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永葆英雄本色的警世之作

——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的台前幕后

汪建新

2019年06月10日13:59    來源:黨建

1949年3月23日,新華社播發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新聞公報,毛主席在會上強調要警惕敵人“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也就是在這一天,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平,進京“趕考”。

“南京路上好八連”正是在“趕考”路上涌現出的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英雄群體。學習“好八連”活動,曾經風靡全國。毛主席曾經寫下了著名的雜言詩《八連頌》,高度評價八連“拒腐蝕,永不沾”的優秀品格。以其為原型創作的話劇、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也成為經久不衰的紅色經典。

身居鬧市 一塵不染

1947年8月6日,華東軍區特務團把幾十個膠東農民新兵編成四大隊輜重連。不久,連隊改番號為華東軍區警衛旅特務團一營一連。1949年7月,大上海解放不久,該連被編為三營八連,進駐繁華的上海南京路擔任執勤任務。

新中國成立之初,南京路號稱“十裡洋場”,燈紅酒綠,彌散著腐朽的誘惑,暗藏著險惡的陷阱。國民黨特務揚言:“上海是個大染缸,共產黨解放軍紅的進來,不出三個月,就讓他們黑的出去。”

八連戰士基本上都來自農村,沒過多久,連隊就出現了一些反常現象:有的人羨慕時髦男女手挽手進出歌廳影院﹔有的人感慨“南京路上的風都是香的”﹔有的人去飯店開“洋葷”,到高級理發廳理發﹔有的人不抽老煙葉子而改抽雪茄﹔有的人借錢去逛“大世界”﹔有個排長甚至嫌老婆土氣而鬧離婚……

這些異常情況引起連指導員張成志的警覺。他組織全連一遍又一遍地學習毛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提高大家對“兩個務必”的理解和認識,時刻警惕並自覺抵制“糖衣炮彈”的侵襲。

此后,八連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振。他們腳穿草鞋,肩扛鐵鍬,推著糞車,步行去郊區拓荒種菜。八連戰士人人都有針線包,“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他們設法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塊布。大家每月都要從6塊錢津貼費中省出一點錢存入連隊小銀行。戰士們自帶水壺,天再熱也舍不得買冰棒吃。連隊炊事班有一口行軍鍋,老班長王景全把它從淮海戰場一直背到了南京路,直到1956年上級規定統一啟用新的行軍鍋,它才被送進“歷史博物館”。

八連有個“硬性”規定:新戰士來隊,先要為群眾做一件好事﹔老戰士復員,再為群眾做一次好事。哪裡需要支援,他們就到哪裡參加義務勞動。遇到年老體弱的,主動幫助和關心﹔遇到孩子迷路,想盡辦法送他們回家。他們常年照顧南京路上的孤老,逢年過節送去豬肉和蔬菜。有的老人去世后,他們幫著揩身穿壽衣,一直送終到火葬場。八連堅持每月10日和20日為群眾義務補鞋、理發、磨刀、量血壓、稱體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八連以點點滴滴的行動彰顯了人民軍隊的本色,贏得了人民群眾的由衷贊譽。

八連的先進事跡,引起所在團機關俱樂部主任兼通訊員呂興臣的關注。1956年,他率先在《解放日報》發表了一張新聞照片《南京路上的哨兵》。此后,他連續發表多篇報道。特別是1959年7月23日,他寫的長篇通訊《南京路上好八連》在《解放日報》頭版頭條刊登,這是八連事跡首次被完整報道出來。《文匯報》《新民晚報》《勞動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等競相報道,八連事跡迅速傳播開來。

話劇演繹 領袖詩贊

1960年底,上海警備區司令員王必成交給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部長沈西蒙一項任務:“為好八連寫個戲吧!”劇作家沈西蒙曾創作話劇《戰線》(后改編成電影《南征北戰》)和《楊根思》等優秀作品。隨后,由沈西蒙、漠雁和呂興臣三人組成的創作班子下到八連體驗生活,一住就是40多天。

三人以八連為原型,將話劇背景放在1949年解放上海前夕至1950年抗美援朝后近一兩年,那是歷史大轉折、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劇本改變了以往寫部隊生活離不開戰場、操場和營房的慣例,使劇情在五光十色的南京路上執勤過程中不斷展開,把戲劇沖突統一在發揚革命傳統,抵制資產階級“香風”的主題之下。劇本最初取名為《南京路進行曲》,后又改為《霓虹燈下遭遇戰》《霓虹燈下的奇兵》,前線話劇團在排演中將其定名為《霓虹燈下的哨兵》。

