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詩詞與大眾文化

汪建新

2018年10月12日08:1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與大眾文化

  縱觀20世紀中國詩壇,毛澤東詩詞廣為流傳,感染和熏陶了幾代中國人。首先是因為它具有感人肺腑、雅俗共賞的文化魅力。而宣傳規模空前、媒介形式多樣,傳播時間持久,對其推廣普及也功不可沒。這本身就是耐人尋味、值得研究的獨特文化現象。毛澤東詩詞以無與倫比的方式走近大眾、貼近生活、與大眾文化水乳交融,最終也變成了一種蔚為壯觀的大眾文化。

  鉛印書香潤心靈

  毛澤東早期的詩詞作品,主要是在親屬、詩友、戰友之間流傳,這種人際傳播方式影響有限。1937年10月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在倫敦出版,該書收錄了《七律·長征》。1945年11月14日,吳祖光在《新民報》副刊《西方夜譚》刊登《沁園春·雪》,引起巨大轟動。1957年1月《詩刊》創刊號首次刊載毛澤東18首詩詞。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刻印大字本《毛主席詩詞十九首》,196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詩詞》(37首),一時“注家蜂起”。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至70年代,毛澤東詩詞一直是出版界的一個熱點,公開發行的印數突破4億冊。各類學習小組自行編印的毛澤東詩詞注釋本林林總總,有手抄、小報、鉛印、油印等,數量也十分可觀。其內容偏重政治詮釋,輕視藝術鑒賞,水平參差不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毛澤東詩詞的出版與研究重新回歸理性,各種選集、鑒賞、詩話等圖書數以百計。迄今為止,毛澤東詩詞版本豐富多彩,裝訂風格有平裝本、精裝本、線裝本、套塑本等﹔開本規格有小8開、12開、16開、32開、64開等﹔印刷形式有鉛印、石印、木刻、影印等。

  值得一提的是,幾十年來,毛澤東詩詞還先后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發行。這些毛澤東詩詞的外文版本,既有由中文直譯的,也有經由其他語種轉譯的。由於中外譯者的共同努力,毛澤東詩詞已經傳遍世界大多數國家,使它在國際詩壇熠熠生輝。

  余音繞梁撼心魄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分別由王承俊(久鳴)、勞舟譜曲的《七律·長征》《沁園春·雪》,便已在敵后根據地傳唱。1958年4月10日《文藝報》向作曲家征集毛澤東詩詞譜曲稿件。其后,音樂作品不斷涌現,一詞多曲、一曲多詞,其中不乏劫夫、賀綠汀、陳志昂、鄭律成等名師佳作。1960年6月版的由北京大學學生音樂創作組集體作曲的《毛主席詩詞大合唱》,是最早的毛澤東詩詞歌曲版本。1964年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唱了《七律·長征》等三首毛澤東詩詞歌曲。隨后,中央樂團、中央音樂學院創作的《毛澤東詩詞交響組歌》引起了強烈反響。1966年5月舉行的第七屆“上海之春”音樂會專場演唱了毛澤東詩詞歌曲。1970年,田豐創作的大型交響合唱《為毛澤東詩詞譜曲五首》名噪一時,1973年周恩來總理還將它用於接待基辛格。用京劇、昆曲、豫劇、湘劇等傳統戲曲形式演繹毛澤東詩詞,比如蘇州評彈《蝶戀花·答李淑一》撼人心魄、堪稱經典。

  20世紀80年代以后,《毛澤東詩詞歌曲選》《毛澤東詩詞歌曲集》《毛澤東詩詞歌曲百首》等唱片、音帶、像帶層出不窮。一些影視劇,如《解放》,專門配了毛澤東詩詞插曲。在各類音樂會、演唱會上,毛澤東詩詞歌曲不絕於耳。

  翰墨詩情入畫屏

  蘇軾評論王維詩作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壯闊激越的毛澤東詩詞使畫家們不斷產生靈感與創作欲望。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內幾乎所有知名畫家都創作了毛澤東詩意畫,如劉海粟、傅抱石、李可染、吳作人、關山月等。傅抱石最早畫毛澤東詩意畫,作品也最多。1950年他根據《清平樂·六盤山》,首次嘗試創作毛澤東詩意畫。1959年他與關山月聯袂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國畫,精心描繪《沁園春·雪》所表現的壯美河山,毛澤東親自為該畫題款“江山如此多嬌”。

