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揮師南嶺,蹚出西進路

記者  劉泰山

2019年06月26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紅軍后代黃樹材向記者們介紹南雄上朔村的長征故事。
  本報記者 姜曉丹攝

  小學生在連州馮達飛紀念館參觀學習。
  本報記者 薛貴峰攝

  仁化城口鎮紅軍長征紀念廣場雕像。
  本報記者 姜曉丹攝

 

  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由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提供

  青石板、泥磚牆、木門樓……一條條老巷子依舊,路邊木牌寫著“紅軍露宿地”——徜徉於湘粵交界處的廣東仁化小鎮城口,仿佛還能聽到85年前紅軍挺進的足音。

  城口鎮四面環山,地勢險要,是湘粵交界處的交通咽喉。80多年前,國民黨軍隊在此修建20多座碉樓,筑起第二道封鎖線,“圍剿”紅軍長征部隊。1934年11月2日晚,紅一軍團前鋒官兵潛伏至水東橋頭,十幾名戰士泅水過河,偵察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捕敵人哨兵,擊潰守敵,佔領城口,俘敵100余人,打開中央紅軍西進的通道。

  如今,城口鎮西河對岸,青灰色的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主體結構已竣工,樓頂的紅五星映襯著藍天,遠遠就能望見。一群群游客穿梭在老街小巷,駐足辨認紅軍露宿地、操場、戰壕以及城牆上的累累彈痕,追尋那段紅色的歲月。

  斬關奪隘,鐵流滾滾過粵北

  中央紅軍離開中央蘇區,跨省第一站便是廣東北部。這一帶與贛湘兩省相鄰,五嶺逶迤,山高林密,是紅軍挺進西南必經之路。

  1934年10月26日至11月13日,粵北崇山峻嶺之間,紅旗飛舞馬蹄疾。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途經南雄、仁化、樂昌等地,歷經新田之戰、城口突襲戰、銅鼓嶺伏擊戰、茶料阻擊戰、九峰山爭奪戰等,19天行程400余裡,突破國民黨三道封鎖線,揮師西進。

  “南雄新田之戰是紅軍入粵第一戰,仁化城口突襲戰則是紅軍突破第二道封鎖線的主戰場。其間,最慘烈的一次戰斗發生在仁化銅鼓嶺。”談及銅鼓嶺戰斗,仁化縣城口鎮綜合文化站站長黃本洲神情凝重。

  銅鼓嶺距城口鎮20公裡,山陡林密,地勢復雜,一條羊腸小道沿著山澗蜿蜒而過。1934年10月31日,紅一軍團2師先鋒部隊抵達仁化冷飯坑、犁壁嶺、佛坳等地,准備進入長江墟,防守南面之敵。不料,敵軍獨立警衛旅第一團莫福如部提前一天趕至長江墟布防。紅軍緊急調整部署,兵分三路,切斷敵軍之間聯系,形成對城口鎮的鉗形攻勢。

  城口戰斗打響當晚,敵軍獨立警衛旅第三團彭智芳部由仁化縣城開來,馳援城口,並搶佔了銅鼓嶺南麓高地。11月3日拂曉,負責阻擊南面援敵的紅軍發起猛烈進攻,陣地上殺聲震天,戰斗異常激烈。經過兩天激戰,紅軍付出傷亡140多人的代價,完成了阻擊任務,掩護主力安全通過城口一帶。

  今日的銅鼓嶺戰斗遺址上,建起了紅軍烈士紀念園。殘留的戰壕、殺敵的浮雕、鐫刻的詩文,都在訴說當年激烈的戰斗場景。廣場中央聳立著紅軍烈士紀念碑,碑前石階擺滿花籃,瞻仰者絡繹不絕。

  紅軍佔領城口鎮后,部隊進行短暫休整,繼續西進樂昌。這裡,九峰山、大瑤山等高山林立,荊棘叢生。從1934年11月5日開始,部分紅軍翻越大王山,把敵軍遏制在九峰山南麓,掩護中央縱隊從三界圩與裡田之間通過,佔領粵漢線重鎮宜章縣城,摧毀了敵人第三道封鎖線。11月13日,紅軍長征主力部隊離開廣東,進入湖南,繼續西進。

  百折不撓,革命理想高於天

  南雄油山鎮上朔村徐氏宗祠門口,牆上寫著一首歌曲《當紅軍歌》,歌名、曲譜、歌詞等保護完好。大家輕輕哼唱,曲調激昂,思緒飛回那個火紅的年代。

  1934年10月下旬,紅軍長征入粵第一仗獲勝后,紅軍主力部隊來到南雄油山鎮上朔村,休整宿營。當年紅軍駐扎的小禾場,現在擴建成寬闊的文化廣場。北面是徐氏宗祠,南面是南雄縣蘇維埃政府舊址,東面正在建紅軍紀念館。旁邊豎立的“紅色歲月”宣傳畫,一幅幅彩繪再現了當年軍民一家親的情形——紅軍為老百姓劈柴、挑水、打掃衛生﹔協助修復村邊河道上的水利設施﹔老百姓給紅軍騰房住,送糧油、衣物、芋頭、青菜……

