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富
2018年05月07日08: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參加東征戰同蒲 赤誠抗日返洪洞
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澤東率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渡過黃河進入山西,進行東征戰役。
鄧小平始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后任政治部主任,隨紅一軍團東渡黃河,作為右路軍沿汾河和同蒲鐵路南下作戰。這是他第1次抵達臨汾地區。3月17日,為突破晉綏軍汾河防線,紅一軍團包圍了霍縣縣城。19日繼續南進佔領霍縣、趙城、洪洞、臨汾、襄陵、曲沃等縣的廣大鄉村地區,並攻克襄陵縣城,分兵古城、汾城、侯馬、安澤、浮山、翼城等地。爾后進至鄉寧、大寧、蒲縣、隰縣、永和地區,攻克吉縣縣城,逐一掃除了晉綏軍黃河沿岸的堡壘。於5月初從永和縣勝利揮師西渡。鄧小平隨軍轉戰幾乎走遍臨汾所有縣境。
抗戰全面爆發后,鄧小平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於1937年9月中旬和朱德總司令、任弼時主任等乘船東渡黃河輾轉抵達晉東北。
10月23日,毛澤東針對戰局變化和日軍的戰略企圖指出,我軍在山西,集中於五台山一區難以立足,“應分為晉西北晉東北晉東南晉西南四區”,以互為犄角,密切協同,在日軍壓力面前才能站得穩,頂得住。再明確指出,“太岳山脈之晉東南與呂梁山脈之晉西南,雖目前距敵尚遠,然亦不可不於此時作適當之部署”。
八路軍總部領導研究決定:鄧小平到晉西南“適當部署”。10月下旬,他率領傅鐘、陸定一、黃鎮等總政宣傳部、民運部的一些同志及韋國清帶領隨營學校3個隊總數不過五六百人,遠離主力部隊單獨向晉西南開進。他第 2 次抵達臨汾地區。根據他的安排部署,總政機關干部和隨營學校人員分散在孝義、平遙、介休、永和、石樓、蒲縣、隰縣、大寧等 8 縣發動群眾參軍參戰,組建抗日武裝,籌糧籌款,建黨建政,開展抗日工作。這一帶迅速掀起抗日熱潮。
1937年底,按照朱、彭、任首長指示,鄧小平率總政宣傳部、民運部的部分同志和隨營學校4個隊(途中擴編 1個隊)抵達洪洞縣與總部回合。總部領導聽取了鄧小平一行孤軍深入呂梁山脈、開辟晉西南抗日工作的匯報后,對他們的出色工作表示十分滿意,並向他通報了當前山西抗戰的形勢。
1938年1月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高級干部會議在洪洞縣高庄召開。會議傳達了中央政治局“十二月會議”精神,研究確定了堅持華北抗戰的戰略方針。鄧小平參會並與劉少奇、朱德等北方局領導和八路軍總部首長們一起,認真分析了當前華北抗戰的局勢,討論研究了華北黨的工作、抗日武裝、政權建設、群眾工作、軍事斗爭、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及開創抗日根據地等重要問題,部署指揮軍民獨立自主開展山地游擊戰爭,依托山西創建抗日根據地,堅持持久抗戰。
12日,鄧小平在洪洞撰文 《動員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其中指出:今天的戰爭,“不僅應研究戰略戰術,而且還應以最大努力,利用一切可能,動員廣大民眾加入軍隊,補充現有兵團,組織新的部隊積蓄與擴大國家的武裝力量,以支持長期艱苦的戰爭”,“政治工作,在鞏固新戰士與提高其戰斗力上,是應該而且能發揮其極大作用的”,“新兵動員方式的改善,與部隊政治工作的加強,將配合著戰略戰術的進步,鍛煉出最大數量的有優良技術的有最高戰斗力量的國防軍隊,最后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此文后於 1938 年2月12日刊載在八路軍總政治部出版的《前線》周刊上,對當時八路軍征兵擴軍堅持敵后游擊戰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1938年1月,鄧小平接任一二九師政委,離開洪洞總部,前往遼縣(今左權縣)西河頭村一二九師師部與劉伯承一道揮師殺敵,創建太行抗日根據地。為后來的晉冀魯豫根據地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和軍事斗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
