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汪建新:

光大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

2019年05月23日14:15 來源:長江日報

  汪建新簡介: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著有《毛澤東詩傳》《毛澤東的詩人情懷》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2005年8月至今,致力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與研究。2017年11月,在人民網開設《汪建新專欄》。

在許多場合、許多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妙用毛澤東詩詞名句以闡述治國理政新思想。這些詩詞名句蘊含了豐富的中國精神,而總書記的援引妙用進一步發揚光大了中國精神。

22日,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汪建新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闡釋毛澤東詩詞體現出來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敢教日月換新天”

——尋訪和重溫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強化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

毛澤東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國家要有精神,它是國本﹔一個民族要有精神,它是脊梁。什麼是中國精神?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中國精神的本質內涵:“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

汪建新認為,中國精神是毛澤東詩詞中的精髓,就像一根紅線貫穿其中。毛澤東詩詞字裡行間所洋溢的中國精神扣人心弦、催人奮進。“綜觀毛澤東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深深熱愛的祖國和人民。支撐他的最強大的精神力量,當屬蓄積於胸中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汪建新說,毛澤東詩詞繼承了中國歷史上愛國主義文學作品的優秀傳統,又賦予具有時代意味的精神內涵。在毛澤東吟詠祖國河山的詩作中,這種愛國情懷表現得既直接又生動。“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為江海客”,他既樂山又樂水。毛澤東筆下的山,儀態萬千、瑰偉雄奇。會昌山“顛連直接東溟”,昆侖山“橫空出世”,廬山“一山飛峙大江邊”,井岡山“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毛澤東筆下的水,神奇曼妙、變幻無窮。他沉醉於“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清純與活力,震撼於“大河上下、頓失滔滔”的靜穆與凝重。他欣賞“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的自然雅趣,贊美“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的煙波浩渺,向往“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的嶄新氣象。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如此氣壯山河的詩句,自然使人對偉大祖國油然而生敬意,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深感自豪。汪建新表示,綜觀毛澤東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深深熱愛的祖國和人民。支撐他的最強大的精神力量,當屬蓄積於胸中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毛澤東詩詞在文化取向上凸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維護尊嚴、追求獨立、尋求解放、謀求幸福偉大歷程的真實寫照。

此外,毛澤東詩詞還體現了中國人民敢於創造、敢於創新的壯志豪情。1965年5月他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以革命家的豪邁氣魄,充分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凌雲壯志。從“欲與天公試比高”,再到“天翻地覆慨而慷”“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詩詞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獨特詩意表達,實現了從“問天”“比天”到“翻天”“換天”的不斷演進。

“萬水千山隻等閑”“不到長城非好漢”,毛澤東所揭示的共產黨人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中國精神。“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毛澤東詩詞所體現的陽光健朗、積極向上、勇敢無畏等側面,是中國精神、中國文化最可寶貴的主體內容,將永遠激勵中華兒女大步向前。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尋訪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感受偉大“詩魂”的中國氣派,是“四個自信”尤其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

“毛澤東詩詞,有指點江山的激揚,有秋收暴動的霹靂,有眾志成城的炮聲,有萬裡長征的凱歌,有殘陽如血的壯烈,有橫掃千軍的暢快,有天翻地覆的慷慨。”汪建新認為,毛澤東是一代偉大詩魂、國魂、民族魂。作為詩魂的他,創造了一種“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他的詩詞是20世紀最優秀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首先,毛澤東創造了醇厚獨特的民族風格。汪建新說,毛澤東詩詞植根於中國優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從文化名人到歷史典故,從民間故事到神話傳說,從哲學思維到日常習俗,字裡行間,俯拾皆是。毛澤東詩詞中反復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風雪雲霧、蒼鬆臘梅、旌旗鼓角、炮聲彈洞等,要麼是歷代文人詩家借以托物言志的傳統物象,要麼是現代作家用來描繪戰爭風雲的常用素材。

他還創造了通俗易懂的鮮活語言。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核心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這是最具中國氣派的創作原則和價值導向。毛澤東始終致力於使中國古典詩詞大眾化。即使引用或化用的名人詩句,如“一枕黃粱再現”“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雞天下白”等,不著痕跡而又輕巧高明、意境全出。

汪建新說,“一句話,毛澤東詩詞裡濃厚的文化自信和美學精神,植根於他最根本的精神支點:人民性的文化立場”。

汪建新認為,毛澤東詩詞蘊含著充滿激情的理性,熾熱而深邃,呈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特征,他的詩詞史詩般地反映了特定時期的社會風貌,能讓讀者重溫20世紀中國歷史的波瀾壯闊與滄桑巨變,追溯毛澤東跌宕起伏的奮斗足跡和心路歷程。同時毛澤東詩詞又洋溢著充滿理性的激情,深沉而濃郁,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讀來使人蕩氣回腸,能夠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塑造人。

“思接千載”“視通萬裡”,毛澤東視野廣博,縱橫捭闔。《沁園春·長沙》上闋把江南秋景寫得生動活潑、絢麗多彩,與下闋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相匹配。《沁園春·雪》把北國風光寫得宏偉壯闊、大氣磅礡,與下闋對歷史人物的評點渾然天成。“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賦予雪山雪原以生命活力和人格意志,雄渾氣概躍然紙上。

