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平
2018年08月01日08:29 來源:遼寧日報
呂正操
萬毅
於權伸
人物 陳晶 畢業於吉林大學,史學碩士,現在遼寧省檔案局(館)任職。在《蘭台世界》《共產黨員》《今日遼寧》《遼寧日報》等發表文章十余篇。
核心提示
省檔案館珍藏著一份同學錄,收錄的是80多年前在東北講武堂學習的青年軍官的畢業照。
與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同,《東北講武堂同學錄》中收錄的年輕人,面對的是中國千瘡百孔的局面:外有西方列強以堅船利炮威逼壓迫,內有軍閥混戰,國弱民疲、苦難深重,等待他們的是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史記
東北講武堂
1908年8月,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借用奉天陸軍小學堂房舍設立東三省講武堂,“作為帶兵者研究武學之所”,直到1915年停辦。
1918年,張作霖下令“在前講武堂舊址設立奉天陸軍講武堂”,第二年,將其改名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張作霖兼任講武堂堂長,任命熙洽為教育長、孫旭昌為總隊長,學員編為4個區隊。第一次直奉戰爭后,奉軍進行整頓和改革,擴充講武堂規模,堂長下增設監督一職,由張學良擔任,負責實際領導工作。除原有步兵科外,增設騎、炮、工、輜等科。教官多為東北籍的陸大畢業生或留日士官生。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后,張學良就任東北保安總司令,將東北“陸海空軍各軍事教育機關,統改歸講武堂監督管轄,而陸軍講武堂乃改稱東北講武堂。” 自此,東北講武堂成為東北軍事最高學府,與雲南講武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及后來的黃埔軍校並列為當時中國的四大軍校。
在張學良的主持下,東北講武堂進一步發展。先后在黑龍江、熱河增設分校,原講武堂改為遼寧本校。同之前相比,軍校的規模更大,學員更多,並設立了高等軍事研究班、炮兵研究班、空軍教育班等。
東北講武堂共創辦十一期,總共畢業學員近萬名,此外,還有各種專科班、研究班畢業學員千余人。
在每一期同學錄的前頭,都有教員和學生代表撰寫的序言,從中看出青年人要面對的國家、東三省的嚴峻形勢以及拯救民族的責任感。在東北講武堂第三期第一中隊撰寫的序言中,提到青年軍人的志向,他們慷慨寫道:“今日之內亂頻仍,外患岌岌,譬如巢燕居於半火之堂,游魚處將沸之鼎,挽狂瀾支大廈舍我儕軍人,伊誰任也?”他們號召同學們:“願矢匹夫有責之心,奮馬革裹尸之志,放異彩於白山黑水,播威名於赤縣神州!
(省檔案館供圖)
同學錄中將星閃耀,個個英氣逼人
《東北講武堂同學錄》是遼寧省檔案館研究人員在整理館藏歷史資料時發現並珍藏起來的。近年來,考慮社會上的需求,他們對館藏《東北講武堂同學錄》進行了精心掃描,正式出版。
省檔案館研究人員陳晶計算過,東北講武堂共舉辦十一期,走出了13位開國將軍,涌現出眾多著名抗日將領。
“他們個個英氣逼人。”陳晶說。
在東北講武堂第五期畢業生的同學錄中,她找到了開國上將呂正操的畢業照,照片中,呂正操頭戴軍帽,二目有神,英姿勃發。
同學錄中記載,呂正操別號必之,畢業時年齡為22歲,是奉天省海城縣(今海城市)人,在步兵科學習。另據《呂正操回憶錄》記載:“1923年冬,呂正操由張學良選送進入東北講武堂第五期步兵科學習,這期間呂正操嚴於律己,十分刻苦。”
史料記載,1937年5月,經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呂正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呂正操率部奔赴抗戰前線。
1937年10月14日,呂正操在晉縣(今晉州市)小樵鎮率691團所部脫離東北軍,改編為人民自衛軍,他擔任司令員,並在所屬各總隊都建立了黨組織,部隊成為一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
1941年至1943年,為了粉碎日本侵略者的“蠶食”進攻和大掃蕩,呂正操帶領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在無險可守的平原上和極端殘酷的環境下,靈活運用地雷戰、地道戰、蘑菇戰、頂牛戰等新戰法打擊日偽軍,侵略者吃盡苦頭,時時處於惶恐之中,呂正操從此聲名大震。
新中國成立后,1955年,呂正操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晶在東北講武堂第九期畢業生同學錄中找到了開國中將萬毅的畢業照。畢業照裡,萬毅留著當時軍人慣有的短發,面容清瘦,英俊洒脫。
同學錄中記載,萬毅別號頃波,遼寧省金縣人,時年23歲,當時在東北軍中他已經是少校軍銜。
1930年6月,萬毅在東北講武堂以該期學員考核第一的優異成績畢業,獲張學良獎給的懷表一塊、指揮刀一把。
抗日戰爭爆發后,他率東北軍第57軍112師672團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全團犧牲,獨萬毅幸存。
1938年3月,萬毅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特別黨員。1940年初任第57軍111師333旅代旅長,與師長常恩多發動針對與日軍勾結的頂頭上司57軍軍長繆澄流的“九二二鋤奸”運動。
萬毅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東北軍中與反共頑固派進行斗爭。1944年10月20日,奉山東軍區命令,將國民黨新111師改編為八路軍濱海支隊,任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軍區副司令員兼山東軍區濱海支隊支隊長。