不料,因為《霓虹燈下的哨兵》寫了戰士童阿男與資產階級家庭出生的林媛媛談情說愛﹔排長陳喜丟掉了土布襪子,與鄉下妻子春妮鬧分手﹔老戰士趙大大不安心站崗要去前方等情節,有些人指責說:“這是毒草,給好八連抹黑!”有關領導下令:《霓虹燈下的哨兵》劇本不許外傳。

《劇本》雜志主編張穎把情況向周總理反映。周總理聽了說:“難道我們的干部都是鐵打的,沒有思想感情嗎?連個排長都不允許有缺點,難怪作家叫苦啊!”周總理的話傳到南京,有關領導勉強同意試排,但在為軍區領導進行彩排時,有的領導仍以該劇給解放軍抹黑為由禁止上演。

1963年1月,周總理到了上海。他專門找沈西蒙了解劇本的情況,說:“這個戲可以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是好是壞,不要一下子作結論。”2月16日,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下令調《霓虹燈下的哨兵》去北京演出。2月22日、23日,該劇在總政話劇團劇院連演兩場,引起轟動。2月28日晚,周總理在看完第三次演出后,親自召集文化部領導和文藝界人士舉行座談,大家一致認為《霓虹燈下的哨兵》是一部好戲。

《霓虹燈下的哨兵》進京公演,觀眾好評如潮,甚至一票難求,八連事跡更加聞名遐邇。1963年4月25日,國防部下達命令,授予八連為“南京路上好八連”稱號。5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還發表了“南京路上好八連”的長篇通訊。此后,全國的學習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1963年8月1日,毛主席做了兩件事:白天為“好八連”賦詩一首,晚上觀看話劇《雷鋒》。毛主席寫過不少軍旅詩詞,盛贊“紅軍不怕遠征難”“百萬雄師過大江”,但他專門為一個基層連隊題詩,卻是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雜言詩·八連頌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連,天下傳。為什麼?意志堅。為人民,幾十年。拒腐蝕,永不沾。因此叫,好八連。解放軍,要學習。全軍民,要自立。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奇兒女,如鬆柏。上參天,傲霜雪。紀律好,如堅壁。軍事好,如霹靂。政治好,稱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團結力。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八連頌》是毛主席唯一一首民歌體雜言詩,它不僅是洋溢著革命激情的頌歌和贊歌,而且是戰勝各種困難的宣言書。它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與好八連的光輝形象融為一體。“拒腐蝕,永不沾”“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成為八連精神的詩意表達,正所謂:人以詩名,詩以人傳。

搬上銀幕 經久不衰

1963年11月,《霓虹燈下的哨兵》第二次進京演出。11月29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觀看了該劇。近3個小時的演出,毛主席看得全神貫注。演出一結束,他便走上舞台同演員一一握手,連聲說好。

毛主席對《霓虹燈下的哨兵》的充分肯定,使演出更加火爆。一時間,出現了全國一百多個話劇團同演一部戲的盛況。盡管如此,各地演出場次還是場場爆滿。

1963年底,周總理特意邀請夏衍、田漢、曹禺等看戲,一起研究將該劇搬上銀幕,並特別指示:拍電影要用演話劇的原班人馬,一句台詞不能改,一個演員不能換。周總理點名要八一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王蘋執導,由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攝制。影片在南京路實景拍攝,為便於劇組取景,上海市交管部門在拍攝當天史無前例地封閉了南京路。

1964年初,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在全國公映,受到億萬觀眾稱贊。這部紅色經典影片成為那個年代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好八連”這個響亮的名字,更是紅遍大江南北。

往事並不如煙。1982年,八連駐守南京路的任務被正式交給武警部隊,八連駐地也從南京路上搬了出來。但八連的事跡仍在傳誦,八連的精神仍在傳承。

2007年7月30日,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前往“南京路上好八連”駐地,參觀連史館。他稱贊“好八連”是我黨我軍優良傳統哺育下成長起來的英雄連隊。

2013年3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出席全國人大會議的軍隊代表時,對“好八連”指導員閆永祥說:“‘南京路上好八連’可是我軍的一面旗幟啊!”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不管時代如何發展,不管任務如何變化,“好八連”一心為民的初心不會改變,艱苦奮斗的本色不會改變,保衛祖國的使命不會改變。

(來源:《黨建》2019年第6期)

(責編:任一林、萬鵬)
相關專題
· 汪建新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