尋訪和重溫毛澤東詩詞字裡行間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汪建新認為,是“四個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是對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的大力弘揚,這樣的活動很有現實針對性,“能夠弘揚正能量,凝心聚力”。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

——妙用毛澤東詩詞,既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和古典詩詞造詣,更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偉人的無限敬仰和其與毛澤東治國理政思想的心靈契合,同時也表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改進文風的一貫要求

汪建新注意到的公開報道,習近平總書記比較早引用毛澤東同志詩詞,是在2012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大型展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

“這裡連續引用兩句毛澤東詩詞,高度概括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矢志不移的發展韌勁,積極向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對民族發展前景的高度自信。”汪建新說,這些援引妙用,既升華了毛澤東詩詞的意境,又切合了新時代的歷史問題、具體情境,對今天的讀者、今天的人民群眾而言,充滿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

后來,習近平又引用“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來稱頌當今中國的大好局面,他眼中的“風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神州大地煥發的勃勃生機和錦繡前程。

“黨隻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哪怕‘黑雲壓城城欲摧’,‘我自巋然不動’,安如泰山、堅如磐石。”這裡引用的“我自巋然不動”,出自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習近平以此來說明緊緊依靠人民是共產黨長期執政的牢固基礎。汪建新認為,這裡的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人民史觀和使命擔當。

2012年4月13日,習近平在對蘭考縣工作的批示中寫道:“焦裕祿同志當年在蘭考工作時提出的‘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宏偉願望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汪建新表示,毛澤東這句詩的本意是推翻反動統治,改造社會面貌,而習近平同志用來稱贊焦裕祿戰天斗地、治理風沙的拼搏精神。

前不久,在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殷殷囑托。而此前他多次引用毛澤東詩詞激勵青年學生勤奮學習報效祖國。2014年五四青年節,在北京大學,他認真聆聽同學們激情朗誦《沁園春·長沙》。在座談會上他引用“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勉勵青年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中書寫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汪建新說,妙用毛澤東詩詞,既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和古典詩詞造詣,更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偉人毛澤東的無限敬仰和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同時也表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改進文風的一貫要求。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偉大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在《水調歌頭·游泳》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汪建新長期專注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與研究,著有《毛澤東詩傳》等作品,主講過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他向長江日報記者表示,毛澤東與武漢有著日久綿深的真摯“情緣”,大革命時期寫過《菩薩蠻·黃鶴樓》,新中國成立后又寫過《水調歌頭·游泳》,這兩首作品均情真意切,廣為傳頌。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這首《菩薩蠻·黃鶴樓》寫於1927年,“該詞表達了毛澤東對於他所處的時代的沉郁憂患和熱切期待,也寫出了對革命前途的艱難探索,對艱辛歷程的不懈堅持,以及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心。”汪建新說。

而另一首名作《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汪建新說,這首詞視野宏闊,意象豪邁,是毛澤東在武漢三次暢游長江后寫下的,描繪了中國當年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表達了中華兒女戰天斗地、氣吞山河的豪邁氣概,體現出毛澤東對未來圖景的樂觀展望。

汪建新稱,在毛澤東眾多詩詞之中,唯一提到的現代建筑工程就是武漢長江大橋。“這既體現了毛澤東對武漢長江大橋的關注,更體現了對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的美好憧憬”。

習近平同志近年先后兩次視察調研湖北武漢,對武漢發展寄予充分肯定與殷切厚望。汪建新表示,建設新中國、實現現代化,需要人們去不斷創新創造,當年長江大橋的成功飛架南北,體現出武漢人熱烈、激越的創造精神,也預示著新中國走上了一條通往繁榮富強的康庄大道。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毛澤東詩詞常讀常新、常悟常新,是我們提升個人修養的精神食糧

汪建新說,泱泱中華是詩歌的國度,中國人都有濃郁的詩歌情結。毛澤東詩詞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在當今時代依然彰顯其理性光輝和藝術魅力,是常讀常新、常悟常新的傳世經典。也正因如此,毛澤東詩詞在當代一直被廣泛傳播:

例如,被譜曲成為音樂作品。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分別由王承俊(久鳴)、勞舟譜曲的《七律·長征》《沁園春·雪》,便已在敵后根據地傳唱。新中國成立后,音樂作品不斷涌現,其中不乏劫夫、賀綠汀、陳志昂、鄭律成等名家佳作。20世紀80年代以后,《毛澤東詩詞歌曲選》《毛澤東詩詞歌曲百首》等唱片、音像帶層出不窮。一些影視作品,如《紅色搖籃》《解放》《毛澤東》等,專門配了毛澤東詩詞插曲。

成為書畫的重要創作素材。很多書法家鐘情於毛澤東詩詞,很多書法展覽都能夠看到毛澤東詩詞的蹤跡。毛澤東詩詞還常見於書法字帖。無論是賞析作者手跡,觀賞書法展覽還是臨摹字帖,都拉近了人們與毛澤東詩詞的距離。

1959年,傅抱石與關山月聯袂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國畫,精心描繪《沁園春·雪》所表現的壯美河山,毛澤東親自為該畫題款“江山如此多嬌”。

汪建新說,作為我們提升個人修養的重要精神來源,毛澤東詩詞一定還會被人們持續傳頌下去。長江日報這次推出的大型採訪活動,有助於人們進一步加深對毛澤東詩詞的理解,有助於更多的人們從這些詩詞裡感受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的精髓。(記者 胡雪璇)

(責編:曹淼、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