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小平您好”背后的故事

劉金田

2018年12月17日08: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1984年10月1日上午10時50分,天安門廣場慶祝建國35周年閱兵分列式剛剛結束,群眾游行即在歡快的《歌唱祖國》的樂曲聲中開始了。北京大學的學生在行至天安門前時,突然亮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引得中外記者紛紛按動快門,搶下了這一珍貴的鏡頭。“小平您好”不僅喊出了當代大學生對鄧小平的深深敬意,更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心聲!

“沒有大批的人才,我們的事業就不能成功”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鄧小平曾對我國的科技、教育的現狀,有一個正確的估計: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學技術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1977年春,他在得悉中央已經決定准備在適當時機讓他出來工作后,曾對前來看望的王震、鄧力群說:我出來工作的事定了。至於分工做什麼,軍隊是要管的,我現在還考慮管科學、教育。他曾幾次與有關負責同志談科學和教育的問題。他強調: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抓教育,要從小學教育抓起,關鍵在中學,中學又是以小學教育為基礎。現在的中小學“接不上茬,十年沒有好好上課,數理化不行,外文也不懂。多數中學教師水平不高。”因此,要抓好重點小學、重點中學。要加強教師的配備。他提出,要重新審定中小學的教材,注意在教材中吸收外國先進的東西。他指出:要從問題堆裡找長遠的、根本解決問題的東西。強調要“抓好重點學校、重點科研院所、重點人才、重點項目”。從小學抓起,一直到中學、大學。他提出,要辦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

他深感人才匱乏已經成為我們實現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的最大制約,指出:美國有科研人員120萬,蘇聯有90萬,我們隻有20多萬,還包括老弱病殘。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麼上得去?他大聲疾呼:“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不論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都是勞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也是勞動者。”鄧小平認為,現在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問題,不是四個現代化的路線、方針對不對,而是缺少一大批實現這個路線、方針的人才。道理很簡單,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沒有大批的人才,我們的事業就不能成功。

“今年就要下決心恢復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考學生”

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大學招生制度是選拔人才、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粉碎“四人幫”后,“文化大革命”前行之有效的大學招生制度仍然沒有得到恢復。如何改變現行的大學招生制度,是鄧小平這時反復考慮的一個中心問題。

鄧小平指出,首先要經過嚴格考試,把最優秀的人集中在重點中學和重點大學。他還明確表示:不管招多少大學生,一定要考試,考試不合格不能要。不管是誰的子女,就是大人物的也不能要。我算個大人物吧,我的子女考不合格也不能要,不能“走后門”。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教育部在山西太原晉祠召開了高校招生工作座談會。之后,教育部向國務院報送了1977年招生工作的意見,仍沿用“文化大革命”中“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復審”的辦法,但也提出了要“重視文化程度”,文化考查“採取口試、筆試等多種形式進行,提倡開卷考試,獨立完成”。

針對“文化大革命”中實行的大學招生的弊端,7月29日,鄧小平在聽取方毅、劉西堯匯報工作時,尖銳指出:“是否廢除高中畢業生一定要勞動兩年才能上大學的做法?在中小學完成了勞動任務,為什麼還要集中搞兩年勞動?”他還提出,近期要主持召開一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請科學院和教育部“找一些敢說話、有見解的,不是行政人員,在自然科學方面有才學的,與‘四人幫’沒有牽連的人參加。”

8月1日,他在聽取方毅、劉西堯匯報工作時又指出:辦教育要兩條腿走路,學校可以搞多種形式。科技大學由科學院包下來,直接招生,軍隊院校由軍隊包。“一年准備,從明年開始兩條腿走路,一半直接招生,一半從別的路子來,特別是理工科。”同一天,當得知時任天津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的蔣南翔向教育部提出,希望能夠允許天津市在1977年大學招生時直接在應屆高中生中挑選一些學生參加考試時,鄧小平當即表示贊賞與支持:“就是要敢想敢講,不要吞吞吐吐,要提倡實事求是。”

8月4日,鄧小平在北京飯店主持召開了全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邀請了33位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座談。鄧小平開宗明義:請大家來,就是想聽聽意見。高校招生問題是座談會上討論最為熱烈的問題之一。大家對教育部剛剛上報中央的招生方案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並列數了現行招生制度的種種弊病。認為,為了早出人才,再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查全性首先呼吁恢復高考。與會的其他專家也紛紛發言,表示贊同,並建議黨中央、國務院下大決心,對現行招生制度來一個大的改革。鄧小平肯定了這個意見,並問教育部部長劉西堯:今年就恢復高考還來得及嗎?劉西堯說,如推遲半年招生,時間還來得及。鄧小平當場決策:既然今年還有時間,那就堅決改嘛!他要求教育部立即把報送中央的報告追回來。根據大家的意見重寫。招生涉及下鄉的幾百萬青年,要拿出一個辦法來。今年就開始改,不要等了。8月8日,鄧小平在座談會的總結發言中宣布:“今年就要下決心恢復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考學生,不再搞群眾推薦。從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個好辦法。”