立足太岳布新局 浮翼反頑奪勝利
1942年春,日軍對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進行規模空前的大“掃蕩”,給根據地造成很大損失。為扭轉局面,准備對付將來更大困難,徹底粉碎敵“掃蕩”,鞏固擴大抗日根據地,劉鄧決定:劉留太行,鄧去太岳。
3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太行軍政委員會書記、第一二九師政委的鄧小平率七七二團到達太岳軍區駐地沁源縣閻寨村。這是他第3次抵臨汾地區。他認真聽取了太岳軍區司令員陳賡等的工作匯報,重點了解了開辟岳南的情況。岳南地區泛指同蒲鐵路以東、白晉鐵路以西、臨屯公路以南、曲高公路以北的地區。包括臨汾、襄陵東部,安澤南部、曲沃、翼城北部和浮山、高平、沁水、長子等縣,是聯結岳北和中條地區的重要地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岳南開辟后,成立了中共岳南地委、山西第三專署岳南辦事處和岳南軍分區,並先后組建了翼氏、長子、士敏、高平、沁水、浮山、臨汾等縣委和抗日縣政府,初步打開局面。但草創階段腳跟還未站穩,就面臨著日軍的瘋狂“掃蕩”和閻軍的大肆進犯,日、閻同流合污,狼狽為奸,企圖將新開辟的岳南抗日根據地扼殺於搖籃之中。
進佔浮山、翼城地區的閻錫山第六十一軍勾結日軍以7000余兵力向根據地不斷進犯,步步緊逼,摧毀抗日政權,絞殺抗日武裝,殺人放火,掠取民財,無惡不作。經多次交涉警告毫無收斂。3月31日,該部再次向太岳部隊浮山縣佛廟嶺陣地進攻。為此,晉冀魯豫邊區抗日民主政府副主席薄一波、戎伍勝連續兩次致電閻錫山抗議閻頑軍制造摩擦、為害地方、破壞抗日的行為,要求其嚴令制止,遵守承諾,退回原防。而閻頑固不化一意孤行。對此丑惡行徑,當地群眾非常氣憤,強烈要求出兵反頑。
鄧小平權衡再三,縝密考慮,果斷決定集中優勢兵力發起浮(山)翼(城)自衛反擊作戰。首先在太岳軍區駐地沁源縣閻寨村召開了連以上干部會議。他在會上指出:閻錫山這個人,我在1937年就和他打交道了,確實詭得很,當面一套,背后又搞鬼。1939 年后他就亮相了,以致於打新軍,實際上是打共產黨。現在又進犯抗日根據地。我們這次痛打頑軍,可能出現幾種情況:一是六十一軍主力被消滅,他可能老實些了﹔再則頑軍跑到日軍佔據的城市裡,敵偽頑勾結一起再來打我們﹔三是部分頑軍打不過就向我們投誠,我們放他們回去。我們要有對付敵軍配合作戰的准備,但日軍一下子也不會摸清我們有多少部隊,估計一開始日本人也不會搶著吃槍子。又強調指出:浮山、翼城地區是我們的游擊區,也是日軍的“維持”區,我們在戰斗中依靠群眾把日軍趕走,所以要特別注意遵守群眾紀律,絕不允許違反。我們吃糧由地方政府解決,吃菜花錢公買公賣,損壞群眾東西要賠償。你們連長、指導員整天和戰士們在一起,要帶頭執行紀律,做個好榜樣。戰場紀律也要注意,我們的目的是把頑軍趕跑,他們要是堅持與我為敵,那就不能客氣。但若放下武器向我們投降,就應表示歡迎,優待他們。即使我們捉住了態度頑固的分子,也不能槍殺、虐待、搜腰包,戰場繳獲一律歸公。這次是兩個軍區的部隊參戰,不僅要比賽誰打得最好,還要比賽誰執行紀律最好。你們回去后要把戰前工作做到家,以實際行動向毛主席、黨中央匯報。
會后,在鄧小平組織指揮下,以三八五旅、三八六旅、決一旅、二一二旅4個旅共10個團的兵力,組成左、右兩個縱隊,在努力粉碎日軍春季“掃蕩”的同時狠狠打擊閻軍。部隊於4月15日5時發起反擊作戰。右縱隊在陳錫聯、謝富治指揮下,給浮山東北左村一帶的閻頑軍六十九師以沉重打擊,攻克茶房、楊家掌、李家堡、胡子嶺等據點﹔左縱隊在李聚奎、劉忠、周希漢指揮下,給浮山東南的閻頑軍四十六師、四十八旅以痛擊,攻克天檀裡、遆家垣、米家垣、大疙塔山一帶陣地。戰斗於16日勝利結束,共俘閻頑軍718人,斃傷392人,繳獲重機槍5挺、輕機槍43挺、步槍352支。閻部受到沉重打擊后懼怕繼續進犯會被全殲,由其第六十一軍軍長梁培璜急忙寫信求和。為集中力量對付日本侵略軍,鄧小平與薄一波、陳賡等遂決定停止反擊。經談判,閻部作出分步撤出岳南的許諾。到7月撤回汾河以西地區。
