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三件紅色文物的故事

於軒

2019年06月28日08:1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三件紅色文物的故事

圖為老紅軍曾廣華穿過的羊皮襖。

圖為蘇區女醫務人員用過的小搖籃。

圖為帶槍眼的紅軍行軍鍋。

  於都,這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見証了當年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在蘇區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85年前,紅軍就是從這裡出發,踏上了漫漫長征路。如今,在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內,羊皮襖、藤籃、行軍鍋……這裡陳列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著一個故事。

  一件厚重的羊皮襖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的館藏文物中,有一件厚重而破舊的羊皮襖,軍綠色的棉布內是厚厚的羊毛,胸前一排整齊的扣子……羊皮襖的主人是於都籍老紅軍曾廣華,正是這件不尋常的羊皮襖,陪著他爬雪山、過草地,經歷了槍林彈雨。

  一件羊皮襖,見証了一位老紅軍的戎馬一生。曾廣華在世時一直將這件羊皮襖視若珍寶,在他去世后,這件羊皮襖傳給了子孫。2014年,曾廣華的后人將它捐贈給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曾廣華是於都縣銀坑鎮琵琶村人。1932年,28歲的他在於都縣“擴紅”征兵中踴躍報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他先是被分到游擊隊擔任班長,后來分到紅一方面軍23師擔任通訊員。在一次戰斗中,由於表現出色,上級獎勵他一件羊皮襖。他將這件羊皮襖當作自己的功勛,十分珍惜。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從於都出發,踏上了漫漫長征路,曾廣華也跟隨中央紅軍離開了家鄉。此時,曾廣華是炊事班的一名戰士,負責部隊的飲食。1935年6月,部隊到達四川省境內的夾金山下,曾廣華在附近的鄉鎮採買糧食,當地的一位老人得知他們要翻越夾金山,便叮囑:“夾金山是座雪山,越往上越寒冷刺骨。翻山一定要多帶衣服,在山上絕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再累再冷也不能停下來……”

  時值夏季,不少戰士在行軍途中將衣服送給了窮苦的老鄉。曾廣華也送出不少衣服,唯獨這件羊皮襖,他一直舍不得送出去。

  “過雪山時,這件羊皮襖救了我父親的命。”曾廣華老人的兒子曾昭梁回憶著父親告訴他的往事,夾金山山路崎嶇狹窄,常年積雪,最淺地方的雪也能沒過膝蓋,刺骨的寒風吹得人渾身發抖,山上不時會有碗大的冰塊夾雜著泥土滾落。一路上,不斷有戰友陷入積雪中,同伴伸手施救也跟著陷進去﹔有的戰友想稍作休息,一坐下去就再也無法起來……再悲痛再疲憊,也不悲觀不停步,曾廣華靠身上的羊皮襖,最終翻越了雪山。

  長征結束后,曾廣華留在延安,參加過南泥灣開荒,之后參加了遼沈、平津戰役。1950年,從軍18年的曾廣華復員回到家鄉於都。“以我父親的經歷,當時復員是可以要求安置工作的,但是他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身上又有傷病,於是主動提出回老家務農。”曾昭梁拿出了曾廣華當年填報的復員軍人登記表——在“本人對今后工作意見”一欄中,寫著“復員回家種田”。曾昭梁說:“回鄉后的父親就是個最普通的庄稼漢,雖然文化程度不高,甚至連自己的故事也經常講不好,但他明事理,常常教育我們不貪心、嚴律己。”

  1992年10月,老紅軍曾廣華走完了他平凡而又輝煌的一生。羊皮襖、復員軍人登記表、復員軍人証明書、革命傷殘軍人証,是他留給后人最寶貴的財富。“我要傳承好父親的革命精神,講好父親的革命故事,把父親誠實做人、艱苦朴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優秀品質發揚光大。”曾昭梁說。

  一隻珍貴的小搖籃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裡,收藏著一隻小藤籃。長31.7厘米,寬9.5厘米,高18厘米,系藤編織而成,呈長條形,有底無蓋。籃子提手底部已脫離籃筐,籃子多處斷裂、虫蛀,籃底霉爛嚴重,已形成兩個大窟窿。

  這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前,紅軍后方醫院醫務人員用來育嬰的搖籃,是革命的搖籃,原本有五隻。它的背后,有著一段感人的往事。

  那是1934年的夏天,國民黨軍隊眼看就要推進到中央根據地的腹地,形勢嚴峻、戰斗激烈,前線紅軍的傷病員大批地向設在於都縣新陂鄉車腦村的紅軍后方醫院轉來。當時,醫院就設在村裡一處宗祠的大廳,醫療條件相當差。

  一天傍晚,護士二組組長寧藍安頓好幾個新進的傷病員后,又毅然接下了院長安排的特別任務——照顧嬰兒,“這些都是英雄的孩子,要好好照顧他們。”