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結束后,根據鄧小平的意見,教育部很快報送了《關於推遲招生和新生開學時間的請示報告》,決定將高等學校和中專推遲到第四季度招生,錄取新生次年2月底前入學,推遲3個月(包括寒假)。8月18日,鄧小平將這份報告批送黨中央主席、副主席:“這是經過考慮,為了保証重點大學學生質量而商定的。擬同意。”當天,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等均圈閱同意。

自8月13日起,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次全國招生工作會議。會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教育部個別領導受“兩個凡是”的束縛,不敢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不敢推倒“兩個估計”,對鄧小平提出的正確主張持猶豫、觀望的態度。9月19日,鄧小平專門找教育部負責人談話,嚴肅指出:“教育部要爭取主動。你們還沒有取得主動,至少說明你們膽子小,怕又跟著我犯錯誤。”“你們要放手去抓,大膽去抓,要獨立思考,不要東看看,西看看。把問題弄清楚,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該自己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報告中央。教育方面問題成堆,必須理出個頭緒來。現在群眾勁頭起來了,教育部不要成為阻力。教育部首要的問題是要思想一致。贊成中央方針的,就干﹔不贊成的,就改行。”他明確指示:招生會議要盡快結束。招生文件繼續修改,盡可能簡化,早點搞出來。“總之,教育部要思想解放,爭取主動。過去講錯了的,再講一下,改過來。撥亂反正,語言要明確,含糊其辭不行,解決不了問題。辦事要快,不要拖。”鄧小平再次重申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生。他說到招生的條件主要抓兩條:第一本人表現好,第二擇優錄取。

在鄧小平的推動下,幾天后,招生工作會議結束,新的招生文件基本定稿。10月3日,鄧小平將教育部《〈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的請示報告》和教育部代擬的國務院轉發教育部《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的批示稿等文件批送華國鋒:“此事較急,請審閱后,批印政治局會議討論批准。建議近幾日內開一次政治局會議,連同《紅旗》雜志關於教育的評論員文章(前已送閱)一並討論。”華國鋒隨即批示汪東興將上述文件印送中央政治局各同志。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討論並原則通過了教育部《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10月7日,鄧小平在教育部修改后的《意見》上批示:“我看可以。華主席、劍英、先念、東興、方毅同志核示,退教育部辦。”當天,華國鋒等圈閱同意。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了這一意見,正式決定從1977年起,高等學校招生制度進行改革,恢復統一考試制度。採取自願報名,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辦法。

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國約有570多萬知識青年參加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其中27.3萬人被錄取。高考制度的恢復,對國家現代化建設所需的大批人才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從事體力勞動的,從事腦力勞動的,都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勞動者”

“文化大革命”中, “四人幫”於1971年炮制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對新中國成立后17年的教育工作作了“兩個估計”:17年教育戰線是資產階級專了無產階級的政,是“黑線專政”﹔知識分子的大多數的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的,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兩個估計”猶如兩座大山壓得知識分子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喘不過氣來,使教育戰線的廣大干部和老師遭到嚴重摧殘,教育事業也受到嚴重破壞。由於“兩個估計”當時是毛澤東畫了圈的,粉碎“四人幫”后,要推倒“兩個估計”仍然被一些領導干部視為禁區。

“兩個估計”不推倒,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就發揮不出來。鄧小平在領導推動科技、教育領域撥亂反正的同時,反復思考要從理論上推倒“兩個估計”。

鄧小平復出后,首先對知識分子的階級屬性和政治地位問題進行了重要的撥亂反正。1977年7月23日,他在十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必須“完整地准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同時,指出,“四人幫”把知識分子一概稱為“臭老九”,並且還說這是毛主席說的。應該承認,毛澤東同志曾經把他們看作是資產階級的一部分。“這樣的話,我們現在不能繼續講。但是從整個革命和建設過程來看,毛澤東同志是重視知識分子的作用的。他在1975年,還針對‘四人幫’的誣蔑,提出‘老九不能走’。我們要准確地完整地理解毛澤東同志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思想和政策。” 8月8日,鄧小平在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專門談了他對這個問題的意見。他認為,對全國教育戰線17年的工作怎樣估計?我看,主導方面是紅線。“應當肯定,17年中,絕大多數知識分子,不管是科學工作者還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辛勤勞動、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是教育工作者,他們的勞動更辛苦。現在差不多各條戰線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建國以后我們自己培養的,特別是前十幾年培養出來的。如果對17年不作這樣的估計,就無法解釋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就知識分子的世界觀改造方面來說,他指出:“世界觀的重要表現是為誰服務。我國的知識分子絕大多數是自覺自願地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反對社會主義的是極少數,對社會主義不那麼熱心的也只是一小部分。”“知識分子的名譽要恢復。”