浮翼自衛反擊作戰的勝利,扭轉了岳南的嚴峻局勢,逐步建立恢復了浮山、青城、臨汾、襄陵、曲沃等縣抗日民主政權,一些被破壞的區村抗日政權亦迅速恢復並建立了縣、區抗日游擊隊,社會秩序逐步趨於穩定,整個岳南地區抗日斗爭出現新局面。
親臨安澤保鞏固 石槽會議定乾坤
之后,鄧小平抵達安澤縣石槽村一帶視察。他立即指示中共岳南地委,要抓住有利時機迅速安排部署鞏固根據地的各項工作。為此,中共岳南地委於 4 月 26 日在冀氏縣 (今屬安澤縣) 石槽村召開由各縣縣委書記、縣長、縣大隊和群團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黨政軍群領導干部會議。鄧小平和薄一波主持指導會議對開辟岳南以來的工作認真全面回顧總結,指出其中的主要問題是:在執行政策上“左”右搖擺,主要是右了﹔在群眾工作中消極被動,主要是畏首畏尾﹔對於對敵斗爭是忽視的。鄧小平指出:岳南地處太岳區前沿,是聯結太岳區與中條區的要道,要盡快把這塊“寶地”鞏固起來,為在中條地區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創造條件。鞏固和建設岳南根據地,要依靠軍隊打開局面,迅速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發動群眾進行減租減息,發展民兵、游擊隊,壯大黨的組織,正確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把打擊目標集中對向日偽軍。鄧小平又具體指出:要利用閻錫山第六十一軍西撤的有利時機抓好兩件事。
一是組織幾支精干的小部隊,配備一定數量的黨政干部,輕裝深入到浮山、翼城西部的臨汾、襄陵等地區,開展抗日工作,迅速建立縣、區、村抗日政權,建立民兵、游擊隊。二是堅決消滅日、偽操縱的紅槍會反動武裝,捉拿會首,打擊反動的上層分子,爭取廣大會眾,迅速穩定沁水、士敏兩縣局勢,建立抗日的社會秩序。
會議確定了轉變岳南局勢的策略方針,同時對開展各縣抗日工作和消滅紅槍會反動武裝作了具體部署。這次會議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開創岳南抗日斗爭的新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即,中共岳南地委抓住機遇發展自己。集中黨政軍各方面的力量組建了兩個行動委員會。一個由岳南軍分區副政委帶領,以第十六團參謀長周學義率第三營為骨干,結合當地的黨政干部,負責開辟塔兒山以西地區的工作。一個由岳南專署行政科科長田杰三帶領,以支隊長景仙洲、政委曹博生率汾東支隊為骨干,配合當地干部在臨汾、襄陵的東部地區開展工作。在塔兒山地區殲滅了閻軍六十一軍撤退時留下的保九團,隨之該軍汾東辦事處也告垮台,順利完成了中共太岳區黨委提出的“控制塔兒山,開展同蒲鐵路線敵佔區工作”的任務。
數月內,太行、太岳軍民積極展開了反“蠶食”斗爭。以主力一部協同地方武裝和游擊隊堅持原地斗爭,以武工隊、小部隊主動深入敵佔區開展軍事政治攻勢,5至7月共摧毀日偽組織1064個。岳南地區先后建立恢復9 個中共縣委和抗日縣政府、30多個區政權,可控人口達到近9萬人。各縣區武委會、大隊、區村民兵組織相繼恢復建立,農、青、婦等抗日救國群眾團體也隨之恢復組建。並逐步開始實行減租減息,努力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群眾生活,岳南地區抗日斗爭轟轟烈烈開展起來。
故地洪洞觀水電 臨汾龍祠遇老鄉
新中國成立后的1957年3月11日,鄧小平飛抵太原。3月末的一天早晨,他在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陪同下乘火車來到故地洪洞農村考察調研。這是他第4次抵達臨汾地區。他面帶微笑、格外興奮,談笑風生。在洪洞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著紅軍戰斗的足跡,也有八路軍駐扎過的地方。與他有著特殊的情緣。20多年前的戰斗生活和難忘歲月不時地在他腦海縈繞,記憶猶新。
他乘車到達明姜村后走進華北第一個農村小型水利發電站—— 明姜水利發電站,仔細詢問了水電站的建設和運行灌溉情況,高興地說:“你們的農村小型水電站辦得好,要把它管理好,為農業生產和農民服務好。農村搞水電站,是發展農村經濟的新生事物,一定要多發展一些農村水電站。”