此后,萬毅率部參加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滿族將領中軍銜最高者。
開國少將賈陶是人民軍隊炮兵部隊的重要領導人,陳晶在東北講武堂第六期畢業生同學錄中找到他。此前,史學界對於賈陶在東北講武堂是畢業於第六期還是第八期有過爭論。
同學錄中的賈陶用的名字叫賈國輔,別號筑岩,當年隻有21歲,在第三隊炮兵科學習。畢業照中,年輕的賈陶斜扎武裝帶,與多數人正視鏡頭不同,他選擇了斜側身取相,看得出這位年輕軍官志向高遠。
1928年12月,賈陶以優異成績在東北講武堂第六期畢業,歷任東北軍模范隊山炮連、曲射炮連上尉連副、少校連長。雖在舊軍隊中,但他潔身自愛,同時開始接受進步思想,193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勝利后,賈陶奉命挺進東北,1945年9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炮兵旅旅長,這是我軍較早的炮兵部隊之一。他的炮兵技術專長得以充分發揮。在解放戰爭時期,賈陶一直率炮兵部隊南征北戰,給兄弟部隊以強有力的支援。他為東北炮兵部隊的組建和全軍炮兵干部的培訓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1955年,賈陶被授予少將軍銜。
以作戰勇猛著稱
“這些開國將軍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作戰勇猛。”陳晶說。
在東北講武堂第九期第一總隊步兵第五隊的同學錄中,有楊有山將軍的畢業照。楊有山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百團大戰和平津、太原等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1964年晉升為少將。同是東北講武堂第九期步兵科學員,在第一總隊步兵第九隊的同學錄中,陳晶找到了我軍著名抗日將領,開國少將李鐘奇。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李鐘奇身經百戰,六次負重傷。1938年4月在河北沙峪戰斗中,他背部脊椎骨右側被炸出一個鴨蛋大的窟窿,又流血又冒氣,呼吸已非常困難,戰友給他找來一口棺材准備后事了。但是,一個月以后,他神奇地歸隊,被稱為“打不死的參謀長”。
在東北講武堂第十期第二總隊步兵第七隊畢業生中,有開國少將趙東寰的畢業照。1948年,趙東寰率領獨立10師靈活執行上級命令,順渾河北岸西進,攻克撫順,殲敵4300余人。1949年,趙東寰奉命在洛陽、陝州組建剿匪司令部,指揮42軍、其他參戰部隊及地方武裝,開展秦嶺東端、豫陝邊界、伏牛山主脈及嵩山地區的剿匪行動。在3個月內,肅清了自明清以來歷代政府都束手無策的慣匪,消滅了國民黨的特務組織與地方惡霸相勾結而建立的反動武裝,取得了豫西剿匪的徹底勝利,1955年,趙東寰被授予少將軍銜。
同學錄因“九一八”中斷
雖然經過長時間研究,陳晶並沒有在現存《東北講武堂同學錄》中找到有關史學家提出的全部開國將軍的畢業信息。造成這種缺失的直接原因便是1931年9月18日,蓄謀已久的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
1919年5月,講武堂第一期學員由奉軍各部隊選送,“共有222名在職而無正式出身之軍官入堂學習,授以初級軍事理論知識,1920年4月畢業。”陳晶說,東北將領張學良、張廷樞等均畢業於此期。《東北講武堂同學錄》的制作也始自這一期。
據介紹,張學良原准備就讀保定軍官學校,后在東三省巡閱使署參謀長張作相鼓動下,決定進入東三省講武堂學習。當時,張學良提出要考講武堂,張作霖反對。他對張學良說:“學軍事得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你去幾天,不干了再回來,你可別給我丟人了!”張學良被父親一激,說道:“別人能干,我就能干!”張作霖說:“好,你在講武堂要是畢業的話,我就給你個營長干。”這樣,張學良進入東三省講武堂,成為炮兵科第一期學員。
1920年5月,講武堂續招第二期,學員352名。1921年5月招收第三期,學員391名。1922年10月,舉辦第四期,招收學員335名。講武堂第四期除招收現役軍官外,還在社會上招考青年學生,學期一年,但青年學生畢業后須見習3個月方准補用。第五期於1924年1月招生,但中途因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學員臨時解散回原部隊參戰,戰后方復課,於1925年10月畢業,學員324名。1926年8月,講武堂第六期招生,學員406名。
1927年6月,東北講武堂還在北京黃寺設立了講武堂分校,在北京、沈陽兩地進行招生,第七期學員人數一度達到900余人,為張作霖主政時期人數最多的一期。同年9月,沈陽本校續辦第八期,學員仍由各師旅選送,學員617名。
1928年,張作霖退回關內,第七期學員也由北京移入本校,至8月畢業,開國少將於權伸就畢業於此時。第八期學員曾於1928年4月停課,8月復課,於11月畢業。
東北講武堂的第九期和第十期的學員原為一期,分為兩期的原因,一方面是兩期的教員不同,學員的來源不同:第一總隊的學員來自“各軍隊未受相當軍事教育之下級軍官”﹔第二總隊為學生隊,招收的是“初中以上之學生,曾經教導隊、學生隊及各特兵科之教育班畢業之學生”。另一方面是兩期畢業的時間不同,第十期學員於1930年畢業,學習時間是一年八個月。
而第十一期同學錄,因“九一八”事變學校停辦沒有印制。
遼寧省檔案館整理並出版的影印本《東北講武堂同學錄》,收錄東北講武堂第一期至第九期教員及學員名冊,由於第九期第二總隊學員屬於第十期,因此,這套《東北講武堂同學錄》實際記錄了東北講武堂一至十期教員和學員的信息。其中第九期、第十期同學錄記載學員信息最詳細,除了載有學員個人照片、姓名、字號、年齡、籍貫、住址,還包括官銜、所在總隊及具體分隊等信息。此外,還附有校訓及校貌、操練、軍事演習等照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