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隱蔽戰線的紅色特工

谷 峰

2018年03月23日08: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在中國革命漫長的征途上,涌現出無數令人崇敬的革命前輩,他們當中既有久經沙場沖鋒陷陣的鋼鐵戰士,又有在隱蔽戰線上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原山西省政法干校(現政法管理干部學院) 副校長趙銘,就曾是這樣一位奮斗在隱蔽戰線的紅色特工。

在八路軍總部接受情報工作訓

趙銘,山西介休人,1919年出生。1935年高小畢業后考入山西國民教導團,這是一所閻錫山培養軍事干部的學校,他當時隻知道一心抗日救國。

1936年12月至1937年2月,趙銘在家鄉參加我黨和閻錫山建立的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 介休分會。1938年,他加入決死二縱隊,在民運科、宣傳科搞擴軍工作。就在這一年,組織上將趙銘送到八路軍一一五師敵工部訓練班,學習日語,搞前線喊話、瓦解敵軍等工作。

1940年1月,決死二縱隊、四縱隊和暫編第一師在臨縣召開粉碎十二月事變祝捷大會。

1939年,閻錫山發動反共的“十二月事變”,在晉南瘋狂摧殘犧盟會和決死隊。趙銘年僅20歲,組織上派他到地方上做參軍動員和解決部隊供給的工作。那時,八路軍決死隊冬天穿不上棉衣,就常常把被子裹在身上,當棉大衣穿,十分艱苦。自閻錫山“十二月事變”后,決死縱隊在八路軍一二〇師的支援下,堅決反擊,粉碎了閻軍企圖消滅新軍的陰謀。后在汾陽、孝義、靈石一帶堅持抗日游擊戰爭。1940年春,閻錫山與我黨達成協議,汾離公路以南屬他們的活動地區,以北是八路軍的活動地區。同年4月,趙銘光榮入黨,他決心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不久他隨新軍撤到晉東南,又奉命轉到了太岳區,后又奉命到了武鄉太行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此后,他被組織上選送到延安抗大總校第六期學習。當時校長是林彪,副校長羅瑞卿,后來是滕代遠。他當時在抗大二團,二團是學政治的。1940年后半年,轉到抗大新成立的技術科。

1942年2月,趙銘抗大畢業回到八路軍總部。因為他學的都是爆破,學了一套定時、定向炸火車的技術。畢業時,總部決定他們20個學員搞情報工作。左權副參謀長親自與他們談話征求意見。當時規定,事前可以選擇,但是一旦做了這個工作后,隻能組織上決定從業者的去留,問他們願不願干。趙銘當時表態說,願意做這項工作。

八路軍總部情報部門設有諜報訓練班(以下簡稱“諜報班”),他們20人當時住在兵工部一個技校,學敵軍工作的基礎教育和紀律教育,以及打槍、破壞敵軍設施、如何收集情報等技能,一直到 1942 年春課程結束,他們被派到太谷、祁縣之間搞實習,一方面搞情報搜集,另一方面伺機破壞敵人的設施,給敵人制造一些麻煩。當時,諜報班每人配發了一支長槍,一支短槍。由於我軍短槍缺乏,情報人員的武器就從警衛員中抽集出來。此外,還帶了些爆破器材、炸藥和工具。當時正是 5 月敵人大“掃蕩”的時候,學員住在太谷南山上,配合五一反“掃蕩”,破壞敵人交通,在太谷的黃卦、大白、小白、陽邑一帶搞過幾次爆破。

1942年夏季的一天,諜報班在孟高和太谷之間的一道鐵道橋上炸了一列敵軍軍車。他們去了 3 個人,把炸藥裝在鐵道橋上,南面北面都安了磁性地雷。怕不保險,又拉了一條電線,用於電池引爆。火車 11 點行駛到橋頭,炸彈引爆,橋塌了,后面的列車被慣性高高掀起,火光沖天。從此以后,日軍為防止我軍接近,便在鐵路兩旁挖了深溝,重點地段又調來狼狗。

還有一次,趙銘等人把炸彈放在茶葉桶內,寫上黃卦據點日軍的名字,以太原警備隊給日本人送禮的名義,派一個人送去,告訴去的人留下茶葉很快走。結果,日本人一揭開茶葉蓋炸彈就炸了。

為配合五一反“掃蕩”,他們還在祁縣東觀山溝很窄的地方炸毀一列火車。那時諜報班住在南山上,當天可以到達鐵路線,完成任務並趕回去。一直到 1942 年秋,除了炸毀敵軍火車等外,趙銘他們還建了些情報網。

有一次,趙銘率諜報班戰士偽裝成日本憲兵隊士兵,到達鐵路西離太谷不遠的一個村庄,剛到村裡,恰好太谷日軍憲兵隊的五六個便衣也到達村裡。雙方相遇后,我方說是榆次憲兵隊的,對方不相信。當時趙銘是組長,一看不對勁,於是先發制人首先開槍打倒 3個敵人,對方掉頭跑了。附近碉堡裡的日偽軍聽見槍聲,也開了槍,我方當場犧牲兩名同志,其余的騎自行車向東撤退,誰知迎面從陽邑路上來了一輛汽車,上面坐著日軍,車上的敵人也弄不清是怎麼回事,直叫喊。諜報班忙把自行車扔掉,順著水渠跑,一直跑了五六裡才脫險。

