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走進紅色熱土——照金

2018年08月20日16:09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走進紅色熱土——照金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陝西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精神富礦,無數革命志士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繼,抒寫出感天動地的歷史篇章。革命先烈拋頭顱洒熱血,悲壯三秦大地。深厚的紅色基因,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時光荏苒,滄桑巨變,英雄的足跡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紅色的記憶並沒有在歷史的深處褪色。

讓我們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沿著紅色足跡重走信仰之路,挖掘珍貴史料,探訪革命舊址,濃墨重彩地講述英雄故事,傳播紅色文化,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1 銘刻在這片土地上的紅色革命歷史

在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歷史畫卷中,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是一個華彩的篇章,它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一塊非常重要的革命根據地,1935年2月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與陝北革命根據地統一為西北革命根據地。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創建初期,照金蘇區是中共陝甘邊特委和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所在地,也是紅二十六軍的后方基地。照金地區的薛家寨、陳家坡等革命舊址,現在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照金,位於銅川市西北部,自古乃要塞之地。相傳隋煬帝巡游至此,稱“日照錦衣,遍地似金”,照金因此名傳天下。照金丹霞地貌頗為獨特。宋代山水畫家范寬、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深得照金山岳之精髓,並以此為原型創作了《溪山行旅圖》,成為傳世國寶。1933年,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創建西北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由此成為西北革命的搖籃,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光輝絢麗的篇章。

1932年4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陝甘邊游擊的工作及創造陝甘邊新蘇區的決議”,進一步推動了照金地區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在中共陝西省委的領導下,陝甘邊黨、政、軍組織相繼在照金地區成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有力地打擊了照金腹地和周圍的反動勢力。1933年春建立了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它橫跨耀縣(今耀州區)、淳化、旬邑、宜君4縣,面積數萬平方公裡。

1933年春,根據地黨政領導機關遷駐距照金鎮約5公裡的薛家寨。這裡處於橋山山脈南端,海拔1600多米,重巒疊嶂,密林如海,中心地帶壁立千仞,地勢十分險峻,相傳為薛剛反唐時的駐兵之地,因此得名。整座山寨走勢雄奇,軍事上易守難攻。紅軍上寨后,在5個岩洞中分別設立了軍醫院、修械廠、被服廠、倉庫等后勤單位,建了寨樓、堞牆、戰壕、哨卡、碉堡、吊橋等。

1933年,這裡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薛家寨保衛戰。當時,照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王泰吉的耀縣起義,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和封建軍閥在陝甘寧一帶的反動統治。是年9月,國民黨陝西當局向照金蘇區發動猛烈進攻。上千敵人分兵幾路向薛家寨逼近,企圖佔領薛家寨,消滅紅軍。在這危急關頭,留寨的紅軍戰士、游擊隊員、工人和婦女挺身而出,奮勇抗擊,打退敵人的多次進攻。在戰斗到第六天時,由於寧老八等叛徒的出賣,紅軍戰斗失利,薛家寨陷落,游擊隊總指揮李妙齋在這次保衛戰中不幸壯烈犧牲。

1934年秋,紅軍和游擊隊主力返回照金,全面恢復並鞏固了照金革命根據地,直到新中國誕生。

2 革命舊址成為重溫紅色記憶的課堂

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舊址紅色旅游景區是中宣部批准的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陝西省政府命名的國防教育基地。現已逐步成為陝西北線旅游中重要的文物古跡參觀點、生態旅游風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照金紅色旅游名鎮於2012年8月底開工建設,2013年8月底建成運營。景區規劃面積90平方公裡,含“照金名鎮、薛家寨、大香山寺、楊柳坪現代農業觀光區”一鎮三區,目前已成為一個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適宜、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優美小鎮。現今,照金小鎮以“紅色是旗幟、民生是根本、產業是支撐”為發展理念,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紅色文化旅游名鎮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

8月7日,記者來到照金。步入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記者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和游客們一起聆聽了發生在這片熱土上的革命歷史。