  “紅軍不擾民,住在祠堂、柴房、牛欄、街邊、屋檐下,或者空棄老房子裡。”油山鎮人大主席黃樹材的曾祖父加入赤衛隊,外曾祖父是紅軍。他從小聽過許多紅軍的故事,現在擔當義務講解員,把故事講給更多的人。

  紅軍長途轉戰,十分疲倦,但紀律嚴明,吃了群眾的糧、菜,燒了群眾的柴草,用了群眾的物品,都以高於當時的價格付銀元。主人不在,紅軍就把錢放在主人的菜地裡、稻草堆上或屋裡。紅軍晚上睡覺用了農民的稻草,第二天會放回原處。

  中央紅軍主力轉移后,項英、陳毅等領導中央蘇區及其鄰近蘇區軍民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3月底,他們率部輾轉來到南雄油山,與中共贛粵邊特委、贛粵邊軍分區會合,組成紅軍游擊隊,開辟贛粵邊游擊區,牽制大量敵軍,配合紅軍長征。

  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楊建偉認為,留守紅軍的三年游擊戰,可以用“艱苦卓絕”來形容。但是,紅軍游擊隊還是堅持了下來,因為他們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如陳毅同志所言:“……真正革命的同志要堅定信心。能堅持到底的,是將來革命的骨干。留下一點星火,定能燃遍萬裡江山。”

  紅軍百折不撓的精神,令當地百姓感動。“紅軍離開之后,國民黨仁化當局在城口、紅山、長江等地,殘忍殺害了紅軍傷病員78人。但大家沒有被嚇倒,還是暗中給紅軍游擊隊當向導,做翻譯,提供情報。”黃樹材說。

  據粗略統計,僅在粵北連州境內,群眾收治的紅軍傷病員就有20多人。

  生生不息,紅土地上結碩果

  南雄市烏逕鎮官門樓村外,有座矮山,長滿鬆樹,名叫黃木嶺。登山遠望,周圍農田種植的黃煙、花生、水稻盡收眼底。

  1934年10月26日,紅軍長征部隊進入南雄,偵察連一舉擊潰新田守敵,掃清障礙。紅軍主力路過,在附近官門樓村黃木嶺露宿。當地群眾設立茶水站,為紅軍服務﹔提著花生、糍粑、雞蛋等,慰問紅軍將士。

  “黃木嶺遠離村庄,古木遮天,靠近要道。更重要的是,這一帶早就有黨組織,群眾基礎好,能保障部隊的安全。”官門樓村村委會主任黃傳祖帶著記者走進密林深處,來到一座方形紀念碑前。

  這是一塊黑色石碑,四周嵌著麻石框,中間刻著一行金色草體字——紅四軍黃木嶺脫險地。1929年1月,紅軍夜宿黃木嶺。連日激戰,疲憊不堪的紅軍對包抄而來的敵軍毫無防備。緊急關頭,游擊隊員鐘蛟蟠獲知情報,火速報告。紅軍部隊連夜向江西轉移。紅軍撤離不到半個小時,敵軍就包圍了黃木嶺。

  “紅軍四到黃木嶺,就數這次最危險!”黃傳祖說。

  紅軍入粵第一戰后,幾位戰士身負重傷,留在群眾家中養傷。城口鎮東坑半山村近百歲的張堂英拿出一個瓷碗回憶說,1934年冬,她的父母蒙家財、黃乙秀收治一位紅軍傷員。這位傷員右腿受傷,不能行走,吃飯、喝水、飲藥都靠一個瓷碗。傷愈之后,他拉著蒙家財的手,流著淚說:“你對我這麼好,又治好了我的傷,我沒什麼禮物給你,就把這個瓷碗給你留作紀念吧!”

  1967年,蒙家財去世之前拉著張堂英的手說:“一定要保管好這個紅軍碗!”蒙家財的曾孫和玄孫回憶,小時候家中老人經常給他們講紅軍碗的故事。一個瓷碗,凝聚著祖孫五代對紅軍的特殊情感。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去年,官門樓村村委會在黃木嶺立起紅四軍脫險地紀念碑,現還准備整修黃木嶺紅軍長征古道和會議舊址、老寨俚嶺紅軍長征戰場遺址、湞江河邊士兵遺骸遺址等,收集紅軍文物,修建紅軍紀念館。“這些都是官門樓村軍民魚水情的見証。我們保存下來,讓長征精神永遠傳下去。”黃傳祖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6日 07 版)

 

(責編:曹淼、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