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錦州義勇軍奇襲大凌河車站

2018年09月20日09:5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錦州義勇軍奇襲大凌河車站

戰斗在東北的抗日義勇軍戰士

九一八事變后,遼寧各地的抗日義勇軍將士雖然在武器裝備上明顯落后於日軍,但採取機動靈活的戰術,利用熟悉地理環境的優勢,不斷地破壞交通通訊,截敵后援,在很大程度上擾亂了敵軍的進攻陣勢,牽制了敵軍的行動,並向侵略者表明了誓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發生在1932年1月的奇襲大凌河車站之戰,可謂義勇軍游擊戰的經典范例。

周密偵查

精心策劃作戰方案

九一八事變后,原東北軍軍官由督范奉張學良的命令,於1931年10月由錦州來到大凌河東北方的一家峪屯,結識了愛國志士謝朝品(謝利庭),共商抗日救國大計,組織抗日武裝。接著,由督范又收編了活躍於這一帶的全則州(常海)、李質龍(佛爺李)、李化民(仁義)、苑九佔等人的隊伍,共有1000余人,成立了第二十六路義勇軍。由督范任軍長,謝朝品為旅長,李質龍為團長,全則州為營長,對苑九佔和李化民也分別委以要職。

經過整頓后,很多農民自己出槍出馬,有人甚至拿著大刀長矛參加了抗日隊伍。由督范還聯合附近藍天林率領的義勇軍,在東北軍進關以后,經常出沒於北寧鐵路沿線附近,伺機打擊侵略者。

大凌河車站在大凌河甸鎮北側,地處遼西走廊北寧鐵路的溝幫子、石山站以西,東瀕大凌河,北面和西面環山,在錦州城東40華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大凌河上有一座橫跨兩岸的鐵路橋,是當地重要的交通樞紐。自日軍佔據大凌河后,就派兵把守鐵橋,並禁止中國人通行。

當時正值日軍第二十師團在溝幫子至大虎山一帶對抗日義勇軍進行“圍剿”,為了牽制日軍的“掃蕩”部隊,支援溝幫子一帶的義勇軍,1932年1月下旬,由督范在大凌河車站南方5華裡的凌河堡召開了由謝朝品、李質龍、全則州、苑九佔、李化民和藍天林等義勇軍領導人參加的軍事會議,決定襲擊大凌河車站的日軍,切斷北寧鐵路,摧毀敵人的機動能力。會上,全則州自告奮勇,要求到大凌河甸鎮去偵察敵情,得到由督范的批准。

1月24日,是大凌河甸鎮的集日,由於臨近春節,趕集的人群熙熙攘攘。全則州化裝成趕集的農民,夾在人群中進入大凌河甸鎮,來到車站附近。經過一天的詳細偵察,全則州摸清了日軍的兵力配置和武器裝備情況,並選定了攻打火車站的有利地形——在火車站西南有個“一德堂”粉房,這家粉房共有房屋11間,外有圍牆,距火車站約40余米,正在步槍火力有效射程之內,是攻打火車站最理想的地方。

根據全則州偵察到的敵情,經過詳細研究,最后,由督范做出決定:1月24日晚,全軍兵分三路(即東西南三路),襲擊大凌河火車站和守大凌河鐵橋的日軍,命令東路由苑九佔指揮,殲滅車站東面守護大凌河鐵橋之敵,剪斷電話線拆毀鐵橋上的鐵軌,阻止東來的日軍援兵﹔西路由李化民指揮,埋伏在車站的西面,阻擊西來的援兵,扒毀路軌,設置障礙物,切斷敵軍的后路﹔全則州率領一支隊伍,從正面進攻火車站。同時還令藍天林率部襲擊位於大凌河車站東方的石山站火車站,牽制鄰站的日軍,防止前來增援。

多點開花

分別夜襲鐵路橋和車站

1月24日晚9時許,各路義勇軍共六七百人,趁著月光,從凌河堡出發。苑九佔和李化民率領部隊分東西兩路前往阻擊,全則州率領部隊進入東北軍遺棄的塹壕裡,從南面進入了“一德堂”粉房的后院。全則州立刻部署對車站的南、西、北三面進行包圍,戰士們把圍牆和房屋的牆壁以及豬圈牆挖出許多小洞,作為射擊孔,准備射擊敵人。

