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劉胡蘭: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

李 煉

2018年04月12日10:44    來源:山西日報

劉胡蘭(資料圖片)。

在英烈的故鄉,劉胡蘭烈士的英名與事跡深深銘刻在當地干部群眾心中,她信仰堅定、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動了幾代人,並同毛澤東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一起,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勵精圖治,奮勇前進。

1932年,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山西人民開展救亡運動,文水縣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從此,劉胡蘭開始接觸到革命道理,懂得了一個人怎樣才能活得有價值、死得有意義。她積極參加村裡的抗日兒童團,和小伙伴一起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在前線表現得十分勇敢,不但為傷員包扎傷口,而且還幫助戰士們運送彈藥。這時的劉胡蘭才13歲。后來,劉胡蘭當上了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她發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做軍鞋,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劉胡蘭在斗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於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她才14歲。

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沒有辦法,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從容地躺在鍘刀下。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澤東主席在陝北轉戰途中,親筆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作出決定,追認劉胡蘭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英雄浩氣傳千古,胡蘭精神照后人。

“劉胡蘭精神就是忠誠、責任與奉獻。”為了紀念劉胡蘭,宣傳劉胡蘭精神,文水縣南武鄉南明陽村村民呂慶

和騎著摩托車奔波萬裡,完成了百場劉胡蘭革命電影走遍全國義映活動。呂慶和告訴記者:“幾十年來,劉胡蘭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工作、生活,在別人眼裡,我是赴疆勇士、單騎英雄,可在我看來,我只是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當年劉胡蘭被捕、就義的文水縣雲周西村觀音廟附近,已建成劉胡蘭紀念館。高大的紀念碑矗立在廣場中央,劉胡蘭雕像氣宇軒昂。這裡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保護單位”“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清明節前,天天都有千名群眾自發組織前來參觀瞻仰,緬懷先烈。4月3日上午,400余名中小學生來到這裡為革命先烈掃墓,在學校老師組織下,他們有序地來到烈士墓碑前,向革命先烈敬獻花圈,表達崇敬之情。“今天參觀了紀念館,還聽了李爺爺給我們講劉胡蘭的故事,感覺很受鼓舞,我們以后要更加努力,不怕困難,建設我們的家鄉。”參加完活動的六年級小學生安卉茹向記者吐露自己的心聲。

當地干部懷著對英雄家鄉的深厚感情,表達了改變文水面貌的決心,大家表示,要義不容辭地弘揚“堅定信仰、嚴守紀律、徹底奉獻、敢於擔當”的新時代胡蘭精神,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勇氣,建設和振興胡蘭家鄉,努力把英雄的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