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羅世文:“心緒尚寧,望你們保重、奮斗”

黃琪奧

2019年07月04日09:37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心緒尚寧,望你們保重、奮斗”

位於歌樂山鬆林坡遺址群內的羅世文、車耀先雕像。本組圖片由記者黃琪奧攝

“高揚旗幟濟蒼生——羅世文、車耀先事跡展”現場展出的羅世文臨刑前寄給黨組織的信。

1946年8月18日下午,軍統重慶集中營轄區內的鬆林坡戴公祠停車場,一輛美式吉普車從山下疾駛而來,在停車場戛然剎住。幾個武裝特務從車裡拖下兩個戴著手銬的人,兩個人都身著舊黃軍服,一個戴著眼鏡,一個拄著一根拐杖。

戴眼鏡者環顧四周的蒼鬆,忽然哈哈一笑,隨即高聲吟誦起來,拄拐杖者也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吟誦聲和口號聲響徹了寂靜的鬆林坡,特務們聞聲驚恐失色。隨著幾聲慌亂而沉悶的槍聲,兩人踉蹌著倒下……

“戴眼鏡者就是曾擔任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長、省委書記、十八集團軍駐蓉辦事處主任兼《新華日報》成都分社負責人等職的羅世文。他和車耀先一起,被特務秘密處決。”7月2日上午,歌樂山鬆林坡遺址群內,站在羅世文烈士的雕像前,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文博副研究館員王浩對重慶日報記者說。

將轉移機會讓給別人,自己不幸被捕

出生於四川威遠的羅世文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秋,羅世文從延安來到重慶,領導重慶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並負責統戰工作。“從1937年到1940年,在南方局和川康特委、川東特委的指導和全國抗日潮流的推動下,在羅世文等人的領導下,四川地區的抗日民主力量不僅迅速壯大,黨的組織也得到進一步發展。”王浩說。

1940年3月14日,為打擊迫害成都共產黨,軍統特務頭目康澤等人策劃了成都“搶米事件”,並在事后發表了《共產黨煽動飢民搶米》的文章,給中國共產黨加上“破壞抗戰”的罪名,大肆抓捕進步人士……一時之間,四川地區的革命活動陷入低潮。

“作為四川地區的革命領導人,羅世文自然是國民黨反動派重點抓捕的對象,但他本來是可以逃脫國民黨的圍捕的。”王浩說,3月16日,打入敵人內部的共產黨員傳出情報,說敵人的黑名單上指名要抓羅世文等同志。當晚,川康特委副書記周鳳平也表示,鑒於當時情況十分危急,建議羅世文轉移到鄉下避一段時間。

“即使如此,羅世文依然不為所動。”王浩說,羅世文以自己是公開的中共代表等為由,把轉移機會讓給了別人,自己則選擇留在成都堅持工作,直到3月18日被捕。

“為了黨的事業,羅世文明知道留下來堅持斗爭會被捕、犧牲,但他毅然選擇留下,在這一點上,羅世文無疑為新時代黨員做出了榜樣。”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科員黎余說,在新時代,廣大黨員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才能做出對黨對人民有益的業績,才能感召億萬人民接續奮斗,完成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在獄中組建黨支部,不斷壯大隊伍

在“高揚旗幟濟蒼生——羅世文、車耀先事跡展”現場,記者看到了一些羅世文在獄中創作的作品,但這幾篇文章的署名都是“史迷”。

“‘史迷’就是羅世文在監獄中寫作時所使用的筆名。”王浩介紹,在羅世文被捕后,國民黨立刻把他轉移到白公館監獄,想從他口中得知中共四川黨組織的機密。但讓特務們沒想到的是,即使是特務頭子戴笠親自出馬,也沒能從羅世文口中得到任何情報。

隨后,戴笠等人又派大特務鄧文儀(羅世文留蘇時的同學)前去招降。面對昔日的同窗,羅世文依然不為所動,他大聲訓斥鄧文儀:“如果國民黨也以四萬萬人民的生存為重,國共兩黨是會合作的,我‘自首’什麼?”

“在拒絕特務招降的同時,羅世文還充分利用監獄裡的條件進行宣傳工作。”王浩說,自1940年下半年被轉移到貴州息烽監獄關押后,羅世文不僅秘密地給同監房的同志們講述國際國內形勢,還在獄中創辦的《復活周刊》及《養正周刊》上發表文章,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揭露德、意、日法西斯的罪惡,贊揚蘇聯紅軍的功勛,以及民主和人民必勝、法西斯必敗的真理,鼓舞難友的斗志,堅定難友的信心。

不僅如此,羅世文還與車耀先、韓子棟、許曉軒等同志一起,在息烽監獄內成立臨時黨支部,以團結和領導革命同志開展斗爭。“黨支部成立之后,不僅為難友們爭取到散步、晒太陽、看書、看報紙的權利,還通過參加生產,讓組織得以擴大。”王浩說。

不忘初心,就義前交納最后一筆黨費

在“高揚旗幟濟蒼生——羅世文、車耀先事跡展”現場,有一張俄文書的扉頁,上面寫著:“據說將押往南京,也許凶多吉少!決面對一切困難,高揚我們的旗幟!老宋處留有一萬元,望兄等分用。心緒尚寧,望你們保重、奮斗……”

“這是羅世文臨刑前寫給黨組織的信,而那一萬元則是羅世文交納的最后一筆黨費。”王浩說。

時間回到1946年8月18日,渣滓洞監獄內,一名拿著兩張飛機票的特務對羅世文和車耀先說:“恭喜張先生、田先生!接上峰命令,您二位馬上轉移到南京,蔣委員長要召見你們,然后就可以自由啦!”

王浩介紹,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曾點名要求蔣介石釋放羅世文、車耀先、楊虎城等人。為掩人耳目,蔣介石一邊宣稱羅世文等人已被處決,一邊密令戴笠,把羅世文、車耀先二人改用張世英、田光祖的化名,隔絕與外界的接觸。

1946年6月,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向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與此同時,在國統區,蔣介石則決定通過秘密處決羅世文等人,強化法西斯獨裁專制統治。

“其實,早在敵人動手的幾天前,羅世文就憑借在長期地下斗爭中形成的政治敏銳度,意識到蔣介石要對自己下手。”王浩說,當死亡真正來臨的時候,羅世文顯得十分坦然,他從特務手中接過機票后,立刻從一本俄文書上撕下一頁,寫下了上面的那一段文字。

“革命先烈‘決面對一切困難,高揚我們的旗幟’的精神,也是當下我們的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需要學習和發揚的精神,面對困難、百折不撓,面對逆境、永不放棄。”王浩說。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