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汪建新:跟習近平學妙用毛澤東詩詞

2019年05月06日12: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

【講座主題】跟習近平學妙用毛澤東詩詞 

【主要內容】

一、習近平如何妙用毛澤東詩詞

二、習近平為何能妙用毛澤東詩詞

三、習近平妙用毛澤東詩詞給我們哪些啟示

【講座全文】

各位網友:大家好!

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先后20多次引用毛澤東詩詞名句來闡述治國理政的新思想,生動形象,升華了毛澤東詩詞的意境,充滿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

今天,我想通過一些具體事例,來分析習近平引用毛澤東詩詞的思想內涵、語言特征和時代價值,我側重談三個問題:一是習近平如何妙用毛澤東詩詞﹔二是習近平為何能妙用毛澤東詩詞﹔三是習近平妙用毛澤東詩詞給我們的若干啟示。

第一個問題:習近平如何妙用毛澤東詩詞?

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引用毛澤東詩詞來表達特定的意思。有的是對詩句原意的強化,有的是對詩句含義的升華,有的則是對詩句內容的翻新。綜合判斷,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用毛澤東詩詞來總結毛澤東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

201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在談到青年毛澤東的遠大志向時指出:“年輕的毛澤東同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既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仰天長問,又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浩然壯氣。”

這幾句詩出自《沁園春·長沙》。這是毛澤東游故地而觀秋景、憶同窗而思往事、勵斗志而抒豪情的壯美詞章。詞的下闋側重回憶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那段激情燃燒的求學生涯。習近平用來描述毛澤東志存高遠、朝氣蓬勃、激流勇進、上下求索的青春歲月。

在回顧毛澤東的革命生涯時,習近平指出:“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毛澤東同志始終都矢志不移、執著追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實現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倒海翻江卷巨瀾”出自《十六字令三首》,本意是群山氣勢磅礡,宛如跌宕起伏的洪濤巨浪。“雄關漫道真如鐵”出自《憶秦娥·婁山關》,本意是婁山關在英勇的紅軍面前不再是堅不可摧的險關。習近平用它們來形容中國革命風起雲涌、波瀾壯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出自《七律·到韶山》,意思是革命者為救國救民不惜拋頭顱、洒熱血。習近平用來歌頌毛澤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宏大抱負和犧牲精神。

第二,用毛澤東詩詞闡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大型展覽時,高度概括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深情闡述中國夢。他指出:“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

習近平用“雄關漫道真如鐵”來說明盡管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苦難深重,但是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抗爭,終於實現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翻身。

“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本意是說中國革命道路順應時代潮流,使舊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習近平用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發展中國的康庄大道。“長風破浪會有時”是李白《行路難·其一》中的詩句,習近平用來描述中國未來的光輝前景。

2014年9月30日,在65周年國慶招待會上,習近平引用《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中“一唱雄雞天下白”,來比喻新中國橫空出世。這首詩寫於1950年國慶期間,習近平引用這句詩,和毛澤東的本意完全一致,因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最重大的歷史事件莫過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第三,用毛澤東詩詞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度道路自信。

2013年1月1日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指出:“這裡,我想起毛澤東同志當年寫下的詞句:‘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輝煌成就已載入民族史冊,美好未來正召喚著我們去開拓創造。”

這是《清平樂·會昌》中的詩句。毛澤東曾經自注道:“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准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當時第五次反“圍剿”敗局已定,但他把郁悶壓在心底,作品寫得樂觀豁達。習近平用來描繪當今中國的大好局面,他眼中的“風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神州大地煥發的勃勃生機和錦繡前程。

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我們已經走出一條光明大道,我們要繼續前行。”這句詩出自《菩薩蠻·大柏地》,本意是紅軍作戰在牆壁上留下的彈洞把關山裝點得更加壯美。習近平用來說明今日中國的輝煌成就是中國人民在正確道路指引下奮斗出來的。

第四,用毛澤東詩詞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深層文化自信。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是毛澤東年輕時寫的一首詩中的殘句。習近平用這句詩來強調文化自信是攻堅克難的巨大力量,以此激勵我們要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第五,用毛澤東詩詞詮釋共產黨人崇高品質和革命精神。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史的壯麗畫卷,也是解讀革命文化的獨特文本。習近平反復引用毛澤東詩句來詮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同時也表達了繼續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堅強決心。

2012年4月13日,習近平在對蘭考縣工作的批示中寫道:“焦裕祿同志當年在蘭考工作時提出的‘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宏偉願望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毛澤東這句詩的本意是推翻反動統治,改造社會面貌。習近平用來稱贊焦裕祿戰天斗地、治理風沙的崇高精神。

2013年6月1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黨隻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哪怕‘黑雲壓城城欲摧’,‘我自巋然不動’,安如泰山、堅如磐石。”“我自巋然不動”引自《西江月·井岡山》,本意是面對強大敵人,紅軍沉著應對,穩如泰山。習近平引用來說明緊緊依靠人民是共產黨長期執政的牢固基礎。

