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
在山東省淄博市經濟開發區北郊鎮北旺村,提起抗日英雄馬耀南,村民都能講出關於他的故事。每年都有干部、群眾來到馬耀南故居,緬懷這位抗日愛國英雄。
馬耀南,1902年出生在山東省長山縣北旺庄(今淄博市經濟開發區北郊鎮北旺村)。1930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時代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與進步同學一起組織反日會,到街頭、農村宣傳抗日救國,抵制日貨。曾擔任北洋大學學生聯合會和天津市學生聯合會的負責人。
1933年,馬耀南任長山中學校長,秉持教育救國的理念。盧溝橋事變爆發后,他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暴行萬分憤慨。他在日記中寫道:“全國已入血戰狀態,自顧尚在此安逸消閑,能不愧死?”下定決心投入到抗戰的洪流。鑒於馬耀南的熱忱抗日,中共山東省委在制訂抗日武裝起義計劃時,將長山中學作為重要的據點,在該校成立了黨小組,直屬省委領導,一批中共黨員在該校擔任教員,培養訓練抗日干部。其間,馬耀南表示:“哀莫大於心死,苦莫過於國亡,願盡自己的力量,通過學生、教員發動抗戰,願意接受共產黨的領導。”並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他以教學改革的名義對課程進行調整,大量充實抗戰救國的內容。又以辦民眾夜校的名義開辦游擊干部訓練班,由共產黨人講授軍事、政治課。
1937年12月,馬耀南參加黑鐵山武裝抗日起義,成立清河平原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裝。在他的爭取下,長山縣保安大隊也參加了起義部隊。1938年6月,起義部隊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3支隊(后改稱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支隊),馬耀南任司令員。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率部與日軍多次作戰,圍攻周村、破壞膠濟路、堅守鄒平城、激戰劉家井子,重創敵人。
1939年7月22日,馬耀南在桓台牛王庄戰斗中遭敵伏擊,壯烈殉國,時年37歲。在他的教育影響下,他的兩個弟弟馬曉雲和馬天民也參加了八路軍,並先后在抗戰中為國捐軀。
為紀念馬耀南的功績,渤海區黨委曾將山東省長山縣改名為“耀南縣”,並成立了“耀南中學”和“耀南劇團”。
如今北旺村已是當地的富裕村,大多村民都住上了樓房。“馬耀南同志愛國、報國的赤誠之心一直激勵著我們,他不怕犧牲、一心為國為民的精神是我們村寶貴的財富。我們也將繼續以此為動力,在全面奔小康、鄉村振興中努力拼搏、奮斗。”北旺村黨支部書記白新勇說。(據新華社濟南11月20日電 記者袁軍寶)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21日 11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