響的軍隊向南昌集結。身負重傷的許繼慎也隨軍去九江,一到九江即去醫院治療。這時,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特意將許繼慎調到第二方面軍指揮部工作,並許以獨立師師長職位,拉攏許繼慎。面對高官厚祿,許繼慎斷然拒絕。7月底,南昌起義即將舉行,許繼慎雖重傷未愈,毅然奔赴起義前線。起義前夕,前委書記周恩來決定,負傷人員一律不參加,許繼慎遂由黨組織安排轉赴上海養傷,未能參加南昌起義,許繼慎一直引以為憾。

1927年8月,許繼慎到上海中央軍委機關工作。1930年春被中共中央派到鄂豫皖蘇區,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長,第四軍第十一師師長,第十二師師長,為鄂豫皖蘇區和紅軍的發展壯大作出了杰出的貢獻。1931年10月,英勇善戰、功勛卓著的紅軍杰出將領許繼慎,在張國燾領導的“肅反”中被誣陷殺害於河南省光山縣新集。在1945年4月召開的中共七大上,中共中央為許繼慎平反昭雪,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來源:《中華魂》2018年第3期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