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實現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我們既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

“亂雲飛渡仍從容”出自《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本意是一陣陣亂雲飛速流動但卻仍然從容不迫。習近平用來表明任憑國際風雲變幻,共產黨人處變不驚,始終保持戰略清醒。

“不到長城非好漢”出自《清平樂·六盤山》,本意是不登臨長城關口不能算是英雄好漢。習近平用來闡明在新的長征路上,中國人民將團結一心,排除萬難,奮發有為。

第六,用毛澤東詩詞激勵青年大學生勤奮學習報效祖國。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視察北京大學。在靜園草坪,他認真聆聽同學們激情朗誦《沁園春·長沙》。在師生座談會上,他引用其中的詩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勉勵青年學生將青春夢想融入中國夢,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中書寫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意思是正值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習近平用來說明青年學生生逢其時,重任在肩,要珍惜時光,勤奮學習,“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第七,用毛澤東詩詞解讀中國人遨游太空的千年飛天夢。

2013年6月11日,習近平親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觀看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升空。習近平對即將出征的航天員們說:“你們執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展現了中國人“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

“可上九天攬月”出自《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想象豐富,說可以飛到九重天外去摘取月亮,借此說明有志者事竟成。習近平用來說明中國人遨游太空、登臨月球的飛天夢想。他把“可上九天攬月”改為“敢上九天攬月”,更加凸顯了中國人民敢於創造、敢於創新的壯志豪情。

第八,用毛澤東詩詞寄語中美企業家放眼未來把握機遇。

2012年2月14日,習近平在華盛頓同美國副總統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習近平殷切寄語兩國企業家:“‘風物長宜放眼量’。企業家的眼界決定境界、作為決定地位。希望企業家們‘不畏浮雲遮望眼’,不因一時一事的干擾因素而裹足不前,而應著眼長遠,拿出更多、更好適合兩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風物長宜放眼量”引自《七律·和柳亞子先生》。當時柳亞子因為待遇問題而牢騷滿腹,毛澤東勸他視野應更加開闊。習近平用來寄語中美企業家要把握主流,丈量大勢所需,考量時代所盼,攜手合作,為促進兩國關系發展多做貢獻。

第二個問題:習近平為何能妙用毛澤東詩詞?

《宋史·岳飛傳》有雲:“陣而后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習近平妙用毛澤東詩詞,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這裡歸納了幾點,難免以偏概全。

第一,對偉人毛澤東無限敬仰。2012年的11月17日,習近平剛擔任總書記不久,就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會上明確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

習近平自幼沐浴著毛澤東思想的雨露陽光,對毛澤東的敬仰之情發自肺腑、日久年深。1966年、1997年、2011年,他三次到韶山﹔2006年、2008年、2016年,他三次上井岡山﹔他在延安插過隊﹔他還多次到過古田、遵義、西北坡等地方,不斷追尋著毛澤東的奮斗足跡。習近平頻繁引用毛澤東詩詞,是他對毛澤東充滿敬仰之心、崇敬之情的一種自然流露。

第二,對毛澤東詩詞爛熟於心。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中,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民、曾是返鄉知青的王憲平,講述了這樣一個事:1971年1月,自己接到縣裡通知,要調去關庄公社工作。“2月的一天,勞動結束后,我去近平的窯洞拉話。他當時已經知道我要去工作的消息。我們拉了一會兒話,他拿出一本《毛主席詩詞》,在上面用鋼筆寫了‘送黑子:工作紀念’”。

當年習近平把《毛主席詩詞》作為臨別禮物送給好友,態度既真誠又庄重。毛澤東詩詞曾經大量發行,習近平伴隨著毛澤東詩詞的宣傳普及而成長。在梁家河那個偏遠山村,背誦毛澤東詩詞使習近平的知青生活變得充實,思想受到熏陶。習近平能夠妙用毛澤東詩詞,是熟能生巧的必然結果。

第三,對古典詩詞有深厚造詣。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到北師大視察時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經典的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麼西方的東西,我覺得‘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2014年9月11日,習近平飛往塔吉克斯坦訪問。專機起飛后,他來到后艙看望工作人員。一位記者說:“習大大好!您前天在北師大說語文不能‘去中國化’,反響很熱烈。”習近平很有感觸地說:“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我們現在一說話就蹦出來的那些東西,都是小時候記下的。語文課應該學古詩文經典,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1990年7月15日,習近平曾創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魂飛萬裡,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傾澄碧。

這首詞語言質朴,意境高遠,格調清新,充分表明他具有深厚的古典詩詞造詣。在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實踐中,不少千古名句“似曾相識燕歸來”,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談到信仰之堅貞,他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講到愛民之情深,他引了“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訴說風氣之緊要,他說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提到青年之志向,他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論述文明之多元,他“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腹有詩書氣自華”,習近平駕輕就熟妙用毛澤東詩詞,是他古典詩詞深厚底蘊的具體體現。

