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晨
2019年05月30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為了新中國,前進!”
走進河北承德市隆化縣董存瑞烈士陵園,董存瑞身著軍裝、昂首挺胸、左手高舉炸藥包的塑像屹立園中,庄嚴肅穆。紀念廣場中央,碑體正面的碑心石上,鐫刻著朱德總司令1957年的親筆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董存瑞烈士陵園位於隆化縣城西北的苔山腳下伊遜河東岸,於1954年修建,經過幾次擴建,現佔地9.16萬平方米,園內有紀念牌樓、紀念碑、烈士塑像等建筑,並珍藏了老一輩革命家、學者、知名人士的題詞、書畫300余件。
干糧袋、米袋、挎包、小碗、沖鋒槍……紀念館中陳列著董存瑞烈士的圖片、油畫、遺物、有關文獻等,向前來學習參觀的人們展示著英雄的一點一滴。“我是一名軍人,董存瑞敢於擔當、勇往直前,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前來參觀的劉先生說。
“讓英雄精神照鑒未來。”烈士陵園負責人告訴記者,烈士陵園拓展教育內容,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讓董存瑞精神得到發揚光大,使教育基地成為黨員干部了解歷史、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場所,成為廣大群眾培育愛國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成為青少年學習革命傳統、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課堂。
烈士陵園以重大節慶日和紀念日為契機,以入黨、入團、入隊、入伍宣誓等形式為載體,每年舉行各種紀念儀式和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我們開展了‘流動紀念館’進社區、進校園活動,以臨時展覽、巡回演講、建立教育聯系點、捐贈書籍等形式,每年深入到社區和鄉鎮各中小學校達20余次,捐贈書籍3500余冊,開展面對面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烈士陵園負責人介紹說。
“董存瑞的英雄壯舉,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座永遠的歷史豐碑,他的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伴隨紀念館的語音講解,人們駐足沉思。英雄雖已遠去,但其精神不滅,浩氣長存。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30日 16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