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王孝錫:意志堅定 精神不朽

2018年06月07日07: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值初夏,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縣城廟咀東路王孝錫烈士紀念館青磚朱門,庄嚴肅穆。不少參觀者專程前來,追思王孝錫烈士在秦隴播火的革命事跡。紀念館已成為廣大干部群眾感知紅色文化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的重要基地,每年前來追思王孝錫烈士的參觀者超過7萬人。

  王孝錫,字遂五,1903年出生於甘肅省寧縣太昌鎮一個農民家庭,1924年考入國立西北大學。學生時代的王孝錫閱讀了《新青年》《向導》等大量革命刊物,並結識了劉含初、魏野疇等著名的共產黨人。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后,王孝錫在學校黨組織的領導下,組織了“滬案援紅委員會”“反對英日屠殺同胞雪恥會”,積極投入反對陝西督軍吳新田黑暗統治和聲援五卅運動的斗爭。此后,王孝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5年夏天,王孝錫暑假回到家鄉寧縣太昌鎮,與任鼎昌、王曉時等組織成立了進步青年組織——太昌青年社。這是甘肅成立最早的進步青年革命團體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在隴東播撒革命火種的開端。

  1927年3月,在馮玉祥部隊工作的中共黨組織負責人劉伯堅、鄧小平等推薦王孝錫以國民黨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與胡廷珍等其他3名共產黨員一起赴蘭州工作。到達蘭州后,王孝錫首先整頓了國民黨甘肅省黨部黨務,加強省黨部的進步力量,並根據蘭州地區革命斗爭形勢和中共陝甘區委的指示,建立中共蘭州特別支部,與其他同志一起,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新民主主義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在西北的地方黨組織遭受重創,革命活動處於低潮期。王孝錫仍意志堅定,按照黨組織的要求,回到家鄉寧縣開展工作,並與任鼎昌、王曉時等共產黨員在寧縣太昌成立中共邠(陝西彬縣)寧(甘肅寧縣)支部。中共邠寧支部成立后,王孝錫任支部書記,有組織地領導革命群眾,在寧縣、長武、彬縣、旬邑等陝甘地區堅持斗爭,並重新組建青年社,宣傳進步思想,組織革命活動,使一批隴東青年受到了培養鍛煉。

  黨的八七會議后,王孝錫按照黨組織的要求,以行醫為掩護,深入陝甘交界10多個縣的農村進行調查,並寫出了《解決中國問題的草案》《農村調查及農村階級分析》等文章,開始探索農村武裝斗爭的路子。1928年5月,王孝錫領導寧縣支部同志在陝西彬縣開展工人運動,並策劃發動陝西旬邑起義,成立革命武裝。旬邑起義雖然失敗了,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次起義是一次聲勢較大的農民武裝斗爭,為黨在陝甘邊界開展武裝斗爭提供了寶貴經驗,也更加堅定了王孝錫的革命信心。起義失敗后,王孝錫與其他同志又回到寧縣,組織農民武裝繼續開展斗爭。

  黨組織在寧縣一帶的革命活動,引起反動當局的極大不安,開始血腥鎮壓革命活動。1928年11月26日,王孝錫被捕入獄。在獄中,面對反動當局一次次酷刑審訊,王孝錫以鋼鐵般的意志與敵人進行頑強斗爭,嚴守黨的機密,堅貞不屈、視死如歸。同年12月30日,王孝錫被敵人押往刑場,犧牲時年僅25歲。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2013年4月,寧縣王孝錫烈士紀念館建成開館並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採取圖片、實物、塑像、文字相結合的方式,以王孝錫烈士早期革命活動為主題,再現王孝錫烈士踴躍投身革命、舍生忘死的革命歷程。(新華社蘭州6月6日電 記者王朋)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07日 04 版)

(責編:張恬恬、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