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太原解放戰役中的臨城民工

梁銀安

2018年08月23日08:38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太原解放戰役中的臨城民工

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響了解放太原戰役。為解放太原,解放軍一方面進行軍事部署﹔一方面組織晉、冀兩省民工支前。

河北省臨城縣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接到支前任務后,全縣廣大青壯年爭先恐后,踴躍報名支前。

這次太原支前,組織民工之多、任務之重、難度之大、犧牲之多,在臨城支前史上都是空前的。臨城縣先后組織三批民工共2400余人三次赴山西支前。

早在1948年6月初至8月底的晉中戰役,臨城有900名民工赴晉支前﹔194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進行的太原東山戰役中,臨城有1020余名民工前去支前﹔1949年4月解放軍總攻太原城時,臨城有500名民工支前。在這三次支前中,臨城縣有14名民工在執行任務中光榮犧牲,30余名民工負傷。

1948年4月上旬,中共臨城縣委接到民工赴晉支前任務后,當即研究決定抽21名干部組成赴晉支前指揮部,由副縣長陳風廷任政委,武委會主任張書田任指揮長,按軍隊編制把民工編成3個營9個連,共有1020余名民工。這些民工都是挑選的思想進步、體魄健壯的青壯年。其中黨員佔相當大比例,指揮部及營、連干部由脫產干部擔任,共有21人。

民工隊10月中旬從臨城縣趙庄村出發,跋山涉水,跨越內丘、邢台兩縣西部山梁進入山西省,經昔陽、正定、壽陽、榆次等地,徒步行程600多裡,到達太原東山前線。

雖然民工在前線生活十分艱苦,但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東山前沿所有的水井都被敵人封鎖了,民工就自己挖坑取水,每天生活用水隻能定量供應,吃糧也隻能在夜裡一擔一擔地挑到山上(白天有敵人騷擾)。太原東山是鐵礦山,不長茅草樹木,山上沒有房子住,民工就在山上挖洞住,打一些野草,白天當柴火燒飯,夜裡當床鋪睡覺。

這次太原支前,民工的任務是:隨軍擔架運送傷員,往前沿送彈藥、糧食和其他物品,以保証戰斗的順利進行。從出發到凱旋,民工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晝夜苦戰,不怕流血犧牲,圓滿完成了支前任務,並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壯舉,多次受到解放軍相關領導的嘉獎。

在戰斗最激烈時刻,楊庚戌帶領的民工連不怕疲勞、不怕犧牲,連續兩晝夜往前線運送彈藥,一次他們正向部隊交彈藥之際,敵人連打來幾十發炮彈,炸死我民工3人,炸傷5人,嶺西村村長、共產黨員王小生為掩護他人,不幸中彈犧牲。民工營長馬志遠帶隊到前線搶運傷員,一顆炮彈在一個土洞頂上爆炸,將土洞炸塌,隱蔽在裡邊的5個民工被埋在下面,馬志遠全然不顧敵人炮彈接連飛來,帶人把埋在洞裡的同志全部搶救了出來。

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前線槍聲響成一片,戰斗異常激烈。解放軍傷員不斷增多,民工擔架隊已全部上了前線,但仍不夠用,傷員不能及時運下來。陳風廷政委立即把炊事員、醫生等后勤人員全部組織起來,帶領他們上了前線,天黑得伸手不見掌,雪一個勁兒地下,炮彈不時在身邊爆炸,民工們將生死置之度外,奮勇向前,把傷員全部從前沿抬了下來,受到作戰部隊的嘉獎。

有天晚上,石家欄民工連往前線送彈藥,前沿陣地槍聲大作,他們即刻意識到戰斗一定很激烈,正是急需彈藥的時候。民工們立即提出把彈藥直接送到戰士們手裡,部隊首長見民工冒著炮火來送彈藥,連聲說“謝謝”。第二天,解放軍八縱政治部為民工連請功頒獎。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