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色主播講述“趕考”故事

2019年04月03日08:5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紅色主播講述“趕考”故事

游客在西柏坡紀念館聆聽“趕考”故事。資料照片

3月28日上午,“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河北西柏坡舉行。西柏坡紀念館講解員袁晶熱情洋溢地為參加儀式的新聞戰線的同志們講解“趕考”故事。

稍作休息,下午袁晶又忙了起來,在西柏坡景區中共中央舊址前,為游客們表演快板書《毛主席的空城計》——“1948年10月底,國民黨軍隊在保定地區聚集,調集各地10萬兵,企圖對石家庄來場大偷襲……”這段抑揚頓挫、合轍押韻的快板書頓時吸引了舊址內眾多游客的注意力。

80后的袁晶2004年到西柏坡紀念館工作,在這個遠離石家庄市區的小山村一待就是15年。每天她都要坐1個多小時的班車往返紀念館和市區。換下花裙子,穿上制服,束起長頭發,唱起快板和民謠,包括袁晶在內的60多名講解員多年來用心用情用功講述“趕考”故事,傳播紅色記憶,被游客們親切地稱為“紅色主播”。

在游客們看來,西柏坡紀念館的講解員們幾乎無所不能。“講解聲情並茂,快板書引人入勝,民謠扣人心弦,各種知識信手拈來,幾乎問不倒,太令人佩服了。”一位正在參觀的天津游客如是說。這種“問不倒”源於講解員們日復一日的積累與學習。走進講解員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每人桌上厚厚的講義。據介紹,除了紀念館規定的兩萬多字標准解說詞,每位講解員都會根據自己的講解風格和興趣撰寫講解詞。講解詞之外,桌上還堆滿了各種與西柏坡相關的工具書和研究著作,如《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實錄》《西柏坡記憶》《西柏坡歷史二十五講》《西柏坡——新中國從這裡走來之解讀》《西柏坡檔案》等。“隻滿足於標准的講解詞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不斷學習近現代史和黨史,這樣才能回答觀眾提出的各種問題,讓講解內容更加飽滿生動。”袁晶說。

在接待日常游客之外,西柏坡紀念館還需接待黨員干部團體,這也對講解員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紀念館宣教部主任李月紅介紹,每次接到任務時,紀念館都會根據來訪黨員干部團體的工作領域制定針對性的講解方案。在此次“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中,袁晶就為新聞戰線的同志們重點介紹了西柏坡時期宣傳戰線的各項工作。“西柏坡時期,中宣部的主要工作有三方面,一是負責新聞宣傳,二是恢復和創建教育事業,三是發展文化事業。”袁晶介紹,在二展室講解土地改革時,她們重點突出了當時解放區採取各種方式來宣傳土改政策,得到老百姓的積極擁護,有力推動了土改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五展室轉戰陝北路線圖的講解中,她們則詳細介紹了毛主席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內容。

“參觀陳列館需要1個小時,參觀舊址需要四五十分鐘,最多的時候一天帶過10批觀眾,累得說不出話,但心裡卻覺得特別值得。”袁晶坦言,很多講解員為了不耽誤工作,就住在西柏坡,逢年過節也很少回家,孩子也大多都得送回老家托老人照看。即便如此忙碌,講解員們卻依舊不敢放鬆,抓緊一切機會苦練本領:每天上班前會苦練口齒,背誦各種疑難問題﹔下班沒人的時候一個人對著牆壁大聲練習快板和民謠﹔為了精進完善講解本領,熬夜學習時政知識,苦練專題講解……

“走一走崎嶇的趕考路,摸一摸簡陋的土坯房,聽一曲老區的舊民謠,看一看革命先輩的生活足跡……對很多人來說,到西柏坡來,就是為了圓自己的一個夢。”90后講解員邢皓雲說,讓每一個來這裡圓夢的人都不虛此行是他們這些講解員共同的“青春夢想”。

枯燥、忙碌、偏僻……在外人看來這份工作有諸多缺點,卻絲毫改變不了講解員們心中熾熱的情感。“工作越久,越會對70年前的那段光輝歷史產生深厚的感情。努力為每一批觀眾做好解說,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的紅色歷史,傳承和弘揚西柏坡精神,把西柏坡精神傳播到千家萬戶,這份使命讓我倍感光榮。”袁晶說。

西柏坡紀念館黨委書記王紅說,紀念館將不斷深挖歷史內涵,創新載體、創新平台、創新宣傳途徑,不斷弘揚好宣傳好西柏坡精神,把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記者 陳元秋 耿建擴)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