鄧小平的這篇講話,使廣大知識分子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但由於這時正在召開的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仍然對“文化大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作出了肯定的評價,能否突破“兩個估計”的禁區,又成為8月13日再次召開的全國高等招生工作會議上爭論的焦點。這時,當年曾經參加過197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幾位同志經過商議,由《人民日報》記者專門把197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關於“兩個估計”的形成經過寫成材料,以《情況匯編》(特刊)的形式報送中央。鄧小平看到這個材料后,於9月19日找教育部負責同志談話,指出:“兩個估計”是不符合實際的。建國后的17年,各條戰線,包括知識分子比較集中的戰線,都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路線佔主導地位,唯獨你們教育戰線不是這樣,能說得通嗎?《紀要》是姚文元修改、張春橋定稿的。毛澤東同志畫了圈,但不等於說裡面就沒有是非問題了。“我們怎麼能把幾百萬、上千萬知識分子一棍子打死呢?我們現在的人才,大部分還不是17年培養出來的?原子彈是1964年搞成功的。氫彈雖然是1967年爆炸的,但也不是一下子就搞出來的。”他告誡教育部負責同志:“你們管教育的不為廣大知識分子說話,還背著‘兩個估計’的包袱,將來要摔筋頭的。”“要敢於大膽講話。我在8月8日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那篇講話,是個大膽的講話,當然也照顧了一點現實。”

就在這個時候,毛澤東1971年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期間的一段談話記錄被披露出來了:“17年的估價不要講得過分。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執行了錯誤的路線,不是大多數人,是一少部分人。多數知識分子還是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執行封、資、修路線的還是少數人。” 毛澤東的這一談話也成為推翻“兩個估計”的重要依據。11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教育部大批判組的文章《教育戰線的一場大論戰——批判“四人幫”炮制的“兩個估計”》。至此,全國教育界、知識界終於推倒了壓在他們頭上的“兩個估計”。

1978年3月18日,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的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宣布:知識分子“總的說來,他們的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自己的知識分子,因此也可以說,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他們與體力勞動者的區別,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從事體力勞動的,從事腦力勞動的,都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勞動者。”

根據鄧小平的上述思想,中共中央組織部於1978年10月至11月分批召開了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座談會。會議認為,知識分子隊伍的狀況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建國初期提出的知識分子“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已經不適用於目前的情況。“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這種新的政治定位,標志著我們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重新回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這對於推動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小平您好!”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心願!

鄧小平為教育戰線撥亂反正、為廣大知識分子正名深深地感動了大學生們,而且他倡導和支持的農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民生活日漸富裕。吃水不忘挖井人,許多大學生都是從農村考上來的,他們對此都有著切身的感受。

1984年9月30日夜,北京大學生物系81級大學生宿舍內群情激昂。明天,他們將參加國慶35周年大典。在校期間能趕上這樣大規模的慶典,本來就是一件幸事,更何況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慶典,盛況必定令人激動。按照事先的安排,作為游行隊伍,他們將跟在北京大學的彩車后面,排著整齊的隊伍,從長安街由東向西走過天安門城樓的檢閱台。但這樣的形式似乎不足以表達他們的心情。敢想、敢說、敢做,歷來是北大人的傳統,今天,他們仍然有話要說。同學們認定,大典當天,鄧小平一定會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他們決定要當面向他老人家表達自己的心情和家鄉父老的問候。

怎麼表達呢?寫上千言萬語,會淹沒在浩瀚的游行人潮裡。

最初,有人說寫“改革要加速”等等,但大家都覺得這隻說出了一方面的願望。大家想到鄧小平,想到了鄧小平領導的改革事業,以及鄧小平的撥亂反正。有人脫口而出:“鄧小平同志您好。”但大家還是覺得這7個字顯得太呆板、不親切。有人提出“小平您好”,大家都很滿意。於是,北京大學生物系細胞遺傳專業81級學生李禹拿出自己的新床單做襯,“小平您好”四個大字由80級學生常生執筆,寫在四張綠色大紙上。寫好后,大家小心翼翼地把橫幅裹起來,外面繞以彩帶,頂端綴以紙花,橫幅變成了一把高大的花束。

當北京大學的游行隊伍走到金水橋頭時,同學們突然亮出了事先准備好的“小平您好”橫幅,向著天安門,向著全中國,向著全世界,展示了當代大學生和廣大知識分子的衷心祝願和熱情贊頌。同學們的苦心沒有白費,鄧小平在檢閱台上看著同學們打著的橫幅,也情不自禁地不住向同學們揮手致意。此刻,同學們更是激動萬分,早已忘記了事先排好的方陣隊形,簇擁在橫幅下,喊著、跳著,前呼后擁,沖過了檢閱台。

敏感的攝影記者將這一場面及時地攝入了鏡頭。“小平您好!”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心願,這一鏡頭從此傳遍全世界。

來源:《世紀風採》2018年第10期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