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於2013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分為上下兩層,一樓為序廳、主展廳,二樓為副展廳和多功能區。該館是一個集紀念館、美術館、博物館於一身的現代展館,以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歷史為主線,用大量的歷史資料、圖片、文物和各種現代高科技手段,再現了創建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艱難歷程,全面系統地展示了革命先輩和蘇區人民英勇戰斗的光輝歷程。

步入紀念館序廳,岩板石片鋪就的地面與氣勢恢宏的鑄銅雕塑即刻將人帶入肅穆庄嚴的氛圍。序廳中央跳動的火苗,象征著薪火傳承。主展廳重點展示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從初創到鞏固、發展的光輝歷程,尤其是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歷史實物和史料、文件的生動展示,仿佛將參觀者帶入歷史的現場。

在紀念館二層,15幅大型油畫定格了15個歷史瞬間。《楊柳坪會面》《分糧斗爭》等作品展現了發生在陝甘邊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畫家們通過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等不同的油畫表現方式,生動再現了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

據介紹,每天都有數千名游客到紀念館參觀游覽。記者看到,雖然不是節假日,短短兩個小時就有數批團隊游客和個人前來參觀,有來自西安高校的團隊,也有來自外地的旅行社團隊,還有自駕游的游客。來自三原縣的梁女士告訴記者,她和朋友兩家人帶著孩子來這裡參觀游覽,這不僅是一次短途旅行,也是對孩子的一次紅色革命教育,瞻仰革命聖地,重走紅軍路,讓下一代不忘革命歷史,學習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繼承革命前輩的不朽精神。

走出紀念館后門,拾級而上,照金革命英雄紀念碑在藍天下巍然聳立,碑上鐫刻著: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英雄們永垂不朽!抬頭仰望,倍感庄嚴肅穆,懷想革命先輩英雄事跡,內心充滿了敬仰和感動。從這裡向下俯望,便是照金牧場。遍地盛開的花兒像是彩色的光芒閃爍在青草之中,在微風的拂動下由近及遠連成一片絢爛的圖畫。照金牧場還有小型濕地、天然密林、自行車賽道、射箭場、靶場等,是體育競技、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照金小鎮上的文化創意街區作為銅川最具規模的民俗文化創意街區,集文化體驗、時尚感受、旅游消費於一體。建筑形態和裝飾風格有機融入銅川特色歷史文化,獨具特色的地標景觀建筑群,成為照金時尚、別致的休閑旅游標志。游客在這裡可以休閑娛樂,品嘗銅川特色美食。

距照金小鎮5公裡的薛家寨是照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溝壑縱深,景區內有著名的薛家寨紅軍革命根據地舊址、紅軍洞等景點。1933年春,陝甘邊黨政軍領導機關遷駐薛家寨后,這裡就成為照金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是紅軍的后方基地。紅軍利用這裡的4個天然岩洞修建了1-4號紅軍寨,自東南向西北依山勢依次排列。1號紅軍寨南鄰秀房溝,當年為陝甘游擊隊1、3支隊駐地﹔2號紅軍寨為當年的紅軍醫院和被服廠﹔3號紅軍寨是紅軍當年的軍械廠,又稱“兵工廠”或“修械所”﹔4號紅軍寨為陝甘特委駐地和供需倉庫。薛家寨的幽谷棧道曲徑幽深,道路驚險陡峭,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和黨建、研學團隊前來重走紅軍路、重溫紅色記憶。

陳家坡會議舊址位於照金鎮北梁村,為1933年8月14日中共陝甘邊區特委、游擊隊總指揮部和陝甘邊革命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的舊址。陳家坡會議為重建紅二十六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陝甘邊革命形勢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目前,該舊址內留存的文字、圖片和物品等向人們展示著革命先輩走過的崢嶸歲月,傳承著紅色基因。

如今的照金已經成為人們休閑避暑、心靈淨化的向往之地。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斗爭中,歷史選擇了陝甘邊,選擇了照金。在黨的領導下,陝甘邊軍民團結一致,推動了民族解放事業向前發展。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澆灌了這片熱土,創造了不朽業績﹔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他們所締造的革命精神,將永遠激勵著人們奮勇向前。(記者 李衛 實習生 謝蕊 雷坤)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