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他們走進歷史,讓我們擁抱未來”

——寫在《永不褪色的記憶——抗戰老兵肖像攝影展》開幕之際

2018年08月16日13:4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他們走進歷史,讓我們擁抱未來”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以廣播的形式發布《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迎來勝利。

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8月15日,一場名為“永不褪色的記憶”的抗戰老兵肖像攝影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

127位老兵、138幅作品,攝影展以圖文的形式展示1931年至1945年在抗日戰爭各戰線上奮進的中國軍人肖像和事跡。

“這勝利來之不易!那些曾經為國家、為民族舍生忘死、流血犧牲的先輩們,盡管他們已經逐漸老去,但他們的精神永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李宗遠如是說。

“我們是邊區的小朋友,我們是抗日的后備軍。今天我們在戰斗中學習,明天為國出力……”在參觀過程中,一些在時光中定格的年輕面孔勾起了徐愛民老人的回憶,今年91歲的她還能准確唱出80年前在延安時唱過的歌。1938年,老家山西臨汾失陷后,徐愛民輾轉來到延安。“時間過得真快呀,不知不覺我就從一個小八路變成一個老太太了。”在展覽現場,徐愛民不斷向照片上的老兵鞠躬、敬禮,“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有了他們,咱們國家才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

此次展覽的照片,出自民間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們利用業余時間,走訪散落在各地的抗戰老兵,用鏡頭記錄他們的生活片段。攝影師楊智軍的作品《我是一個兵》也在展覽之列。他特意來到現場,與觀眾分享走訪過程中的點滴感動。“我們拜訪完臨走的時候,很多老兵會深深給我們敬一個軍禮。他們顫顫巍巍,努力挺直佝僂的腰身。這些內心藏著軍魂的人,他們認為軍禮是給我們最好、最高的回應。”

當年為中華民族浴血而戰的英雄們,如今都已年逾鮐背。照片中的老兵,最小的也已經90歲了,他們中有多位在拍攝后離開了人世,這些照片成為他們的最后定格。被譽為中國“抗戰活化石”的付心德老人,也在被拍攝后於113歲高齡時去世。在志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他們都很老了,有的生活得不是很好”。

關愛英雄,以國之名。今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英雄烈士保護法,規定國家實行英雄烈士撫恤優待制度。

今年7月,退役軍人事務部、財政部發出通知,再次提高部分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准。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准,在現行基礎上提高10%﹔在鄉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准在現行基礎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補助標准在現行基礎上每人每年提高600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第25次提高殘疾軍人殘疾撫恤金標准,第28次提高“三屬”定期撫恤金標准和“三紅”生活補助標准。

“他們走進歷史,卻讓我們擁抱未來。希望更多的人記住他們,記住這些象征著民族不屈精神的老兵,因為他們是我們的英雄,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楊智軍說。

(記者 劉華東 通訊員 安子霖)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