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7日14:55 來源:人民政協報
1948年11月初,淮海戰役正式打響。為鼓舞士氣,華東野戰軍文工團的文藝工作者們隨野戰部隊一起開赴淮海前線。
在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戰,華野部隊沿著徐州以東地區的隴海線兩側對從新安鎮撤出的國民黨軍黃百韜兵團展開追擊。國民黨軍隊為了避免覆滅的命運,拼命向西逃跑,人民解放軍則極速追擊,很多部隊急行軍中不起灶做飯,有的部隊戰士們一天隻吃一頓飯,且是邊走邊吃。部隊在強行軍中,大多數時間每天要走130至150華裡。戰士們在“敵人跑到哪裡,我們追到哪裡,就把他們殲滅在哪裡”的口號鼓舞下沒有一個人掉隊,緊緊咬住黃百韜兵團,最終將其包圍在碾庄地區。文工團員韋明,被這一個追擊的場面深深地震撼了,他激動得無法入眠,在油燈下,伏身在門板上寫下了《乘勝追擊》的歌詞:
追上去!追上去!不讓敵人喘氣!
追上去!追上去!不讓敵人跑掉……
這首節奏明快,催人奮進的歌詞深深打動了時任華野文工團團長沈亞威,他立即動筆,充滿激情地譜寫了曲子,並且邊行軍邊教戰士們演唱。就在部隊到達下一個宿營地的時候,淮海戰場上的第一首歌曲已經在部隊中傳唱開了,后來這首歌成為了《淮海戰役組歌》中的第一首歌曲。
在搶佔運河鐵橋戰斗中,解放軍戰士們冒著國民黨軍瘋狂的機槍掃射和密集的手榴彈,一次次地抱起炸藥包沖向敵人碉堡,前面的戰士倒下了,后面的戰士抱起炸藥包繼續前進,最終攻克了敵人據點。他們大無畏的精神深深打動著文藝工作者們。時任華野文工團音樂股長的陳大熒,懷著對英雄的崇敬,含著熱淚創作完成了歌曲《搶渡運河鐵橋》,后來此曲成為《淮海戰役組歌》中的第二首歌。
1948年11月23日,在黃百韜兵團被殲滅后,一位騎兵通訊兵,騎著奔馳的戰馬呼喊著:“捷報,捷報……全殲黃百韜。”被這種勝利的喜悅氣氛深深感染的沈亞威,僅用2個小時就創作出了《捷報,捷報,殲滅了黃百韜》。
在淮海戰役進行的過程中,隨著勝利的捷報不斷傳來,文藝工作者們情緒高漲,陸續創作出《挖工事》《狠狠地打》《歌頌淮海勝利》等40余首充滿激情和喜悅的戰斗歌曲,平均不到兩天就誕生一首新歌。戰后,經沈亞威等同志集體研究,篩選出10首最能代表淮海戰役各個階段特點的歌曲,組成《淮海戰役組歌》。配上朗誦詞,連成一組反映淮海戰役全過程的聯唱,這就是響徹全中國的《淮海戰役組歌》。(姚冰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