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閩西蘇區:最早走出群眾路線的地方

2019年06月21日10: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閩西蘇區:最早走出群眾路線的地方

福建省清流縣林畬鎮毛澤東舊居,清流縣革命歷史紀念館館長劉光軍講解紅軍標語:“紅軍是工農自己的軍隊,農民起來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勾結童子軍的刀團匪。紅軍七師一團(宣)”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 強/攝

不少專家學者將長征稱為“革命戰爭史上偉大的史詩”。歷史教科書中寫道:長征的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近萬名中央紅軍和以長汀為主的閩西鄉親堅守戰場,為中央實行戰略大轉移進行長征、保衛新生的蘇維埃共和國贏得了極其寶貴、生死攸關的時間。

同樣被忽略的還有被戰爭暫停的繁華之都福建長汀。兵臨城下的日夜,那裡最早開始了群眾路線的探索,讀懂了“真正的銅牆鐵壁是群眾”,用扎實的群眾工作,迅速壯大了紅軍隊伍。

巧合

為什麼紅軍要來閩西長汀?后來的黨史專家稱之為“巧合”。

《偉大的道路》一書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紅軍並沒有計劃拿下長汀。為了躲避在數量上佔優勢的敵軍,紅軍強行軍20小時,來到贛閩交界處的一座山脈安營扎寨,這個地方在福建長汀以北,距長河汀(汀江)不遠。

1929年3月11日,因為“經濟無出路”,朱毛紅軍從井岡山根據地撤下。“當時的目的地為江西瑞金,但因為朱德曾在1927年來過長汀,對地勢、經濟、交通狀況印象很深,所以最終從江西瑞金壬田進入到閩西長汀。”義務擔任紅色講解員的紅軍烈士后代、閩西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村民鐘鳴說。

后來的發展也印証了朱德等人的判斷,連綿的條形山脈具備建造防御工事的地理優勢,古時為汀州府的汀州城為紅軍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支持。史料記載,汀江便利的航運讓毛澤東每天都可以看到南京、上海、福州、南昌等地的報紙,獲知在井岡山難以得到的消息,也為后來的戰略部署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也正是在這裡,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在給中央的信中,毛澤東寫道,唯閩西贛南區內之由發動群眾到公開割據,這一計劃是決須確立,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因為這是前進的基礎。

這次會議最終決定“以贛南、閩西二十余縣為范圍”割據區域,為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朱德在1937年接受美國作家史沫特萊採訪時稱其為紅四軍在長汀的“意外戰果”,是“革命發展的轉折點”。

長汀縣前文化局局長張鴻祥用“群眾基礎特別好”來形容當時的長汀。《紅色中華》中也記載了當時長汀百姓“賣豬買米借給紅軍”的事例。來自長汀赤衛區下江鄉的一位婦女指導員,其丈夫與哥哥均為紅軍,她主動借出60擔米給紅軍,稱“其他不夠的將我家裡100多斤重的豬賣出去,買進谷子給紅軍”。

“我們親人是紅軍”成為當時長汀人的普遍心聲。“真正的銅牆鐵壁是群眾”也許是閩西這片紅色熱土留下、延續至今的另一個戰果。

探索

如今走在閩西的一些村落裡,依然可以看到“支援前線”“節省糧食供給紅軍”“為保衛長汀蘇區而戰”等標語。當年的閩西百姓,守住了中央蘇區東大門內的后勤陣地,讓自己最親近的人加入紅軍。

當時紅軍隊伍裡有很多農民,長汀四都區紅軍后代賴光耀說,1929年3月14日到4月1日,紅四軍首次入閩進入長汀,就把從土豪處沒收來的糧食、財物發給貧農。

《長汀縣人民革命史》中記錄了當時的土地數據,在農民暴動前,長汀的土地隻有15%屬於農民,商業資本家佔據了20%,地主佔據了30%。可以說,農民本身就有“打土豪分田地”的迫切願望。到紅四軍二次入閩時,閩西的土地革命已達到高潮,出現了“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

在長汀南賽廣場,毛澤東在萬人群眾大會上一再強調:我們的紅軍是窮人的軍隊。“很多老村民都記得當時的一些片段”。紅軍所到之處,都會召開動員大會、群眾大會。樓子壩村姜畬坑村組書記陳先發的爺爺就是在村裡的動員大會結束后,加入紅軍的。

直到今天,農民和土地的關系仍是農村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在當時,黨和紅軍就已經意識到要把土地還給農民。

歷史資料証明,黨和紅軍的策略並不僅限於把土地還給農民。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業、醫療等民生領域都能看到群眾路線的影子。

賴光耀提供了一些當時的“物証”:當地百姓隻要憑鄉蘇維埃政府的介紹信,就可以到紅軍醫院去治病,紅軍醫院分文不收。老百姓憑証件去本地的紅軍兵工廠做工,會獲得比其他地方更高的工錢。

實際上,群眾工作與群眾路線早就成為當時紅軍領導的指導思路。史料記載,毛澤東曾告誡紅四軍指戰員:“紅軍不是一個單純打仗的東西,他的主要作用是發動群眾,打仗僅是一種手段,並且打仗的時間與做群眾工作的時間,乃是一與十之比。”

