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張素清偵察記

吳國紅 李星婷

2018年09月06日09:45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張素清偵察記

南腰界地處五縣交界處,易守難攻。酉陽紅色景區管委會供圖

“老鄉,能討口水喝嗎?”1931年初秋的一天,南腰界大壩村堰邊溝的冉瑞太家,來了位不速之客。

這位中等個頭的年輕人討了水喝后,沒有立即離開,而是跟冉瑞太央求:“我從湖北來,家裡遭了水災,來南腰界下力討口飯吃,想借住在你家裡行不?”

冉瑞太答應了他。小伙子一住就是兩年多。臨走時,他給冉瑞太留下幾塊大洋,方才告訴他:“我是紅軍的地下偵察員。”

這名地下偵察員,就是張素清。史料顯示,正是基於如張素清等紅軍偵察員的前期工作,使紅三軍決定選擇南腰界作為根據地。

受賀龍委派到南腰界偵察

7月27日,我們來到南腰界鎮與貴州沿河縣的交界處,隻見崎嶇的山路蜿蜒而上,道路兩旁是密密匝匝的樹林,上山的入口左側,還有一個巨大的碉堡。

“南腰界位於酉陽邊陲,與酉陽、秀山,以及貴州鬆桃、沿河、印江五縣交界。”站在高高的山崗上,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紅色景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白明躍告訴我們,南腰界西有烏江天險,南有梵淨山為屏,易守難攻,軍事位置十分重要。

不僅如此,南腰界是鬆桃到沿河的必經之路,屬川鹽古道的一部分,在人員、給養方面相對充足。

早年,賀龍趕馬運鹽行走湘鄂川黔邊境時,曾到達過南腰界。於是,1931年,受賀龍委派,張素清對南腰界一帶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等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詳細偵察。

一個人在南腰界單線活動

張素清為什麼選擇住在冉瑞太家?

“那時,國民黨政府在這裡設南腰界、龍溪兩個鄉,冉瑞廷、歐鬆廷兩條地頭蛇,一個霸佔南腰界,一個控制龍溪,各養一批鄉丁、家丁,橫行鄉裡,無惡不作。”如今已經82歲的冉崇田(冉瑞太的兒子)告訴我們,父親當時曾經參與過一些反抗活動,因此紅軍可能提前打聽過情況,認為他思想進步,可以信任。

那時,冉瑞太家裡一共四五口人,住在兩三間破爛的瓦房裡。張素清每天早出晚歸,在外面打鐵或走街串巷做小生意。

不過那個時候,張素清大多是一個人在南腰界活動。他曾告訴冉瑞太,自己家裡有老婆和兩個孩子,出來下力就是為了養活他們。

直到臨走時,張素清給冉瑞太留下幾塊大洋,才告訴他:“我是紅軍的地下偵察員,這兩年都在做地下偵察活動。有機會你們也參加革命,推翻惡霸地主,翻身做主人!”

“那時地下偵察員都是單線聯系,他們大多隻知道自己的上線,互相都不認識、不知情。”南腰界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黃孝忠說,因此,那段時間張素清在南腰界的活動內容、接頭暗號、搜集的情報等等,都無從得知。

他匯報的情況起了決定作用

1934年5月,已任紅三軍獨立團參謀的張素清喬裝成商販,再次來到南腰界。

這次,張素清在白楊坳租了化緣道士冉正全的房子,擺攤開店做起了百貨生意。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化裝成算命先生、泥木工匠、小商小販的紅軍偵察員,也先后進入南腰界,在各村活動。

原來,這一切都是賀龍安排的。1934年4月,紅三軍從湖北進入四川,抵達彭水等地,5月15日又由貴州沿河克田區向西挺進,6月1日乘虛佔領貴州沿河縣城。

黔北地區雖敵軍不多,但人煙稀少,給養困難。特別是沿河背靠兩個陡坡,分跨烏江峽谷兩岸,不利於扼守。

究竟到哪裡去找立足點呢?一天傍晚,賀龍、關向應等人正在商討之時,張素清來到軍部匯報川黔邊一帶情況。

在聽了張素清的匯報后,賀龍等人立即決定向南腰界進發。“后來紅三軍在南腰界駐扎下來,以此為大本營開創根據地,建立起縱橫100多公裡,擁有10萬以上人口的黔東特區革命根據地。”白明躍說,根據地同時為紅六軍團的到來做好了准備。

1934年10月27日,紅三軍和紅六軍團在南腰界勝利會師,整合力量后,翌日便揮師挺進湘西,張素清也跟隨大部隊離開了南腰界。

關於張素清之后的史料鮮有記載,“但在根據地的建立過程中,作為偵察員的張素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白明躍認為。

(責編:常雪梅、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