又去廣勝寺觀看了飛虹塔和霍泉水渠。他久久停留在霍泉旁邊注視觀察,噴涌而出的泉水清澈見底、浪花飛濺、奔騰向前,他情不自禁連聲稱贊:“好水!好水!”但當聽說霍泉水隻能灌溉 11 萬畝土地時十分惋惜地說:“這麼好的水,白白流去太可惜,要想辦法充分利用呀!”他對廣勝寺珍貴的文物十分欣賞。對陪同人員說:“廣勝寺是我們老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寶,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要好好保護它,利用它。”他返回洪洞縣城后參觀了古大槐樹移民處和蘇三監獄,還聚精會神聽了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玉堂春”。他千叮嚀萬囑咐強調一定要保護好這些珍貴的國家文化遺產。當時,洪洞縣正在召開縣、鄉、村三級干部大會,布置生產工作。與會干部聽說鄧小平來到了洪洞,群情激奮一致要求想見一見。他欣然應允健步走向縣委機關大院。參會眾人早已候在會議室門前列隊歡迎,看到他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陶魯笳說:“請總書記給大家講一講吧!”頓時,掌聲雷動。他微笑著說:“你們的縣委書記講得很好,我不講了。”遂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省委書記陶魯笳、晉南地委書記趙雨亭、洪洞縣委書記王繡錦等陪他與參加三干會的同志們共同合影。參與合影的洪洞干部興高採烈地稱:“這是一張五級書記大合影。”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仍有人精心珍藏著這張珍貴照片,以示對鄧小平的崇敬和懷念。
鄧小平一行又到臨汾縣農村考察,來到汾河西邊的龍子祠仔細察看其泉水並認真聽取了匯報。他指著噴涌流淌的泉水說:“這裡的水這麼好!白白流去很可惜。我們要好好開發利用龍祠泉水,讓泉水多造福人民。”又指著光禿禿的山丘說:“山上的樹太少了,要多栽些樹,搞好綠化。”在當地干部的引導下他觀看了當地農民利用溫泉水種植的長勢喜人的黃牙韭菜。當他得知在春寒料峭的季節其它蔬菜還未上市,黃牙韭菜能賣出好價錢且很受歡迎時說:“這是經濟作物,成本低,收入高,有條件的地方要擴大種植面積。”他還轉身對龍祠村高級合作社主任劉瑞林鼓勵說:“這個地方很有發展前途,你們要好好干。”
視察龍祠水利工程時,鄧小平剛下車,早候在龍祠水委會門口的黨支部書記陳振乾一眼就認出便激動地邊連聲喊著“鄧政委”邊大步流星走上前。鄧向前緊走幾步握住陳的手問:“你原來是哪個部隊的?” 陳答:“你的部隊,七縱二十一旅六十二團,你還給我敬過酒。”陳曾是二十一旅著名神槍手,多次被評為戰斗英雄。這次重逢也勾起過往回憶。1946 年在河南打敗國民黨軍一一八師后劉鄧首長接見宴請過包括陳在內的有功人員。1947 年又因榮獲戰斗英雄稱號再受到劉鄧首長接見宴請,鄧再次向他敬酒。鄧會心笑著握緊陳的手搖了搖問:“四川哪個縣的?” 陳答:“廣安縣的,和鄧政委家鄉相隔 20 裡路”。鄧問:“哪個村的?” 陳答:“觀音堂村的。”鄧又問:“娶媳婦了嗎?” “娶了,老婆是內蒙人,生了一兒一女。”后陳在淮海戰役中不幸受了重傷,醫生建議他截去下肢,他痛苦地搖了搖頭。鄧去醫院看望傷員時陳流著淚說:“我一直是先頭部隊的突擊隊員,沒有腿怎麼跑步沖鋒呀!”鄧以商量的口氣跟醫生說:“小陳是咱們部隊的英雄,能不能再想點辦法保住小陳的腿?拜托你們了。”第二天師長帶著新被褥送到陳床前:“鄧政委說你傷勢很重,鋪的草褥子不舒服,讓我們想辦法到醫院給你送被褥。”在醫生千方百計精心治療下奇跡出現了,陳的腿保住了。聽完往事后鄧說:“沒鋸你的腿多好呀,否則,你今天不會跑得這麼快了。”隨后看著其傷腿深情地說:“生活上有什麼困難?有困難找我呀!”臨走前還專門和陳振乾、劉瑞林合影留念。
在臨汾,鄧小平還視察了空軍駐臨汾某航校,看望了廣大官兵。在聽取匯報中得知當地女青年找對象是“一軍二工三黨干,永遠不嫁庄稼漢”時對軍隊和地方領導同志說:“你們要搞好軍民團結,搞好軍民關系。”爾后乘火車南下赴運城等地視察調研。
來源:《黨史文匯》2018年第4期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