在太岳軍區臨汾情報站的日子

在總部實習完畢后,學員們被分配到各地工作,被分配到太岳軍區的共 3 人,趙銘是其中之一。到達太岳軍區報到后,情報處分配趙銘到臨汾情報站工作。

臨汾情報站成立於1940年春。朱向離任政委,陳煥章任站長,在他們的領導下,建立了專門負責搜集日軍六十九師團情報工作的機構。

臨汾情報站的主要任務是搞戰略情報。1943 年 l0 月在反“掃蕩”中,我三八六旅第十六團奉命到延安保衛黨中央,跳出重重封鎖,乘虛逼近臨汾。由於從臨汾情報站獲得情報。設伏於韓略村附近,全殲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組織專程趕到太岳區來參觀“鐵滾掃蕩”的“戰地觀戰團”。它的成員是日本“支那派遣軍步兵學校”及其他部隊的軍官,共計 180 余人,其中包括少將旅團長一名,聯隊長 6 名 (大佐),其余都是中隊長以上的軍官。對於這次慘敗,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大動肝火,認定這次敗北是出了內奸,於是親自對六十九師團司令部及其周圍的人員進行了一次大“甄別”,並將敵師團長清水中將撤職,第一軍參謀長調職,駐臨汾的翼寧道尹也被罷官。 《岡村寧次回憶錄》中提到這次慘敗還心有余悸,說“共軍確長於諜報,而且足智多謀,故經常出現我小部隊被全殲的慘狀”。

在敵人這次“甄別”中,我臨汾情報站平安無事,一直隱蔽到日寇投降,順利撤出。搞日軍的情報,需要做到膽大心細,才能萬無一失。趙銘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搞到一份重要情報就是這樣。那次,他領文具,日本人給了他一盒復寫紙。回去后發現復寫紙中有用過一次的若干張,把它們對接起來,發現是標有敵我對比的兵力分布圖,趙銘大喜過望,用一夜時間復制出來,一張完整的日軍兵力分布圖很快就落到我八路軍手中。這是日本人一次偶然的疏忽,被趙銘抓住利用了。

1945 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后,閻錫山接管了臨汾。經請示太岳軍區情報處,決定情報站撤出,把未暴露身份的人留下四五個繼續潛伏。情報站人員撤出時,先把槍支從城牆上吊下運走,拂曉前悄悄地離開臨汾。那天正好下雨,趙銘是最后走的,當時他穿一身日本雨衣。

到太原情報站工作

1945 年日本投降后,趙銘奉命接替了齊憲孟的工作,擔任了太原情報站的交通員。太原情報站是我太岳軍區情報處在 1942年派遣齊平和周競夫婦倆打入太原城建立的。齊平受命到太原后,任情報站站長,愛人周競任情報站政委。他們辛勤工作,為太岳根據地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日本投降后,齊平奉命打入閻錫山特務組織—— — 特警處,獲取了大量閻軍情報。

1945年8月,閻錫山為搶奪抗戰勝利果實,出動優勢兵力,很快佔領了上黨6城。9至10月,我軍自衛反擊,發起上黨戰役,連克 5 城,並包圍了長治閻軍十九軍史澤波主力 1 萬余人。

齊平、周競很快提供了長治城內有關敵人部隊的番號、武器裝備和人員戰斗力等我軍急需的情報,由趙銘及時送出,使我軍順利完成上黨戰役,殲敵 3.5 萬余人,俘史澤波等將官 27 人。上黨戰役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正在重慶舉行的國共和談,促進了 《雙十協定》 的簽定。

1946年,軍調組我方代表陳賡等人來太原和閻錫山談判時,齊平、周競提前獲得閻錫山對我談判的態度及有關秘密活動的情報,由趙銘送出,使我軍在談判中做到知己知彼,始終佔有主動權。

1947年汾孝戰役中,閻錫山為了挽救他們的失敗,派出親訓師南下前去支援,趙銘又從太原情報站送出這一重要情報,使我軍一舉殲滅敵人。

此外,趙銘配合周競收集了關於晉南戰役的情報,及時送出,保証了戰役的勝利﹔還提前送出了閻錫山到平遙督戰的情報,使我軍做好了活捉閻錫山的准備,后來老奸巨滑的閻錫山臨時改變了計劃,僥幸逃脫。趙銘還送出了閻方特務組織和軍事系統等有關情報,以及閻錫山特種警憲指揮處全體人員的組成名單等等。

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齊平、周競、趙銘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搞到這麼多重要情報,並順利地送回解放區,付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心血。這些情報主要是齊平收集,周競整理保管,趙銘轉送出去。周競常常把情報寫在很軟的紙上,字寫得如同小米粒那麼大,或塞在紙煙裡面﹔或用藥水寫在有字的書裡頭。無論怎麼緊急,她把情報都書寫得非常清楚。趙銘對於這些得之不易的情報,也十分謹慎,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務。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懷疑,趙銘每次出入周競家時,總是不斷地化裝,或者是打扮成商人,或者是軍官,或者是親戚,在他們家就同齊考三老人住在一起。

后來由於叛徒的出賣,齊平和周競被特務頭子梁化之逮捕,他們夫婦拒絕了敵人的誘降,在嚴刑拷打中堅貞不屈,相繼慷慨就義。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剛打下太原城,趙銘帶著部隊立即來到東緝虎營七號院,從地窖裡救出餓得奄奄一息的齊考三老人和齊、周夫婦兩個年幼的孩子齊陶、齊燕。

新中國成立后,趙銘調到政法機關工作,曾任山西省政法干校副校長,為人民做出了新的貢獻。2011 年因病逝世,享年 92 歲。隱蔽戰線斗敵頑,猶如鬆柏傲嚴寒。讓我們記住他的名字吧,一位受人尊敬的紅色特工。

來源:《黨史文匯》2018年第3期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