  李可染是繼傅抱石之后,將毛澤東詩意畫創作推向更新藝術境界的代表畫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毛澤東詩意內容的宏大巨制。1962至1964年間,李可染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為主題創作了七幅畫作,可謂詩與畫情景交融、匠心獨運。翰墨詩情入畫屏。畫家們以不懈的努力和不間斷的創作,傳遞毛澤東詩詞的崇高藝術境界,將毛澤東詩意畫引進大眾的審美領域。詩意畫為人們更好地理解毛澤東詩詞提供了新的方式,使豐富含蓄的內容變得更加形象直白、一目了然、賞心悅目。

  揮洒詩詞傳神韻

  毛澤東詩詞獨領風騷,毛澤東的書法也自成一體。出版部門將毛澤東詩詞手書匯總,出版了成冊、單頁、裱裝、宣紙木版水印、石刻拓片等多種毛澤東詩詞手稿本。1967年5月1日,當時的郵電部發行一套8枚紀念郵票,其中第二枚圖案有“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的毛澤東手書。1967年10月1日、10月6日和1968年5月1日,郵電部分三次發行“文7《毛主席詩詞》郵票”共14枚。除第一枚採用毛澤東在杭州抄唐詩的照片外,其余13枚均選用毛澤東詩詞手跡。隨著這套郵票走進千家萬戶,毛澤東詩詞及其書法魅力也更加深入人心。

  很多書法家鐘情於毛澤東詩詞,揮毫潑墨,幾乎所有的書法展覽都能夠看到毛澤東詩詞的蹤跡。一些書法家為了使書法愛好者在練習書法的同時,兼學毛澤東詩詞,出版了實用性和藝術性兼備的字帖本。不同時期出版的字帖主要是毛筆書法,有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魏碑等各種字體。比如,1973年10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書寫的《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1975年4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費新我書寫的《毛主席詩詞行書字帖》。無論是賞析作者手跡,觀賞書法展覽還是臨摹字帖,都拉近了人們與毛澤東詩詞的距離。

  走進課堂育后人

  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陸費逵曾經指出:“國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實在教科書。”新中國成立后,大、中、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幾經滄桑。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將《七律·長征》收入初中課本。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詩詞大量編進教材,走進課堂。1967年初,周恩來明確建議學生要學習毛澤東詩詞。各個大學的中文系更把毛澤東詩詞當成復課學習的重要內容,編輯刊印毛澤東詩詞教材、講義蔚然成風,公開出版和校際交流的內部教材不計其數。

  1978年之后,教材進行了多次改版,但毛澤東詩詞與語文教材依然如影隨形。在現行的人教版、蘇教版和粵教版等中小學不同年級的語文課本中,《七律·長征》《卜算子·詠梅》《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等作品均有出現。不同歷史時期的教材錄選的作品數量雖然不盡相同,但毛澤東詩詞進入教材、走入課堂,對於培養學生的古典詩詞興趣和普及毛澤東詩詞影響至深。

  飛入尋常百姓家

  毛澤東的詩作多採用古典詩詞形式,堪稱是高雅藝術的精品。時光流逝,並沒有消減不朽作品的永恆魅力。伴隨著傳播范圍和普及領域的不斷擴大,毛澤東詩詞“飛入尋常百姓家”,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地滋潤著中國人深厚綿長的毛澤東詩詞情結。

  但凡可以進行裝點的空間和物品,都可能有毛澤東詩詞的文字或圖像點綴其間,成為人們喜愛毛澤東詩詞的見証。筆記本裡有毛澤東詩詞插頁,挎包和草帽上印有毛澤東詩句,火柴上貼有毛澤東詩詞火花,扇面上有毛澤東詩詞手跡,牆上挂著毛澤東詩詞宣傳畫。各種毛主席像章或植入毛澤東詩句,或附有梅花、勁鬆、紅軍爬雪山等圖案。過去,人們去照相館照相,也要在照片上題寫“風華正茂”“恰同學少年”等詩句。走進藝術品商店,毛澤東詩詞主題的工藝品為數不少。在客廳、書房、會議室、接待室、辦公室、酒店大廳、茶樓等各種場所,毛澤東詩詞的字幅、鏡框或者屏風也時常可見。

  (作者汪建新系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汪建新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