幾乎每個紅軍戰士都身體力行地成為發動群眾的一員,連高級將領也不例外。

史沫特萊曾這樣描述她看到的紅軍將領,“簡直無法把朱德或毛澤東,或任何其他的指揮員從士兵中分辨出來”。1929年她給朱德拍攝照片時,一個連隊的人圍坐在地上,把步槍夾在膝蓋中間,仰起臉,聽朱德說話,而朱德正站在圈子中心,頭上未戴帽子,光頭,“穿的不過是一條短褲和一件敞襟的農民布褂,腳上是一雙繩鞋”。

不難想象,擁有這樣將領的部隊,有怎樣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真正的考驗很快就來了。在鬆毛嶺保衛戰中,以閩西子弟為主的獨立二十四師堅持了7天7夜,近萬名紅軍戰士和地方赤衛隊成員犧牲。

堅守

“當時中央傳來的秘密電報裡,紅二十四師的任務就是和紅九軍團一起,堵截敵人,到后面,紅一軍團撤走,紅九軍團撤走,就隻剩下紅二十四師和閩西的地方武裝力量。”黨史專家黃啟元介紹,獨立二十四師是唯一留守在中央蘇區的中央紅軍部隊,為了完成“保証汀州十月份不能丟”的任務,又繼續支撐了一個月。

按照地勢,險要的鬆毛嶺一旦失守,紅軍將再無險可守,國民黨軍也將進入丘陵地帶,直逼長汀與瑞金等中央蘇區的核心地帶。於是,鬆毛嶺保衛戰,一場以“不讓敵人前進一步,不讓蘇區的領土再丟失一寸”為宗旨的戰役注定要被死死堅守。

多年后的今天,這場戰役仍讓許多的長汀南山鎮中復村村民沉默。

“我們不僅是紅軍的后代,也是紅軍烈士的后代”,中復村村民鐘鳴和鐘彬彬均為紅軍烈士后代,他們都用“異常慘烈”來形容這場戰役。紅九軍團和獨立二十四師犧牲的6000多人裡,就包括了鐘鳴的六位祖輩和鐘彬彬的四位爺爺。

為掩護紅九軍團,為黨中央實行戰略大轉移進行長征贏得時間,更多無名的閩西子弟再也沒回到故鄉。在敵軍發起總攻的當天就有2000多名紅軍犧牲。

史料記載,湘江戰役中,紅三十四師6000余名閩西籍紅軍戰士,基本都壯烈犧牲。湘江戰役在冊烈士隻留有龍岩籍烈士640余人,長汀籍457人。在8.6萬的中央紅軍中,2.6萬名閩西兒女到達陝西時隻剩2000余人。

鬆毛嶺,這一古代就是軍事要塞的地段,如今仍舊展現出作為天塹的險峻之勢。“好幾處紅軍陣地現在還保留了原來的樣貌,大量的暗堡,還有橫七豎八的戰壕。”當地宣傳委員介紹,這些戰壕和暗堡均為紅軍徒手建造。

如今的中復村觀壽公祠門前,“長征0公裡處”的雕塑與遠處的鬆毛嶺相望。85年前,經歷了鬆毛嶺保衛戰、提前撤退的紅九軍團就是在這裡舉行了誓師大會,告別長汀的鄉親,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征。

銘記

紅軍再也沒有回到這個曾經“繁盛冠蘇區之盛”的經濟之都。但太多東西改變了長汀,成為長汀人民的習慣。

在離鬆毛嶺保衛戰最近的中復村,當時為抵御敵軍提前過中秋的做法延續了85年。鐘鳴說:“當地村民也不願意在這個本該家人團圓的日子過節”,從那一年起,南山鎮裡包括中復村在內的幾個村都提前一天過中秋。

為紀念紅軍與當時的警備狀態,長汀四都區的紅都、同仁兩個村,至今保留著輪流過節的習俗。當時汀西縣成立后的1934年春,當地蘇維埃政府為了讓老百姓安心過節,讓汀西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的兩個村(紅都、同仁)輪流過節,保持警戒。

甚至紅軍的習慣也被閩西人完好地保留了下來。因為紅四軍中不少人是北方人,長汀這裡出現了形如餃子的客家小食芋頭餃,這個盛產芋頭又缺小麥的地方,會把芋頭磨成粉,用作擀制餃子皮的面粉。

“我們這兒的人跟紅軍的感情都很深,有的紅軍甚至沒有留下后代,那鄉親就把自己的小孩過繼給紅軍。”賴光耀說,在長汀的不少村,都有“一子頂兩房”的說法,即紅軍的家屬改嫁后,對方需要承擔紅軍后代的撫養、紅軍所有長輩的贍養。

更多的記憶留在了長汀大大小小的紅色遺跡中。紅軍撤退之后,仍有瞿秋白、何叔衡、鄧子恢等人留下戰斗。瞿秋白就義前用俄語高唱《國際歌》,說完此地甚好即選擇赴死。在長汀縣濯田鎮梅逕村的一處山頭,59歲的何叔衡隻身跳崖。據介紹,犧牲之前,他留下一句“我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便從容就義,和犧牲於鬆毛嶺戰役的紅軍戰士們一樣,長眠於閩西大地。

人來人往的長汀店頭街街頭,不遠處就是長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和紅色秘密交通線站點,無數的閩西兒女曾在這片紅色熱土洒下汗水、淚水、血水,他們是第一批適用群眾路線的對象,第一群跟黨走的“銅牆鐵壁”。在新的歷史時刻,老區人民也將帶著與生俱來的紅色記憶,迸發更大的紅色力量。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朱彩雲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呂騰龍、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