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擔任過哪些職務

吳榮生

2019年04月26日08:0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毛澤東擔任過哪些職務

毛澤東是我們黨、人民軍隊和新中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人們一般習慣性地尊稱他為“毛主席”。然而,縱觀毛澤東偉大的一生,他還擔任過許多重要的職務。
  黨成立之前擔任過的“職務”
  早在黨成立之前,毛澤東就積極醞釀和策劃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活動。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期間,因能力突出,毛澤東被推選為學友會總務兼教育研究部部長,這成為毛澤東人生中的第一個非正式職務。面對國家危亡,毛澤東與蔡和森、蕭子升等人以“集合同志”共同研討救國之道為目的,組建“新民學會”,毛澤東起草了會章,並被選為干事。
  從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畢業后,毛澤東與24名青年一起離開長沙,去往北京。1918年10月,經老師楊昌濟的介紹,毛澤東認識了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征得校長蔡元培的同意后,他被安排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當助理員,毛澤東開始具體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半年后,毛澤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湖南。1919年5月,毛澤東在長沙發起成立“湖南學生聯合會”,自任文版股干事,領導湖南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同年7月,湖南學生聯合會會刊《湘江評論》創刊號出版,毛澤東任主編,連續撰寫並發表《民眾的大聯合》長文。《湘江評論》被封建軍閥張敬堯查封后,毛澤東接手湘
  雅醫學專門學校學生會的周刊——《新湖南》的主編工作。不久,毛澤東被聘為《大公報》館外撰述員,針砭時弊,影響較大。1919年12月,湖南學生組織聯合社會各界發動驅逐張敬堯運動,毛澤東率“驅張”代表團抵達北京后,首先成立平民通訊社,自任社長。
  在毛澤東等發起下,“湘潭教育促進會”於1920年7月正式成立,毛澤東當選為文牘干事,同時擔任《湘潭教育促進會會報》編輯主任。同年夏,毛澤東到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擔任主事,直至1922年冬。1920年9月,“長沙文化書社”在長沙潮宗街正式開業,主要銷售馬克思主義書刊,毛澤東任書社特別交涉員。這一年10月,杜威在蔡元培等人陪同下到長沙講演,毛澤東被特邀為此次講演的記錄員。
       擔任過的黨內職務
  毛澤東是湖南黨的早期組織創始人之一。1921年1月,毛澤東擔任新組建的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7月,毛澤東以正式代表身份參加了黨的一大,並擔任大會記錄員。8月,為加強對工人運動的領導,黨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毛澤東為湖南分部主任。10月,黨的歷史上第一個省級黨組織——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毛澤東任書記。1922年6月,社會主義青年團長沙執委會召開改組大會,毛澤東被選為執委會書記。一年后,毛澤東出席了在廣州召開的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局成員,並擔任中央局秘書,這是毛澤東第一次進入黨的領導核心。
  1926年11月,毛澤東在上海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次年4月,毛澤東出席在武漢召開的中共五大,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8月7日,毛澤東在漢口參加了著名的八七會議,並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后,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和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的身份參加並領導了秋收起義。1928年5月,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成立,毛澤東任書記。不久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留在國內的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委員。1930年9月和1931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六屆三、四中全會。盡管沒有參加這兩次會議,但毛澤東均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31年1月15日,在江西寧都小布正式成立全國蘇維埃區域黨的最高領導機構——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區域中央局,毛澤東為中央局委員並代理書記至1931年底。
  在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上,毛澤東被推選為政治局常委。1937年12月,毛澤東開始擔任中共七大准備委員會主席。1943年3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推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同時任宣傳委員會書記,並兼任中央黨校校長4年。1944年5月至次年4月,歷時11個月之久的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召開。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和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主席。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在黨的歷史上,中共中央書記處主席一職,僅毛澤東一人擔任過。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擔任中共八屆、九屆、十屆中央委員會主席,直至1976年去世。
       擔任過的軍內職務
  毛澤東在軍內的第一個職務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前敵委員會書記。井岡山會師后,起義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產生了軍委會,毛澤東任書記。隨后,在寧岡縣舉行會師大會,正式宣布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因反對紅軍向湘南發展,毛澤東曾一度被撤銷前委書記職務,紅四軍前敵委員會也被取消。1928年11月初,根據中央“六月來信”,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再次成立,毛澤東任書記。1930年2月,紅四軍與紅五、六軍及邊區特委聯合,成立總前委,毛澤東任書記。6月,紅四、六、十二軍組成紅一路軍,即后來的紅一軍團,毛澤東為政治委員。8月23日,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在湖南會合,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毛澤東任總政委和總前委書記。1931年1月,在江西寧都成立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為副主席。在1932年6月中央紅軍復稱紅一方面軍之后,周恩來等人提出恢復毛澤東軍內領導職務的建議,得到中央同意后,毛澤東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
  長征開始后不久,中共中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明確毛澤東為周恩來“在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1935年3月,毛澤東任紅一方面軍前敵司令部政委,后加入“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此后,俄界會議決定將紅一、三軍和中央直屬隊改編為陝甘支隊,毛澤東任政委。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后,11月3日,中共中央任命毛澤東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一方面軍政委。1936年3月10日,紅一方面軍被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毛澤東成為這支“先鋒軍”的政委。長征勝利后,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被撤銷,成立了統一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繼續擔任主席。進駐延安后,在洛川會議上,中共中央決定組成新的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為書記。1945年8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即任命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主席。1954年9月,為了加強黨對軍事工作的領導,中共中央決定重新成立中央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統率全國武裝力量,擔任國防委員會主席。據此,當選國家主席的毛澤東,又擔任了國防委員會主席。
  擔任過的國家職務和其他職務
  新中國成立前,毛澤東就曾擔任過我黨早期政權的領導職務。1931年和1934年,中華蘇維埃在瑞金召開了兩次代表大會,毛澤東均被選舉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同時,毛澤東還當選過人民委員會主席。新中國成立前夕,成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毛澤東為主任。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成為國家元首。
  此外,毛澤東還擔任過國民黨的“職務”。按照中共三大確定的以“黨內合作”的形式進行國共合作的要求,在1924年的國民黨一大上,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會后,毛澤東擔任了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執行委員、組織部秘書等職。1925年9月,在參加國民黨二大籌備工作的過程中,毛澤東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同時,他參與了《農民問題決議案》的修改工作,此后擔任新成立的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在蔣介石拋出破壞國共合作的《整理黨務案》后,像毛澤東一樣擔任國民黨中央部長的共產黨員全部離職。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