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軍的第一份鉛印軍報

王平 葉勇明

2018年07月20日08:0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紅軍的第一份鉛印軍報

  《浪花》創刊號(第一期)

  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古田鎮古田會議紀念館收藏著一件異常珍貴的文物——1929年7月27日紅四軍政治部編印的《浪花》創刊號(第一期),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最早創辦的第一份鉛印軍報。

  根據古田會議紀念館館藏原始檔案記載,1985年7月《浪花》被發現於福建龍岩市漳平市雙洋鎮(原寧洋縣城)土地廟的內牆上,當時土地廟房產所有人經雙洋鎮政府批准,擬將土地廟拆除新建住房,要求古田會議紀念館派人前往處理。根據當時的條件,古田會議紀念館派出李瑞川、巫細珍、丁和隆、賴宗健等人,將報紙連同土牆一起切割下來,搬運回古田會議紀念館收藏,后經福建省文物鑒定組鑒定,其為國家二級文物。這張珍貴的紅軍報紙在當時又有著怎樣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故事呢?

  為了打破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1929年春,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在當地黨組織和地方武裝的緊密配合下,紅軍經過了半年的艱苦轉戰,成功消滅了福建省防軍第一混成旅陳國輝等部,成功開辟了以龍岩、永定、上杭三縣為中心的閩西革命根據地。為了配合紅四軍的武裝斗爭,全面實現紅四軍前委在“閩西及龍岩、永定、連城、上杭、汀州、武平六縣的游擊計劃”,廣泛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擴大政治影響,紅四軍政治部決定利用從敵人手中繳獲的印刷機器創辦《浪花》報。

  當時,紅四軍政治部主任李任予將《浪花》的印刷任務交給了毛鐘鳴和毛銘新印刷所,毛鐘鳴接到任務后,決定採用玉扣紙(白報紙)來印刷《浪花》,因其紙質薄,用糨糊粘貼在粉牆上不易撕毀﹔採用鉛印技術,因為鉛印的刊物盡管費時,但是不像油印會滲油而變得模糊,而且易於保存。

  1929年7月27日,紅軍第一份鉛印軍報《浪花》(創刊號)(第一期)在閩西正式出版。《浪花》黑色單面鉛印,四開二版,用閩西特有的玉扣紙印,創刊號設有“發刊詞”“特訊”“短評”等欄目,成為當時紅四軍宣傳戰績、發動群眾、揭露和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

  《浪花》“發刊詞”開宗明義地闡明了紅四軍政治部創辦該報紙的宗旨是“喚起被壓迫階級和弱者”“用他全身的力效力於他的主人——被壓迫階級”,以簡潔的文字揭露包藏禍心的反動統治者的罪惡行徑,發揚大無畏的革命氣概,揭露了反動軍閥到處征收苛捐雜稅、反革命黨到處屠殺愛國青年、土豪劣紳極端剝削貧民的罪行。“短評”為“最近時局鳥瞰”。文中用許多事實,客觀分析了“汪派”、改組派、“馮派”“張發奎部”等國民黨內部各大派系與蔣介石間的矛盾,証明當前蔣介石只是形勢上統一中國,新軍閥之間混戰的必然性。“特訊”以漫畫“燈光照耀”為頭,暗示了共產黨、蘇維埃政府的政策就像一盞明燈照亮廣大貧苦群眾的生活。內容刊載了龍岩縣革命委員會制定的農村政策,全面闡述了蘇維埃政府的分田政策和夏收條例。同時,《浪花》還用漫畫的形式形象地表現了國民黨軍驚恐萬狀的情形,報道了閩西各地舉行工農暴動,創建和發展閩西革命根據地的良好局面,號召廣大工農群眾積極行動起來打土豪、分田地。

  紅四軍在閩西的勝利,引起了蔣介石及閩粵贛三省國民黨軍隊的震驚,急忙調兵遣將,對閩西進行“會剿”。為此,紅四軍宣傳員四處刷寫革命標語,張貼《浪花》報和紅軍布告,揭露敵人的真實面目和反動性質,積極動員廣大工農群眾起來粉碎國民黨軍的三省“會剿”。1929年8月,朱德率領紅四軍二、三縱隊出擊閩中,一舉攻佔寧洋縣城。在紅四軍的英勇戰斗和地方群眾的配合支持下,1929年9月初,紅四軍成功瓦解了敵人的三省“會剿”。

  紅四軍《浪花》報文字通俗易懂,作為當時紅軍重要的宣傳工具和政治喉舌,很好地配合了紅軍的武裝斗爭,為紅軍爭取廣大群眾、創建和發展閩西革命根據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它作為現存正式出版的最早的人民軍隊鉛印軍報,在黨的新聞報刊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我們研究紅四軍的歷史、紅四軍的宣傳工作以及我黨早期的土地政策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佐証。

  (王平 葉勇明 作者單位:福建省上杭縣紀委監委、古田會議紀念館)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