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遠平在八路軍120師抗日誓師紀念碑落成儀式上的講話

(2018年9月2日) 

2018年09月03日15:13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在八路軍120師抗日誓師紀念碑落成儀式上的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父老鄉親: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這裡參加八路軍120師抗日誓師紀念碑落成儀式,緬懷這支英雄部隊的光輝業績和戰斗精神,在此,我謹向120師革命先輩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並代表我母親齊心同志,向家鄉父老致以親切的慰問!向參加這次活動的陝西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向各位來賓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我們今天站立的這塊土地曾經留下光榮的記憶。1937年9月2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等部在富平縣庄裡鎮也隆重舉行改編誓師大會。八路軍總指揮朱德激勵120師全體將士:“毛主席說了,紅軍改成國民革命軍,統一番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條,一定要在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賀龍伯伯在誓師大會上堅定發誓:“別看我們外表是白的,可心裡是紅的,永遠是紅的!”第二天,新成立的八路軍120師即離開庄裡鎮,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在此前后,八路軍115師、129師亦先后在三原、涇陽等地舉行誓師大會,並途經富平奔赴抗日最前線。這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勝利,也是家鄉富平在革命戰爭年代留下的精彩一頁。

120師前身是賀龍伯伯、任弼時伯伯等領導的紅二方面軍,這支英雄部隊從八一南昌起義戰火中一路走來,先后開辟了湘鄂西、湘贛、湘鄂川黔等根據地,創建了紅二、紅六軍團等主力紅軍,在完成策應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任務后開始長征,於1936年6月在四川甘孜同紅四方面軍會合,與張國燾反黨分裂主義進行了堅決斗爭,同紅四方面軍一起北上抗日,於同年10月在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由此踏上了陝甘高原的遼闊大地。

陝甘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時期“碩果僅存”的一塊根據地,承載著劉志丹、謝子長和我父親習仲勛在內的無數革命先輩的奮斗與犧牲。毛澤東同志評價說,黨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使陝甘根據地成為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奔赴抗日前線的出發點。

西安事變爆發后,為促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中國工農紅軍主力相繼進入大關中地區,紅二方面軍等部長期駐防富平庄裡鎮,同關中人民結下了魚水深情,僅富平就有一千多子弟踴躍參加紅軍。我父親時任中共關中特委書記,領導關中軍民為主力紅軍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支援,還緊急選調五百多名政治軍事素質過硬的陝甘紅軍指戰員,組成一個補訓團,編入剛成立的八路軍120師,這也是120師成立后補充的第一批有生力量。

我父親和賀龍伯伯的革命情誼始於這段崢嶸歲月。他們一位是著名的南昌起義總指揮,一位是陝甘根據地最年輕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一位41歲,一位24歲,但在抗日戰爭和解放大西北的艱苦歲月裡,他們團結一心、共同戰斗,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我們從小就聽父親說過許多賀龍伯伯和120師的抗日故事,其中讓我們最難忘的就是幾位獨臂將軍的傳奇故事。

賀龍伯伯率領120師東渡黃河之后,建立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拱衛著黃河東岸。而我父親在1943年調任中共綏德地委書記兼警備司令部政委,當時擔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的賀龍伯伯,幾次從晉綏去延安經過綏德,我父親都請他指導工作,給大家作報告介紹120師抗戰的情況。

解放戰爭時期,為了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彭德懷伯伯主動請纓,擔任了以120師主力部隊和陝甘寧地方部隊為主組建的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委,我父親任副政委。中共中央在撤離延安前發布命令:“從即日起陝甘寧邊區各部隊統歸彭德懷、習仲勛指揮”,我父親協同彭德懷伯伯指揮部隊接連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三捷的偉大勝利。當時最讓我父親感動的就是賀龍伯伯反復告誡他的老部下,人民軍隊必須絕對聽黨指揮,一切服從中央。這充分體現了兩位老帥以黨的利益為重的偉大胸懷。

小河會議之后,毛主席、黨中央決定,中共西北局與中共晉綏分局合署辦公,任命我父親為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西北野戰軍副政委兼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委,與賀龍伯伯一起全面統籌后方工作。1949年,新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大西北局)成立,彭德懷、賀龍、習仲勛分別擔任第一、第二、第三書記,在解放大西北的偉大進程中並肩戰斗,建立了不朽功勛。

彭德懷伯伯與賀龍伯伯都是富有傳奇色彩的領導人,我父親雖然比他們兩位年輕許多,卻與他們相處十分融洽,不僅自己虛心向他們學習,還號召西北局干部學習他們兩位的革命精神。在這一時期,賀龍伯伯與我父親外出開會或是檢查工作,白天常常騎馬並轡而行,晚上一條大炕同被而眠。賀龍伯伯喜歡打獵,槍法很准,大家因此常能小小改善一下伙食。

1949年,西安解放前夕,我父親和賀龍伯伯率領部隊途經富平時,賀龍伯伯十分感慨,當年從富平出征的120師,此時已經成為西北野戰軍的主力部隊,兵強馬壯,英勇戰斗在大西北解放的戰場。

1978年春天,我父親歷經磨難復出后,立即慰問了薛明阿姨,對賀龍伯伯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悲憤不已。1987年底,我父親到湖南視察工作,專程趕到桑植洪家關,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賀龍紀念館。我那次也跟隨父親到了湖南,清楚地記得他靜靜地佇立在賀龍伯伯的雕像前,脫帽鞠躬,表達心中的緬懷之情。當時夜幕已經降臨,雨雪交加,分外寒冷,但是他依然仔細觀看賀龍伯伯故居和生平事跡陳列,他對同行的同志們說:“很受教育!”“賀龍同志一家滿門忠烈”,並當場提筆寫下了“資兼文武,勛功偉績,高風亮節,一身正氣”16個大字。他殷切叮囑地方黨委政府要多組織干部群眾到洪家關參觀學習,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黨性教育。

在1988年7月,為紀念八一建軍節,我父親寫下《學習和發揚賀龍同志的高尚品德和優良作風》的文章,飽含深情地回憶了他和賀龍伯伯初次見面的情形:“我第一次見到賀總,是1937年1月在陝西涇陽縣雲陽鎮。那時我任關中特委書記,還是一個青年,對賀龍這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民軍領袖、南昌起義總指揮、赫赫有名的紅軍統帥仰慕已久。我同他會面是在紅二方面軍總部,關向應、甘泗淇等同志當時也在那裡。我們一見如故,十分親切。賀總那堂堂的儀表、瀟洒的氣度、如火的豪情和爽朗詼諧的音容笑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6月29日,賀龍伯伯的陵園在湖南張家界的天子山賀龍公園落成,我受母親的囑托,專程前往參加了賀龍伯伯的骨灰遷葬儀式。面對巍峨秀麗的群山,懷想賀龍伯伯一生的豐功偉績,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今天,我們回到120師全體將士誓師抗日出征的地方,緬懷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的輝煌業績,就是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最后,請允許我再次向參加今天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特別是父輩曾在八路軍各部隊戰斗過的大哥大姐們表示崇高的敬意,致以革命的敬禮。

謝謝大家!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