  看著五個睡夢中的嬰兒,最大的十個多月,最小的剛出生幾天,寧藍和同組的姐妹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護士二組共五個人,原本就承擔了四五十個傷病員的護理工作,每天都要量體溫、打針、上藥、搶救、外出找藥配藥……現在,又多了幾個嬰兒,護士二組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為了照顧好孩子,姐妹們當起了“媽媽”。工作時總要背上孩子,忙前忙后累得直不起腰來不說,背上的孩子哭喊聲不斷,這讓年輕的“媽媽”們心急如焚。

  夜深了,醫院漸漸安靜下來。寧藍做好最后一遍醫護檢查后,又像往常一樣摸著黑,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劉阿婆家走去。只是這次,背上多了個孩子。村裡的劉阿婆孤苦伶仃,幾年前兒媳婦因難產離開了人世,前些日子又把兒子送去參加了紅軍。知道老人體弱多病、無依無靠,寧藍每天安頓好傷員后都會“撐”著眼皮子,到劉阿婆家幫忙做一些家務。

  “又要照顧病人,又要照顧孩子,可累著你們了,以后就別來照顧我這個老婆子了。”劉阿婆心疼地看著寧藍:“孩子就放我這吧,我來幫著照顧。”

  “阿婆,我不累,您照顧好自己就行了。孩子除了我帶的這個,還有四個呢。”寧藍把劉阿婆的房間打掃干淨后,又安撫她睡下。

  第二天傍晚,寧藍在醫院裡看見了劉阿婆。因腳踝腫起了一個大包,劉阿婆被鄉親送到醫院,來的時候還帶來了五個小竹籃。原來,劉阿婆知道醫院來了五個英雄的后代,一早便拄著棍子上山扯藤編籃子,不小心從半山腰跌了下來,摔傷了。

  “把孩子放籃子裡,躺著舒服,你們也安心。”劉阿婆呵呵地笑著:“不用管我,我老了,照顧好孩子們。”上完藥后,阿婆在幾個鄉親的攙扶下,拖著傷腿回了家。看著阿婆遠去的背影,寧藍的眼睛濕潤了。

  在鄉親的幫助下,五個籃子都用粗繩子拴著,穩穩當當地挂在病房的角落。這樣,孩子們就有了自己的“嬰兒床”。打針、上藥、晃籃子……護士們在照顧傷病員的同時,又能照看到房內的嬰兒。

  兩個月后,后方醫院隨著中央紅軍的大部隊轉移,搖籃和搖籃裡的孩子們曾先后輾轉到了於都縣的銀坑、寬田等地……

  一口帶槍眼的行軍鍋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的展品中,一口鍋格外顯眼,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鍋是銅質,圓形,敞口,平底,口沿處鑄有兩個銅環拉手。

  “這是一口行軍鍋,還帶有槍眼呢。”講解員話音剛落,參觀者個個睜大眼睛,好奇萬分。接著,行軍鍋的故事把我們帶回了那段崢嶸歲月。

  時間追溯到1935年元宵節后的一天。一大早,駐扎在於都縣黃麟鄉井塘村的中央分局負責人項英把房東鐘倫揚叫了起來,說部隊要奔赴新的戰場了,臨走前要把一口行軍鍋送給他:“老鐘,我們這次行軍要輕裝上陣,這幾天給你們家添了不少麻煩,這口鍋就當是紅軍的一份禮物送給你們了。”推讓再三,鐘倫揚最終收下了這口行軍鍋。

  沒想到紅軍走后不久,國民黨軍隊氣勢洶洶地進了村,把全村的老表趕到晒谷場上集中訓話,命令大家主動交出紅軍的傷病員和物品,否則一旦查出格殺勿論。

  見老表都不吭聲,國民黨兵決定挨家挨戶進行搜查。為了不讓這口紅軍鍋落入敵手,鐘倫揚偷溜回家,從灶台上取下還熱著的鍋,背上它就往屋后的大山跑。

  “站住,站住,再跑就開槍了!”國民黨兵發現有人往后山跑,舉槍就朝鐘倫揚開了一槍。隻聽“當”的一聲,子彈打在鍋上,鐘倫揚應聲倒地,國民黨兵以為他被打死了,便沒再追上來。然而,子彈穿過鍋並沒有擊中鐘倫揚的要害,他隻受了點輕傷。

  國民黨軍撤離后,鐘倫揚把被槍打了個洞的鍋背回了家,由於無法再使用,他便把這口鍋保存起來做紀念。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鐘倫揚去世了,他的兒子鐘正予把這口鍋交給了於都縣博物館。

  為了一口紅軍鍋,於都人民不惜犧牲生命。難怪當年周恩來總理說:“於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於軒)

  (本文圖片均由肖星拍攝)

(責編:曹淼、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