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韋一平:抗日救亡 身先士卒

2019年05月14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裡樂村短洞屯,有一個農家小院,小院經常有黨員干部和群眾前來參觀。這是革命烈士韋一平的故居。

  韋一平是新四軍高級指揮員,1906年生,廣西天河(今屬羅城)人,壯族。早年積極投身工農運動,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入國民革命軍,后調到葉挺獨立團,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和海陸豐起義,曾在海陸豐根據地擔任區委書記。1929年被派回廣西從事秘密革命工作,同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1931年隨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轉戰到湘贛蘇區。曾任中共永新縣委軍事部部長、湘贛軍區動員部部長。戰斗中,他總是身先士卒,先后4次負傷。在第三次反“圍剿”中,左腳跟被子彈擊穿致殘。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后,韋一平任中共萍(鄉)宜(春)安(福)中心縣委書記,在湘贛邊區堅持了極其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在他的領導下,萍宜安地區的游擊戰爭蓬勃開展,根據地基本連成一片,成為湘贛臨時省委、軍政委員會領導機關的主要活動基地。湘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譚余保曾稱贊他是“無產階級的硬骨頭”。

  1939年,韋一平赴江蘇,任中共蘇北特委書記,領導蘇北軍民開展抗日斗爭。他先后參加了郭村、黃橋、天目山等戰役戰斗,為鞏固和發展蘇北抗日根據地和開辟浙西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5年10月,位於長江以南的新四軍分批向江北轉移。15日晚,韋一平在完成掩護兄弟部隊渡江任務后,率部800余人乘“中安”輪最后一批北撤,輪船行至泰興天星橋西南江面時,由於風大浪急,船底漏水,傾沉在即。警衛員找來救生器材,要韋一平立即離船。但他想到的是如何使數百名指戰員脫險,全力組織部隊泅渡上岸。不料輪船突然傾覆,韋一平和700多名指戰員光榮殉職。(據新華社電 記者夏軍、林凡詩)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14日 16 版)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