第四,對治國理政有心靈契合。毛澤東是詩人政治家,政治家詩人,始終以舊世界改造者和新世界創造者的姿態言志抒懷。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思想的詩意表達,記錄特定時代的艱難探索和光輝歷程,反映中華民族的崇高精神和豐富情感,抒發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習近平對毛澤東詩詞情有獨鐘,從中汲取精神力量,也獲得思想啟迪。

習近平頻繁引用毛澤東詩詞,不是抒發詩詞鑒賞的心得體會,而是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闡述治國理政的新思維、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的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氣勢恢宏,既彰顯政治智慧,更體現使命擔當。這與意境高遠的毛澤東詩詞遙相呼應,心有靈犀一點通。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引用最多的詩句是毛澤東詩詞。

第五,對改進文風有不懈追求。早在2005年8月19日,習近平就曾在《文風體現作風》中大聲疾呼:“要把那些又長又臭的懶婆娘的裹腳,扔到垃圾桶裡去。”他一貫強調文風要“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摒棄“長、空、假”,倡導“短、實、新”。2010年5月12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專門作了關於改進文風問題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的講話總是觀點鮮明、邏輯嚴謹、簡潔明快,有創新思想,有為民情懷,有務實作風,有使命擔當。他特別善於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比如經史子集、歷史典故、箴言警句、古典詩詞來闡述深刻道理,體現了厚重的國學修養和文學造詣。妙用毛澤東詩詞是習近平語言風格的一種直接體現,聽來親切,回味無窮。

第三個問題:習近平妙用毛澤東詩詞給我們哪些啟示?

泱泱中華是詩歌的國度,中國人都有濃郁的詩歌情結。人們的詩詞修養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能吟誦,能品味,能運用,能創作。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知識背景和能力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能達到前兩個層次已然不易,能靈活運用的人越來越少,能寫詩的更屬鳳毛麟角。習近平的詩詞造詣已達到四者齊備的境界。

這裡不討論習近平寫詩的嫻熟技巧,他對毛澤東詩詞的深刻領悟令人欽佩。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妙用毛澤東詩詞的特點和方法,有助於准確理解毛澤東詩詞的思想意味,有助於深刻領會習近平講話的豐富蘊涵,有助於切實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有助於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一是要像習近平那樣,全面了解毛澤東的豐功偉績。古人鑒賞詩歌時,有知人論詩的原則,即通過了解生平事跡來解讀詩人的作品。追尋毛澤東的足跡,閱讀毛澤東的傳記,熟悉毛澤東的奮斗人生和心路歷程,弄清毛澤東的生活方式和個性氣質,有助於理解毛澤東詩詞的豐富情感和個性特點。

二是像習近平那樣,認真學習毛澤東的光輝著作。毛澤東是理論家、思想家,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思想的藝術火花,多研讀毛澤東的理論文章,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立場方法和基本觀點,有助於准確理解毛澤東詩詞的豐富內容和精神境界。

三是像習近平那樣,認真學習黨史國史。毛澤東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他既受到所處時代的深刻影響,也深刻影響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多閱讀近現代歷史書籍,更多了解歷史風雲和社會風貌,有助於認識毛澤東詩詞的時代特征和歷史韻味。

四是像習近平那樣,不斷學習中國悠久的詩詞文化。習近平曾經深有感觸地說過:“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遠、人靈秀。”毛澤東詩詞是中國古典詩詞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隻有多品讀中國古典詩詞的優秀作品,對中國悠久詩詞傳統有所了解,才能真正領略毛澤東詩詞的藝術價值和獨特魅力。

五是像習近平那樣,把學習與運用緊密結合起來。很多人學習詩詞時熱衷於背誦,這僅僅是學習的初級階段。隻有融會貫通、運用自如,才能真正發揮詩詞作品的文化價值。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習近平嫻熟引用毛澤東詩詞,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六是像習近平那樣,與時俱進,常讀常新,常悟常新。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強調“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証今。”習近平引用毛澤東詩詞時,視角獨特,融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實意義。這樣既拓展了詩句的意境和意味,又體現了觀念的繼承和創新。經典名句使人印象深刻,新的解讀讓人耳目一新。

七是像習近平那樣,引經據典力求深入淺出、自然貼切。引用不能照搬照抄,更忌諱艱深晦澀。習近平引用的毛澤東詩詞通俗易懂,即使不熟悉毛澤東詩詞的人,從字面上也能理解。習近平引用詩句恰到好處,言如己出,與講話內容結合得天衣無縫,可謂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八是像習近平那樣,直截了當點出主題,畫龍點睛。有些想法用一般語言去闡述,可能要長篇大論,講起來費事,聽起來費勁。習近平總是在講述一番道理,有了一定邏輯鋪墊后,在關鍵之處引用毛澤東詩詞來提綱挈領,鏗鏘有力,既充滿哲理,又言簡意賅,勝過千言萬語。

以上的分析與解讀,純屬個人觀點,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准確,僅供大家參考。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再見!

分享到:
(責編:曹淼、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