25日凌晨兩點,戰斗首先在大凌河鐵橋打響。全則州聽到東路已經打響,立即指揮戰士向車站候車室裡的日軍射擊,車站裡的日軍立即熄燈還擊。驚慌失措的日軍馬上向駐錦州的司令部報告,因電話線已被義勇軍切斷,無法聯系,接著又向石山站火車站呼救,結果,聽到石山站火車站的日軍回答說“這裡也被襲擊很危險”,電話線就被義勇軍切斷了。

這時,日軍隊長中村見援軍無法前來,隻好命令全員緊急集合,倚仗手中的先進武器瘋狂進行抵抗。義勇軍戰士雖然手中隻有舊式步槍,但是卻越戰越勇,戰斗異常激烈,車站的前后左右彈丸如雨,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左右,日軍開始缺乏彈藥,逼著新調來的日籍員工冒死運送補充彈藥,並代替傷兵進行戰斗。狡猾的中村同時也發現義勇軍火力不足,便改變了戰術,命令日軍用手榴彈、擲彈筒還擊,將手榴彈投進“一德堂”粉房圍牆裡去,義勇軍四連連長王榮久不幸中彈犧牲。敵人不斷用擲彈筒射來的炮彈,對義勇軍的威脅很大,並造成一些傷亡。義勇軍向西面轉移。

快到天亮的時候,防守大凌河鐵橋的日軍彈藥快要用光,派人到車站求援。中村非常驚慌,因為如果大凌河鐵橋遭到破壞,自己無法交待。他硬著頭皮派一個分隊攜帶彈藥前去增援。這時,有3名勇敢的義勇軍戰士爬上信號塔,居高臨下向日軍狙擊,日軍不敢抬頭瞄准,隻有盲目射擊。

在全則州、苑九佔和李化民等率領義勇軍襲擊大凌河車站同時,藍天林率領200多名義勇軍戰士,迅速到達了石山站火車站,進入距離車站二三十米遠的民戶圍牆裡,把圍牆挖出許多射擊孔,對車站裡的日軍猛烈射擊,並喊著口號:“沖鋒!把日本人全部生擒!”日軍指揮官小野急忙指揮日軍士兵,利用掩體進行抵抗。由於日軍躲在掩體工事裡還擊,易守難攻,義勇軍隻有步槍,沒有重武器,無法突破車站工事。

血戰3個多小時,日軍的子彈已經用光,通訊聯系被切斷,援兵也沒有來到。上午7時左右,抬頭張望的中村被義勇軍一槍擊中頭部斃命。

達成目標主動撤離戰場

見大凌河鐵橋鐵軌已經被拆除,電話線也被切斷,北寧鐵路運輸也已經切斷,戰略目的已經達到,25日早晨8時半左右,全則州、苑九佔和李化民率領義勇軍戰士主動撤回到凌河堡。直到25日上午10時左右,日軍的步兵、炮兵在飛機和裝甲車的掩護下,才由錦州趕來增援。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由督范決定把義勇軍撤到盤山縣的大青水溝。

由督范、謝朝品領導的抗日義勇軍襲擊大凌河車站后,日寇異常震驚,認為這支義勇軍直接威脅北寧鐵路和戰略要地錦州。於是日軍第二十師團司令部派步兵四個大隊、騎兵兩個中隊、野炮兵一個大隊,自1月29日起,對這支抗日義勇軍進行“圍剿”。

由督范和謝朝品率部撤到盤山縣大青水溝后,雖然可以利用葦塘進行掩護,但因武器落后,又缺乏彈藥,在敵我力量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決定把隊伍化整為零進行活動。由督范在盤山化裝乘火車回到關內去籌集槍械彈藥﹔全則州率領隊伍又回到義縣境內,不久,又率義勇軍炸毀大凌河東面營盤坑的鐵橋﹔李質龍的部隊在盤山一帶又活動一個時期,先后襲擊過營溝鐵路的田家坡、三道溝子和大窪等車站,在日軍瘋狂“圍剿”下,回到了義縣梁家塔,和全則州商議后,把隊伍化整為零,進行游擊戰斗。后來,這支義勇軍的許多官兵參加了抗聯部隊。

(穆景元 作者系錦州市東北抗日義勇軍研究會會長)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