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明
2019年04月04日08:11 來源:人民政協報
1949年2月1日,遵照中共中央軍委頒布的《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和《關於各野戰軍番號改按序數排列的決定》,西北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各野戰軍下轄兵團,兵團下轄軍。第一野戰軍因為作戰任務繁重,直到6月間,才召開了前委全體委員會議,確定野戰軍下屬部隊編制事宜。
當時第一野戰軍除了從華北軍區調來的第18兵團和第19兵團已經整編完畢,歸入第一野戰軍建制外,還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6個軍,需再編成兩個兵團。對此,司令員彭德懷向前委委員們征求具體方案。
擔任一野第一軍政委的廖漢生提議“一軍、二軍、七軍組成第一兵團,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王震﹔三軍、四軍、六軍軍組成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政委王世泰”。廖漢生的這一提議,既考慮了各部隊首長軍旅生涯中任職的資歷因素,又較為全面地考慮了各人的才能,比較恰當。但也排除了自己晉升的可能。
據說彭德懷聽到,曾問廖漢生:“那你干什麼?”廖漢生則回答說:“我還在第一軍嘛。”彭德懷用廖漢生提出的方案征求其他人的意見,獲得贊同,隨后報經中央軍委批准,組建了一野第一、第二兵團機構。
一野第一、第二兵團機構組建前,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還進行了番號調整。廖漢生任政委的第一縱隊被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一軍,原轄第三五八旅、獨立第一旅、獨立第七旅分別改稱為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
第一縱隊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的名稱,是按照全國各野戰軍統一序數排列形成的,但是全縱隊上下都為這個“第一軍”感到特別的光榮和自豪,格外看重和珍惜它。
有第一軍,自然就有第一師、第一團的稱謂。既然三五八旅改為第一師,旅裡的3個團都相應出現了爭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一團”的聲音。
按過去的習慣,一支部隊總是把底子最老、戰斗力最強的單位排在序列前頭。在三五八旅的3個團裡,七一五團、七一六團的部隊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誕生了,歷史長,資格老,且能征善戰,廖漢生還是七一六團的老領導。而七一四團則建團歷史短,是在抗日戰爭中誕生的,但成立后仗打得好,尤其在解放戰爭中屢建功勛。所以不僅在基層,連軍、師層面也有“把七一五團或七一六團編為第一團更好些”的意見。
然而,身為軍政委、軍黨委書記的廖漢生卻沒有偏袒,他在軍黨委會上提出:七一四團的資歷雖然比不上其他團,但他們在西北戰場上仗打得好,工作也出色,在戰斗中兩次受到野戰軍的通令嘉獎﹔另外,按原有編制順序,七一四團也應排在“第一”。在廖漢生的提議下,大家統一思想,確定把七一四團編為“第一團”。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